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区间牛顿法跟踪结构的后屈曲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构后屈曲分析传统上都是采用弧长控制法来处理.考虑到区间牛顿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全局收敛性质,本文建议将这种方法用于跟踪结构后屈曲平衡路径.文内建立了将区间牛顿法用于有限元控制方程的增量求解迭代格式.在低载荷水平下,为减少迭代次数采用了小区间半径.当时间步接近临界点时,方法可以自动搜索出屈曲前和屈曲后的2个平衡构形,然后在屈曲后构形基础上跟踪临界点后的路径,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临界载荷处由于刚度矩阵奇异而使迭代不能继续的数值困难.典型的数值算例证实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算法能毫不费力地处理所谓"位移回弹"(snap-back)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月面应急上升问题,研究了一种显式自适应制导方法.根据极大值原理,推导建立了5个约束条件下最大能量入轨的两点边值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层迭代求解策略,内层通过牛顿迭代求解最大能量入轨的两点边值问题,外层通过调整时间使得速度满足目标速度.在外层迭代中,设计了一种时间迭代调整策略;在内层求解两点边值问题中,根据任务中推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距离遭遇:一种新的挑战(五)李应保与儿童有关的案例在对UFO案例进行综述时,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儿童也报告说见过UFO。这里我将给出3例这类报告。也许有人会认为儿童易于说谎和幻想,因此,他们的证据材料没多少份量。但古代的孩子哭狼的故事表明,成人是能够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旋转对称结构零部件的失效特点以及对称单元数对零部件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能体现对称单元数的旋转对称结构零部件强度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分别以随机载荷作用次数和时间为寿命度量指标,建立了随机载荷作用下能够全面体现载荷、强度、对称单元数、寿命指标等参数影响的旋转对称结构零部件时变可靠性模型与失效率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在强度不退化的情况下,旋转对称结构零部件的可靠度也会随着寿命指标(载荷作用次数或时间)逐渐降低,失效率随寿命指标逐渐减小.对于具有相同对称单元的旋转对称结构零部件,随着对称单元数的增加,零部件可靠度会降低且失效率会增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逆问题中软场效应的影响,以及重建图像时使用的传统迭代类算法迭代次数多、成像速度慢等问题,将双共轭梯度(BICG)应用到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为了得到更好的重建效果,提出了双共轭梯度与正则化思想相结合来求解逆问题的最佳解。通过COMSOL5.3软件进行建模,使用MATLAB 2014a进行图像重建与图像评估,分别使用Tikhonov、Landweber、共轭梯度(CG)、BICG、所提改进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实验表明:所提改进算法的成像效果不仅优于其他迭代类算法,而且大大缩短了图像重建需要的时间;尤其对一些复杂流型成像效果更佳,图像错误率低至约0.2,相关系数高达约0.88,成像时间缩短至2.77 s,迭代次数减少至20次。   相似文献   

6.
GPS定位与测速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GPS定位与测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Gauss-Newton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正常情况下的GPS定位与测速的迭代算法,最后给出了只有3颗可见卫星或几何精度因子太大时的处理方法,从而得出了一个完整的GPS定位与测速的迭代算法.该算法首先迭代地求定位解,并在迭代中不断更新卫星信号传播时间,然后用最后一步迭代中计算出的正规矩阵和卫星信号传播时间求解速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A正定对称时用共轭斜量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Ax=b时迭代次数的进一步估计。本文指出迭代次数与A的不同特征值的个数有关,还与初始向量x~((0))有关。给出了x~((0))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8.
试想一头大象闯入黑洞会怎么样?也许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然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萨斯坎德却花了几十年时间来"营救"它.  相似文献   

9.
姗西 《飞碟探索》2006,(11):14-15
发生在1994年12月贵阳都溪林场的"空中怪车"事件轰动一时.有人认为它的出现是外星造访,有人认为是自然天象,由此引发的诸多猜测和调查在十几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最近,中国权威科学家欧阳自远确定地向媒体宣布,"空中怪车"并非外星人所为.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掉进黑洞,你可能觉得会一命呜呼。但也许你会开始一段更为奇妙的旅程。谁都有可能碰上这种事:也许你正在太空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行星,也许你在地球上走着走着突然滑倒了。不管是什么情况,在某个时刻我们都会面对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如果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你觉得也许会被压死,也许会被撕成碎片,但事实会更  相似文献   

