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统 《太空探索》2010,(6):44-47
<正>空间攻防是敌对双方利用太空为获得、保持战场控制权而进行的进攻性和防御性军事行动。实施和保障空间攻防作战的空间攻防技术有空间投送技术、空间态势感知技术、进攻性空间攻防技术和防御性空间攻防技术。冷战时期,空间攻防技术曾是美、苏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并以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达到高潮,但此后发展规模有所缩小,发展速度逐渐放慢。  相似文献   

2.
李焱 《国际太空》2008,(1):18-24
1引言□□太空武器是指部署在太空或以太空物体为攻击目标的武器系统。太空武器是进行空间对抗的基本手段,其攻击的主要目标有航天器、飞机、洲际导弹、地面指挥与通信设施,以及导弹基地与航天器发射设施等。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不断强调太空优势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太空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此期间,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太空政策,明确提出太空军事化的发展战略。为夺取太空优势,布什政府支持并批准资助一系列太空武器技术研发及试验计划。这些武器在未来太空攻防对抗中将主要完成两类作战任务——太空控制和太空兵力运用。太空控…  相似文献   

3.
美国反卫星武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从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来看,重点是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和发展反卫星武器,以保持美国在空间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为世界航天第一大国,近年来虽然表面宣称反对反卫星武器试验和太空军备竞赛,但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空间对抗武器。空间对抗有防御性空间对抗和进攻性空间对抗两种作战样式,都依赖于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是未来作战的发展方向,为了突出集群强进攻、难防御、高灵活的优势,对高维度、强动态、非线性无人机集群的协同对抗的复杂系统进行有效建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应用复杂空间网络理论构建了对抗双方的协同网络、对抗网络及协同对抗网络,模拟无人机集群的协同侦察场景,分别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建立了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模型;分析了影响杀伤率的因素,提出了杀伤率与空间距离的解析式;通过网络级联效应分析了无人机集群协同网络的鲁棒性,验证了所提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模型的有效性,为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的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应对空间领域的威胁,尤其是高端对手的挑战,美国空间攻防领域正在积极进行调整。将太空作为一个作战域是核心思想,近年来美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调整措施,力图打造能在对抗、受损和行动受限环境下打仗和制胜的军事航天力量。本文基于外媒报道,编译了美国空间攻防领域在发展思路、组织机构和系统技术方面的最新变化。1政策反省当2010年6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美国《国家航天政策》(NSP),许多研究者指出了新版《国家航天政策》与布什总统发布的旧版《国家航天政策》的不同,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航天方面的不同。旧版由于单边主  相似文献   

7.
吴勤 《国际太空》2007,(10):19-2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力量作为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角色正出现在战争舞台上.对卫星的破坏与反破坏、干扰与反干扰将成为未来空间对抗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反卫星武器不仅是破坏各种军用卫星的必要手段,也将成为对抗天基反导系统的重要手段,是争夺太空优势的基础.美国一直致力于反卫星武器装备的研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反卫星武器,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美国空军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其2003年11月制定的《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该计划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美军转型的背景、美空军转型的目标、部队编成、作战理论与作战概念、武器装备与技术等诸多方面。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十分突出地强调发展空间攻防武器,第一次公开地、正式地列出了美国空军在研和计划研制的空间攻防武器清单。同时明确指出,空间攻防武器已被视作美国未来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实现空间攻防武器的各种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测系统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军对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研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美国将重点研制和部署一些新型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以确保美国在近期内获得满足空间对抗需求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有效对抗先进的红外制导武器的威胁,先进的红外对抗手段和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利用中红外激光辐射致盲、致炫和毁伤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对抗红外制导武器的威胁。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中红外激光在光电对抗领域的应用;然后,对中红外激光光源和分类及其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美国和俄罗斯在中红外光电对抗的系统领域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中红外(3-5μm)光电对抗的应用发展和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对化学、气体和固体中红外激光光源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轨天基态势感知技术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空是国家新边疆,太空活动是国家意志和战略意图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保障,太空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略太空感知先行,空间态势感知是指获取和认知空间态势信息,包括空间 目标监视和空间环境监测,是进一步开展空间操控和空间对抗的基础.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相关条令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国高轨...  相似文献   

