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发展海洋卫星及其卫星海洋应用的必要性和要求,介绍了海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目标,并对海洋卫星应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为了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在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为主要数据源的基础上,结合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数据,建成的环境应用系统将满足我国天地统筹的国家环境监测体系,并实现我国环境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环境一号卫星业务运行管理平台(即业务运行管理分系统)既是环境应用系统的中枢,也是环境应用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0,(1):12-12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日前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叙述了遥感卫星的发展背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并就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几种典型的遥感卫星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从1987年起在FY—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发展到200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1A卫星;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仪;从简单的假彩色合成处理技术,发展到多要素、多功能的海洋要素提取和应用技术。总之,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但在以海洋卫星为主手的立体海洋监测体系,高精度分析与定量比测量,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技术集成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还存在着差距。就以上方面的差距出发,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体系,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海洋遥感精度和开发同化技术研究的应用水平,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叙述了遥感卫星的发展背景以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并就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几种典型的遥感卫星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遥感业务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张峰  魏斌  王昌佐  李营 《航天器工程》2009,18(6):125-132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减灾-1A、1B卫星(HJ-1A、1B)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障HJ-1A、1B卫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效应用,基于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的需要,针对HJ-1A、1B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研究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内容,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研制,建立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产品方案体系.HJ-1A、1B卫星发射成功后,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示范工作,初步为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体系提供了技术和信息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欧空局发射的欧洲遥感卫星(ERS-1)具有为海洋科研和海洋经济服务的双重目的。这颗卫星在海洋渔业、海上油气业、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环境监测等海洋经济部门的应用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我国在发射自己的海洋卫星之前,先行接收和应用ERS-1卫星数据是发展我国海洋遥感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拟对ERS-1卫星产生的社会效益、科学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一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0,(1):10-10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更多地走出国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积极推进海外建站业务。在已建成的南非中巴资源02B卫星地面站的基础上,环境减灾小卫星A星泰国地面站即将建成。该中心后续的海外建站计划还包括环境减灾小卫星A/B星巴西地面站、中巴资源02B卫星香港地面站。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军实行“全球争霸军事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建立“以全球海洋为基地的威慑力量”,而发展海洋卫星及其应用技术则是美国海军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