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当频偏大于500kHZ时,目前还无法用仪器直接测量。高码率遥测发射机的频偏大于700kHz,文章提出了采用频谱仪和计数器间接测量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发射机频偏及频响的测试问题,阐述了测试原理,并且组建了自动化测试系统,对测试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总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多径信号的频偏估计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难题。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兼顾实时性与有效性的频偏估计算法,给出了该频偏估计算法的克拉美罗界。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同经典的周期图法相比,运算复杂度大大降低,且在很宽频偏范围内,估计精度接近于最大似然估计。 相似文献
5.
6.
7.
8.
该系统能接收导弹数据,记录在模拟磁带上,将数据解调为计算机格式,记录于磁盘上。最后,在终端显示出处理的数据。为适应高速数据的要求,系统用更换主计算机内I/O模块和修改控制软件的方法升级,以满足新的要求。改进后,用DEC Micro VAX作主机,记录速度高达600千波特/s (300千字/s),把100%的遥测数据记录在磁盘上,试验后立即把结果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神经网络实现的遥测帧码数字相关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帧同步码(以下简称帧码)符合度特征,采用多比特观测窗口技术的数字相关检测模型,基于上述模型,采用神经网络实现了这种数字相关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字相关检测器对帧码出现的误码和码元滑动的情况均有较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卫星授时以其安全、可靠、稳定、精准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本文立足遥测地面站对时间的高精度、协同性、实时性、网络化的需求,在简述了几种典型授时技术应用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北斗卫星授时技术研究。首先对北斗时间系统的组成,以及单向、双向授时技术优缺点等进行了论证,重点分析了RD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双向授时的技术实现、理论推导、误差影响和精度评估等;然后,结合遥测地面站授时现状和需求,提出了遥测地面站组网应用中时统的总体思路,通过三级控制、统一溯源、内外互联、由点到面的模式,构建了“以北斗双向授时为主,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计算机网络授时为辅”的网络化授时体系,并对遥测地面站组网应用场景和入网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可为网络化授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的针对短码和周期长码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Spectrum) 信号的扩频序列盲估计方法。将周期长码DSSS信号建模为多用户短码DSSS信号系统,根据接收信号相关矩阵最大特征值个数,判断一个PN周期内调制信息符号个数,依此盲估计信息速率,同时形成分段相关矩阵矢量。利用改进二阶统计盲辨识(SOBI,Second 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算法盲估计多用户分段DSSS的PN序列,根据特定约束条件(如m序列、Gold序列)去分段相位模糊,最终形成周期长码PN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且适应较低信噪比。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估计是猝发传输背景下的GMSK (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扩频通信系统接收端同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针对短时猝发GMSK扩频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时间极短的特点,搭建了系统接收端同步段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适应该短时猝发同步段结构的多普勒估计算法,建立了短时猝发多普勒估计算法模型,推导该算法公式的同时对算法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该算法进行多普勒估计的实现过程,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信噪比为1 dB时,多普勒估计准确度可达到97.2%,信噪比≥3 dB时,准确度均能在99%及以上,该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应用在猝发传输背景下的GMSK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同时也表明当通信系统处于弱信号的条件下时,该多普勒估计算法性能依然能达到一个较为优异的准确度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