12.
空间计量是保障地外空间的测量单位统一、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和管理活动。本文对空间计量概念进行了全面描述,介绍了国内外在空间计量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部分成果,并提出了空间计量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各国空间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2017年,主要航天国家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速。美国继续引领世界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强化空间安全地位,调整和完善空间作战理论与组织机构,高频次开展空间作战演习,推动空间力量向战役战术层面应用。俄罗斯加强空间力量建设。2017年7月,俄罗斯完成《2025年前国家武器装备计划》草案编制。在空间作战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机制与小波融合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分辨率重建领域中发展迅速。为了进一步提升重建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针对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的纹理放大后不自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变换和生成对抗网络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所提算法在生成对抗网络中将小波分解的每个分量在各自独立的子网中进行训练,实现网络对小波系数的预测,有效地重建出具有丰富的全局信息和局部纹理细节信息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算法,所提算法重建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分别能提高至少0.99 dB和0.031。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智能化的发展, 基于WiFi接收信号强度(RSS)的指纹室内定位服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度学习技术是利用RSS信号获得高室内定位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其易遭受对抗样本攻击, 给定位系统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为此, 提出了一种抵御对抗样本攻击的基于深度学习的RSS指纹室内定位方法(AdvILoc)。该方法基于图像识别领域对抗样本防御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结合室内RSS指纹数据特征单一且高维的特点, 通过在RSS指纹室内定位深度学习模型中添加池化层、全连接层, 以及满足差分隐私的噪声层来抵御对抗样本攻击, 解决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定位模型易过拟合且泛化能力不高的问题。通过添加Dropout层, 以及设计模型参数正则化方法, 提高模型抵御对抗样本攻击的鲁棒性。在2个真实RSS指纹室内定位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基于多层感知机(MLP)、卷积神经网络(CNN)的RSS指纹室内定位方法相比, 所提方法在保证时间开销和基本不影响定位模型性能的情况下, 提高了模型抵御对抗样本攻击的鲁棒性;在满足l2范式规范的C&W攻击下, 随着攻击大小不断增大, 模型的定位准确率下降也更平稳。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2016,(12):65-73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8月21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所从探空火箭技术研究起步,先后从事过运载火箭总体技术、卫星总体技术以及载人飞船总体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目前,研究所集设计、制造、总装、试验、测试于一体,是我国空间光学遥感载荷的主要承制单位;是我国唯一的航天器回收着陆领域研制单位;是火工装置、航天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重要研制单位;是空间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激光攻防等装备的总体研制单位;是国内航空光学遥感载荷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7.
空间核动力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及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要介绍空间核动力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同位素热/电源、核反应堆电源、核推进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情况和相关发展情况,并讨论了空间核动力的安全问题。对未来空间核动力在深空探测中应用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6):I0002-I0002
<正>《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原名《控制工程》)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674-1579//CN11-5664/V).主要报道空间控制领域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刊登创新性学术见解的研究论文.其内容涵盖空间飞行器、空间活动、空间试验的控制技术,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空间飞行器、空间活动、空间试验中的应用,上述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的研究、试验与应用,系统与部件的仿真技术、信息处理和可靠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上述控制技术在其他工程领域中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19.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3):I0002-I0002
<正>《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原名《控制工程》)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674-1579//CN11-5664/V).主要报道空间控制领域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刊登创新性学术见解的研究论文,其内容涵盖空间飞行器、空间活动、空间试验的控制技术,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空间飞行器、空间活动、空间试验中的应用,上述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的研究、试验与应用,系统与部件的仿真技术、信息处理和可靠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上述控制技术在其他工程领域中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20.
对地球磁层进行软X射线成像探测是近年来磁层研究的前沿方向.由二维X射线成像图重构三维磁层边界的方法研究是与成像探测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重构方法在图像数据很少时无法得到较好的重构结果,甚至无法重构三维结构.考虑到地球磁层空间分布范围方面的约束,当前卫星任务的轨道设计很难满足扫描角度的全方位覆盖,只能从有限角度观测磁层,这给磁层的CT重构带来困难.作为三维重构研究的基础,本文考查简化的二维磁层结构重构方法,采用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CT技术对简化的地球磁层边界结构进行重构.首先使用改进的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对有限角度的卫星扫描图像进行图像补全,进而使用代数迭代重建方法(ART)重构磁层.实验表明,当扫描角度大于90°时,生成式对抗网络能有效准确地补全缺失图像,重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