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9,(2):46-4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去年12月30日公布了400页的《哥伦比亚号机组生存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机上7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高空解体之时试图对其恢复控制等情况。NASA希望花4年多时间撰写的这份报告能有助于改善今后宇航员的安全性。报告说,尽管机上宇航员想尽办法来保持对航天飞机的控制,但想逃生已是不可能的。从失控到发生致命的失压,供宇航员采取行动的时间只有短短40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航天飞机为依据,介绍国外航天飞机各分系统的概貌、关键技术和改进方向,其中主要分析轨道器各分系统。 1.轨道器主推进系统国外各类航天飞机中,轨道器装有主推进系统的主要有美国的大型、小型航天飞机和西欧的小型航天飞机。美国大型航天飞机主推进系统包括主发  相似文献   

3.
Shuttlc-C是一种由航天飞机衍变而来的高运载能力、低成本运载系统,它能将45.4~6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其主推进系统将采用两台或三台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在许多方面与航天飞机的主推进系统有相似之处,并将保持航天飞机主推进系统的高可靠性。该系统的研制可利用已有的航天运输系统研制数据库,从而可大大降低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4.
用于航天飞机改进的助推器及液体推进系统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ASA为满足空间发射需要,要求提高安全性和减少操作成本。本文将分析航天飞机助推器改进型及其推进系统方案以及它们在未来空间发射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航天飞机各种改进方案的优点和液体推进系统。为深入了解航天飞机改进的益处,对其助推器推进系统进行比较,并介绍规范研制和操作成本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使神号航天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目前的研究情况,它包括航天飞机的飞行程序,轨道与姿态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的飞行稳定性分析属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范畴.通过分析其运动方程组的导算子矩阵,得出了航天飞机高机动大攻角飞行的稳定性判据,同时指出,BATCM分析方法是航天飞机飞行稳定及控制分析与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航宇局开发和验证将应用于航天任务的自主系统技术的情况,着重叙述了空间站热控系统、用于地面任务操作的航天飞机综合通信指挥站、航天飞机发射处理设施等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小型航天飞机姿态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的一些技术的设想和各飞行段姿态控制系统的方案。系统工作的高可靠度、运载器横向弹性模态与控制系统的耦合、姿态运动之间的交连等等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文中提出了对策。还讨论了航天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应用的飞行器主动控制技术(即CCV随控布局技术)及卸载技术,使控制系统发挥充分作用和潜力,以改善航天飞机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波音公司研究航天飞机用液体助推器美波音公司正在研究一种供航天飞机使用的液体推进剂回收式助推器设计方案。这种助推器有可能取代目前航天飞机系统所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而为航天飞机计划节省大量的费用。这项工作是根据美国航宇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一项100万美...  相似文献   

10.
邸乃庸 《航天》2010,(6):28-31
二○○七年 2007年6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重达17.8吨的国际空间站右舷第二组(S3/S4)构架结构和第三套太阳电池阵送至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还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一套空间站-航天飞机电力转移系统,该系统可节约航天飞机自身的电力,增加其在轨时间,以加快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欧空局“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新方案的特点、与原方案的不同之处及新方案的实施情况.选择防热系统是“赫尔墨斯”设计者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将“赫尔墨斯”防热系统同美国航天飞机的防热系统作了比较.目前有两种防热系统方案:带外防效层的非热强结构;能耐高温的热强结构.未来航天飞机的防效结构将大量采用碳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用于处理航天飞机遥测数据的数据通信系统已在新墨西哥白沙靶场这里的遥测主控站JIG-56中建成。因为航天飞机数据进行了卷积编码,因此该数据系统需要Viterbi译码器。但是航天飞机采用的是非标准码,过去勾空间飞行器提供译码器保障的工厂已不再生产这些译码器。由于没有其他公司为航天飞机数据译码设计Viterbi译码器,为此研制了这种所需的译码器。本文叙述了这种译码器的性能要求及其设计。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68-171
早期经历:希金博特姆于1987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电气和电信系统部门担任有效载荷电气工程师。6个月内她成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实验的领导。随后她从事为所有航天飞机飞行任务进行有效载荷舱重新配置和为航天飞机携带的所有有效载荷进行电气兼容性测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间技术界经过整个七十年代投资近百亿美元研制了航天飞机系统,并于八十年代初使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顺利地进行了五次轨道飞行。美国普遍把阿波罗登月探险计划看作是空间探索活动的第一个里程碑,把航天飞机誉为空间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这主要是因为航天飞机与以往的空间运输工具相比,具有很多明显的特点和优越之处,诸如节省发射和研制费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航天飞机各个飞行阶段的具体条件概述了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分析了各飞行阶段可能采用的制导-导航控制装置及其分系统,并说明冗余系统数据选取办法。同时,还论述了各种可用的制导-导航控制技术,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概述了有关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挑战者号失事以来,美国对其航天飞机的应急措施作了一系列调整。本文介绍了美国新的航天飞机应急措施,其中包括跨大西洋着陆等具体方案、新的着陆场设施、新型逃逸系统及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航天飞机自动着陆技术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着陆段是航天飞机整个飞行任务的最后一段 ,它是指从离地高度 30 0 0m的自动着陆入口到航天飞机在跑道上着陆滑跑的这一段飞行。在自动着陆段 ,航天飞机着陆采用对基准轨迹跟踪的方式 ,就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基准轨迹 ,各模态的制导系统将航天飞机的高度误差和高度速率误差按照一定制导律得出法向加速度指令 ,去控制飞机 ,以跟踪基准轨迹。本文还阐述了速度控制、起落架着地后的俯仰速率控制、横滚改出及飞行员人工监控和接管航天飞机着陆等内容。自动着陆技术的概念研究为以后航天飞机自动着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设计思想与工程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斯佩里公司的飞行系统分部接受了美国航宇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提出的一项价值二百四十万美元的合同,研制一种定向系统,此系统将能承担重达7,200公斤的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和定向任务。这种常平架系统装在航天飞机的货舱中,作为安置各种太阳和星光科学敏感器的平台。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期间,这些敏感器才进行工作,以便降低在自由飞行中的空间飞行器的组装载荷的成本。美国国防部也可能采用这种系统。为了提高定向的稳定度,在最近可能给所设计的常平架系统增添一个磁悬浮装置,该系统即称之为环形磁悬浮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宇局正在进行的先进载人运载系统(AMLS)研究工作旨在明确美国的第二代航天飞机方案。本文对美国现有的航天飞机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对美国今后对载人航天运输的需要进行了展望,进而指出了发展新一代航天飞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AMLS方案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它的使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宇局(NASA)已经于今年四月初决定选用一种3米长可伸缩的杆式装置作为航天飞机的机组逃逸系统。这种弯曲的、带弹性的不锈钢杆分为两节,它可使宇航员在受控状态下逃离航天飞机。该逃逸装置准备装在恢复飞行后的航天飞机上。 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航空系统部的海军伞兵志愿人员已对这种杆式逃逸系统进行过试验。用这种装置从航速为130~200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