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第三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线上)举办《中国航天》主持《火星家族趣谈火星探索》论坛。2020年4月24日,作为"中国航天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跨界创新融合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线上)在多平台圆满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协办,太仓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2.
国际宇航联大会展览会举行本刊讯在第4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召开之际,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外交部、航天总公司支持,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举办的宇航联大会展览会于10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国贸中心举行。国际宇航联主席道义奇先生,中国国家航天局...  相似文献   

3.
《宇航学报》2013,(7):878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联合主办,由中国宇航学会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彬若  付娆 《航天》2011,(11):6-7
10月3日~7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和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主办的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届以“非洲航天之光”为主题的大会由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FIF)承办,这是国际宇航联大会首次在非洲举办。大会讨论内容包括如何从太空监测非洲水资源、南非和非洲太空活动等,吸引了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航天机构或企业约3000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5.
土星 《航天》2013,(12):26-29
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召开的航天局长会议上,多国的航天局长在阐述各自的航天政策和发展计划、呼吁国际合作和利益共赢的同时,也表示出对未来发展新型大型运载火箭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胡杨 《航天》2013,(11):1-1
航天,固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探索事业,但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同样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梦想。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航天事业的诞生,也不会有今天人类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航天人又是追梦人。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活跃着一些老航天人的身影。虽然不再有年轻的面孔,但是因为毕生从事航天事业,因为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为有执著的梦想,他们的心永远年轻,他们的身上永远充满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在被誉为“宇航界奥林匹克”的这次大会上,国际宇航联将首届“世界航天奖”授予“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77岁高龄的爱德华·斯通博士。国际宇航联的颁奖词认为,爱德华·斯通参与研制的“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代表了人类星际探索的新高度,是新世纪里非常令人激动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联合主办,由中国宇航学会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IAC大会已连续举办  相似文献   

8.
雨水 《航天》2013,(12):62-63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9.
经国务院、中国科协批准,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IAC已连续举办63届,是世界航天界的盛会.IAC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商业价值,每年都吸引大约3000名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会议同期举办航天展览会,世界知名航天企业和卫星公司、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机构等将参展.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国际宇航联发展中国家航天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1996年10月3日至6日,联合国与国际宇航联(IAF)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航天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此研讨会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宇航联大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91年以来已举办过5届,是国际宇航联为使...  相似文献   

11.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1,(2):8+19+40+45+108-110
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将于2011年10月在南非召开 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IAc)将于2011年10月3—7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宇航联(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和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共同举办。大会主题是“非洲航天之光”,下设五大专题:(1)空间科学与空间开发,包括空间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2.
正本届大会上,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分论坛也陆续拉开帷幕,学术论坛的数量最多,主要探讨小卫星技术、航天总体技术、近空间飞行与行星进入、航天大数据、运载器发动机等议题。航天产业发展与商业航天国际论坛2021年4月23日上午,航天产业发展与商业航天国际论坛主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论坛由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王程主持,中国宇航学会副监事长冯春萍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3.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7,(5):140-144
<正>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加第68届国际宇航大会据中国航天报2017年10月11日报道,第68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于9月25—29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颁发的爱伦·艾米尔奖,副总经理杨保华当选为新任国际宇航联副主席。中国航天展团以实物、模型、展板、视频等形式相结合,按宇航系统、太空服务、商业航天、国际合作、未来计划等板块,综合展出中国航天成就,吸引千余名代表驻  相似文献   

14.
年前,上海市宇航学会隆重召开了庆祝建会20周年大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马兴瑞为大会发来了亲笔贺信。出席当天庆祝大会的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俊华,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上海科学院院长曹振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胡家伦,上海市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航天局副局长马佳,两院院士孙敬良、梁晋才、孟执中、薛永祺、方家熊,学会副理事长黄惟一、郑亲波,名誉理事长苏世堃、李相荣及航天专家、会员代表、社会各界人士等近400人。大会在“星球大战”交响乐合奏曲中开场,马佳副理事长代表袁洁局长(理事长)致欢迎辞,胡家伦、陆晓春、杨俊华等领导分别致贺辞。与会人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学会《继承、发展、探索、创新》音像片、学会网站正式开通仪式及精彩的文艺节目。会上,表彰了11个集体和29个个人。上海市宇航学会是上海地区航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有效链接上海航天系统与地方社会的优质平台,是紧密联系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学会以成立20周年为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坚持以会员为本的宗旨,精诚凝聚会员、服务于会员,深入创办温馨的宇航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张瑶 《航天》2014,(5):6-7
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持续发展,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宇航界的话语权也在稳步提升。3月18—22日,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春季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袁洁率领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执行局会议上发言。随同袁洁副总经理出访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和来自航天科技、科工集团的航天专家。代表团成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中国航天成就,展示中国航天实力,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充分体现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宇航联合会中的履职能力和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江山  张瑶  付娆 《航天》2014,(11):14-16
2014年9月29日至10月3日,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枫叶之国”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多伦多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世界需要航天”,主办单位是加拿大航空航天学会。这是加拿大第三次承办素有宇航界奥林匹克大会之称的国际宇航大会,此前蒙特利尔和温哥华分别在1991年和2004年承办了第42届和第55届大会。  相似文献   

17.
《卫星应用》2013,(6):2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国际化与国际合作成为中国宇航界的热门话题。从9月上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南宁召开的第十届东盟博览会成功亮相,到9月下旬各国宇航精英齐聚北京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一直到10月中旬成都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中国航天人士与各国同仁就航天的发展与应用及国际合作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无论从哪个学科的角度来说,航天本身就是一种全球活动,也是航天技术造福全人类的创新之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向全球市场谋求合作与发展,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各有关单位: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将于2014年5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西安召开。该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三方联合举办的区域性空间会议,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航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Space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会议内容丰富,包括主题报告、技术分组、学生论坛与竞赛等,涵盖空间应用与操作、空间技术、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与社会等领域。大会将提供平台以加强航天科技工作者与同行的广泛交流。大会将吸引来自环太平地区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学生和政府官员参加会议以推动环太平洋地区航天工业界的广泛合作:促进环太平洋地区航天组织、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各有关单位: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将于2014年5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西安召开。该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三方联合举办的区域性空间会议,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航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Space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会议内容丰富,包括主题报告、技术分组、学生论坛与竞赛等,涵盖空间应用与操作、空间技术、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与社会等领域。大会将提供平台以加强航天科技工作者与同行的广泛交流。大会将吸引来自环太平地区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学生和政府官员参加会议以推动环太平洋地区航天工业界的广泛合作;促进环太平洋地区航天组织、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四家直属、支撑单位进行了专业化力量重组,包括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报社、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成立了我国航天文化新机构——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该中心定位为航天新闻传播主阵地、科技出版发行主渠道、特色文化创意主力军、人才培育服务主基地和国际科技交流主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