11.
2018返月雄心     
三天的时间够一个人旅行多远?也许你会说足够到达数千千米之外的陌生国度,也许你会说足够乘坐飞机环绕地球飞行三圈,但到了2018年,三天的时间将足够让航天员从地球飞到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上去。这并非科幻,这是美国航宇局正在实行的“重返月球”计划。  相似文献   

12.
交替LU分裂算法及其在CFD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时间相关算法中,为了保证计算的稳定性,时间步长的取值通常会很小,这将导致计算过程收敛缓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交替LU分裂(ALUS,Alternating Lower-Upper Splitting)算法,可以有效加速收敛,提高计算效率.ALUS算法将系数矩阵分裂成上、下三角矩阵,因此仅需要利用追赶法求解两个三角矩阵,计算量较小,容易实现.给出了ALUS算法收敛的定理,并且通过线性问题以及CFD圆柱绕流的数值模拟对ALUS算法进行了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结果均表明:ALUS算法计算量小,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该算法是鲁棒的.因此ALUS算法是高效的、稳定的算法,适用于CFD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3.
正物理定律最公平的一点是,它对任何人都一样,不会有人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到不同的物理定律而质疑物理定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如果一个普适的物理定律需要依赖某个特定的条件,倒是非常奇怪的。你要测量的特定量也许会受限于你的参照系,但制约这些量的定律是不会改变的。爱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效搜索方法的可靠性分析改进响应面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结构可靠性计算中广泛应用的响应面法计算量大、迭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点混合加权和可靠性指标变向搜索的改进响应面法。首先,在传统响应面法的权数选取策略基础上,构建一种考虑样本点与设计点距离和样本点极限状态函数值大小的混合加权方法。然后,对每次响应面迭代求解过程中,由于传统一次二阶矩方法求解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变向搜索算法,实现对每一次响应面迭代过程中设计点的有效搜索。算例表明,在一定的计算精度下,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且大幅减少迭代次数,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最大失效点和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提高Stewart平台运动学位置正解速度的问题,分析了传统基于速度雅可比的数值迭代方法,并对6-3 Stewart平台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构简化的位置正解数值方法.将6-3 Stewart平台等效为虚拟3-RPS并联机构,通过牛顿-拉夫逊方法对其进行位置正解,并将结果解算为实际机构上平台位姿.设计了一套液压6-3 Stewart平台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减少近50%的迭代次数和约85%的解算时间.该方法概念清晰,机构等效计算简单,对3-RPS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计算量明显减少,在目前主流工控机处理器上可满足控制周期0.1 ms实时控制的位置解算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椭圆参考轨道附近的交会问题,给出了数值梯度寻优算法和遗传寻优算法用于确定最优转移时间和最优双脉冲,并解决了双脉冲半圈交会和整圈交会的奇异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地球J2带谐项对相对运动的影响,给出了采用线性梯度的迭代算法,并将其用于摄动下的燃料最优双脉冲交会制导.采用不同偏心率的参考轨道进行了交会仿真,结果表明该迭代...  相似文献   

17.
宇宙这么大,很难相信地球是唯一孕育智慧生命的星球。可是,如果确实存在外星生物和文明,那么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它们一直没有和地球文明建立联系?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宇宙如此广阔,即使文明发展到星际宇航时代,恐怕也很难发现另外一个发展到相当程度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马尔可夫更新方程的迭代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储备系统的动态结构变化使得系统可用度分析必须基于瞬态求解,针对频域两部件冷储备系统马尔可夫更新方程解算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时域伏尔特拉方程的迭代算法,证明了该迭代方程的唯一性和收敛性,并给出迭代算法的误差分析.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当冷储备系统部件的工作寿命和维修时间分布是有界函数时,利用迭代算法可以容易实现时域马尔可夫更新方程的求解.   相似文献   

19.
江燕 《国际太空》2005,(9):26-27
美国政府允许印度发射美制卫星一事,势必会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同反应。有人认为,美国这一政策调整会导致敏感技术未经批准向国外转让,会对美国运载火箭供应商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反导任务执行效率,研究反导任务的总量模型和迭代收敛规律,利用任务转移矩阵定量描述反导任务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强度.引入任务量完工比例参数表征协同反导特点,建立任务总量模型,揭示反导任务迭代收敛规律,深入探究影响收敛的主要因素.基于资源约束和时间优化的视角,确定任务关键度,规划任务优先级,优化资源配置,调控反导任务迭代收敛速度.结合实例验证了任务总量模型和迭代收敛规律是合理可行的,为计算和优化反导任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