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本文介绍有关航空电子设备故障容差的基本思想、理论分析和实现方法。提出了故障容差的构造方式、故障检测类型及各种典型的模型。结果表明,故障容差体系结构是提高航空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最大容差域的容差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最大容差域的容差设计方法。首先,给出了最大容差域的定义,分析了其性质与特点;然后,针对电路设计,以容差域体积为评价指标,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利用优化算法来求解最优容差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对某放大电路进行容差设计,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适合在电路设计的早期开展,克服了现有的基于公差 成本函数的容差设计方法的片面性,能更有效地实现电路健壮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容差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飞机产品的装配效率和质量,以飞机典型机翼翼盒为研究对象,分析翼盒盒段的装配工艺,借助三维公差分析软件3DCS建立三维容差分析模型,对翼盒的装配过程进行基于装配仿真模拟的容差分配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并利用CATIA CAA二次开发工具,实现容差模型的结构化显示,同时建立了交互式三维容差模型快速创建和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荆涛  田锡天 《航空学报》2022,43(3):577-588
针对飞机复杂组件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偏差的非线性叠加导致通用容差分配模型优化方法存在精度误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容差分配模型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分别面向制造成本、装配性能、质量损失构建基于替代工艺的容差分配模型,并采用最优化理论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提出基于蒙特卡洛-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策略,其中基于装配偏差传递的图树模型提取偏差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结合提取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初始样本进行前处理,以提高初始种群的多样性;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中的突变阶段采用Lévy flight概率分布进行改进提高全局搜索效率和鲁棒性。通过飞机登机门组件验证容差分配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加精确、高效的优化容差分配。相比于初始容差分配,优化容差分配结果使得制造成本降低了21.78%,质量损失降低了11.12%,装配性能提高了12.28%。  相似文献   

5.
尹峰  王巍  梁涛  惠帅  贺平 《航空制造技术》2011,(22):53-56,80
飞机柔性装配技术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特点,在并行工程环境下以面向柔性装配的设计思想为指导,对决定飞机质量的关键特性进行定义;通过对制造装配过程中误差累积的分析,将关键特性分解传递到零件和工艺过程: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各个部段的关键特征进行容差分配,经分配的容差信息将被融入柔性装配数据集作为产品与工装制造、检验的依据.通过对零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民用直升机动力舱多约束运动系统的容差分配设计为例,阐述和分析了多约束运动系统容差基准的选取、分配以及设计补偿等。可以为多约束运动系统设计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支点柔性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稳健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响应面法和容差模型提出了定量考虑参数变差影响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稳健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响应面模型获得多参数、多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多阶临界转速分布为约束条件、以临界转速对支承刚度变差敏感度最低为设计目标。对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稳健设计结果表明:在考虑各支点支承刚度变差情况下,采用多参数、多目标稳健设计方法,可保证多支点柔性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特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对支承刚度变差的敏感度最低,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螺旋锥齿轮安装误差敏感性与容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研究含刀倾法和变性法加工的螺旋锥齿轮齿面通用模型建立方法, 提出安装误差敏感性和容差性概念, 建立安装误差敏感性和容差性分析模型, 以包含安装误差的齿面接触分析方法为工具, 根据实际的齿轮副参数, 获得安装误差对接触质量的影响规律和保证接触质量的误差极限值.分析与实例计算表明:安装误差敏感性和容差性模型建立了安装误差与螺旋锥齿轮齿轮接触质量和安装工艺参数之间的联系, 为提高螺旋锥齿轮齿轮制造质量和制定科学的安装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容差分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电磁继电器是在航天电子系统中完成信号传递、执行控制、系统配电等功能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航天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航天继电器可靠性设计技术是其产品可靠性工程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当前各领域可靠性研究现状及航天电磁继电器产品的可靠性现状与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正交试验表的电磁吸力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机械反力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及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法”的吸反力配合特性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以某型号航天电磁继电器为例,进行了可靠性容差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对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Taguchi方法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容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Taguchi方法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容差设计理论.从结构的动力响应要求出发,以Taguchi方法为基础,对结构的制造及装配容差进行动力学容差设计,减小结构在制造过程的设计参数不确定和安装工艺不确定影响下其动力响应的波动.该设计过程为:①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完成参数设计,初步确定符合要求的参数设计值组合;②确定容差设计的初始设计值及初始设计范围,确定目标函数,形成多目标优化问题;③利用遗传算法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解算,得到容差设计结果.对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具有初始不平衡量轮盘的安装工艺进行了容差设计.设计表明:具有初始不平衡量的轮盘在装配时通过控制不平衡量的幅值及相位角差的搭配可有效降低支承振动响应,设计后支承最大振动响应合格率由17.7%提高至97%,验证了该设计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参数的改进容许关系,并讨论了基于该容许关系的粗糙集扩充模型,证明了相关定理。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值,可使新扩充模型比以往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数据预测、分类的准确度。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容许关系及其扩充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建立同时具备并行关系、时序关系和因果关系等三个关系新前提下的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本文指出了初始关联规则存在的三个潜在的前提;探讨了同时背离这三个潜在前提建立新的关联规则的可行性;给出了建立两并行关联事件之间因果关联规则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在新的背景下的关联规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联系并行关联的因果关系的范例,作为在具有并行、时序和因果等复杂关系数据库中的综合挖掘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3.
概率损伤容限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文珽  罗毅  童明波 《航空学报》1993,14(3):134-139
提出了一种新的概率损伤容限分析模型,它由a-t随机裂纹扩展模型和基于寿命失效准则的破坏概率可靠性分析模型组成。该模型弥补了现有概率损伤容限分析模型的不足,并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飞机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综合分析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勃  鲍蕊  张建宇  费斌军 《航空学报》2004,25(2):133-136
以现有的耐久性分析模型和损伤容限分析模型为基础,综合研究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全过程,建立了飞机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综合分析模型,并且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兼顾了结构的寿命、安全以及检修一体化的要求,可用于对飞机结构进行综合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1年中苏首届航空结构强度学术交流会上原苏方的有关技术报告,简单地综述了原苏联飞机结构耐久性和损伤容限(包括热应力)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这些方法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分析及大量的试验和使用经验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新机的寿命期限和逐步地延长在役飞机的寿命期限,确保飞机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NEW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INCOMPRESSIBLE HYPERELASTI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WCONSTITUTIVERELATIONSHIPOFINCOMPRESSIBLEHYPERELASTICITYZhaoGuoxing(赵国兴),WangShoumei(王寿梅)(InstituteofSolidMechanics,Beijing...  相似文献   

17.
本对现生产领域普遍采用的有关形位公差的两候版本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在已掌握80年国际前提下,熟悉并掌握最新标准(96年国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稀薄程度的增加,Navier-Stokes方程的线性本构关系难以正确描述稀薄气体输运特性,高阶非线性本构关系往往数学形式极为复杂,对数值求解造成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发展适宜于近空间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的高超声速稀薄流动模拟方法,本文利用求解Boltzmann模型方程的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as Kineitc Unified Algorithm,GKUA)对应力张量、热流等宏观量数值积分求解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修正N-S方程本构关系的气体动理论耦合方法。通过将GKUA获得的应力张量及热流用于修正N-S方程的本构关系,实现了存在局部稀薄效应的流动模拟,并且通过可压缩平板边界层、圆柱绕流问题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王斌  孙睿 《导航与控制》2018,17(4):93-99
机械产品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是重要的质量检测指标,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产品功能。根据筒类工件的结构特点,搭建了基于虚拟测量技术的模块化测量系统,系统基于LabVIEW仪器平台开发主控制程序搭建外围硬件,解决了测量定位、传感器的选型、系统集成、测量程序开发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同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达到99.80%,测量误差低于0.043mm,检测效率提高近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