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曦 《航天员》2013,(3):66-69
2013年4月,第20届全球月球车大赛在美国太空和火箭中心拉开帷幕。持续举办了几十年的月球车大赛项目,在培养一代代热爱航天的学生的同时,也让月球探索之路更加大众化和科普化。不过,你是否知道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是始于“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呢?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阿波罗”15号航天员第一次在月球“开车兜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2.
启航 《航天员》2013,(1):68-70
NASA一年一度的月球车设计大赛已经启动!你心中是否有在月球上开车的向往,是否想设计一辆自己的月球车?我们来看一看比赛的内容是什么,规则是怎样的,往年选手又是怎样的情况?那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造“月球车”吧!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逻辑的月球车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鹤华  曹亮  崔平远 《宇航学报》2006,27(4):643-647
研究了月球车逆运动学问题,即在月面数字地形图、月球车水平面坐标和航向角给定时,实时估计6轮摇臂转向架式月球车质心高度、位形(configuration)和姿态中的俯仰角和横滚角的问题。分析了6轮摇臂转向架式(rocker-bogie)月球车运动学模型,提出使用模糊逻辑结合虚拟传感器快速实时求解月球车逆运动学问题的新方法。此方法在月球车三维仿真平台中得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求解速度小于1/40s,同时保证月球车车轮到地面的距离小于0.02m。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8
2008年10月24日,NASA在亚利桑那州的布莱克波因特展示了正在接受测试的新一代月球车。车形如房车,有6个车轮,为全密封结构,内部加压加温,宇航员在此月球车中无需穿宇航服。NASA希望在2020年开展月球探索计划时,这种车辆能载着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驶。NASA月球车项目经理道格·克雷格称,新一代月球车最高速度可达10km/h,行程可至1000km,可连续开展2星期探测。  相似文献   

5.
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综述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载人月球车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为对象,首先对国外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的概念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对载人月球车各种概念设计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探讨了载人月球车的设计趋势;其次以阿波罗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结构为例,分析其移动系统的主要构成作为借鉴;然后从机构学、地面力学及动力学等方面在载人月球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明了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月球车润滑与密封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月球车系统摩擦失效以及由此产生的润滑与密封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表明摩擦失效是限制月球车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月球车关键组件的发展离不开润滑与密封技术的支持。为保证月球车在其使用年限内正常工作,润滑与密封技术就成为发展月球车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晓晨 《航天》2014,(1):14-16
中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自2013年9月25日开始,共收到作品193087件。最后,在位列前三的玉兔号、探索号、揽月号中,得票649956张的玉兔号成功获得第一名,最终嫦娥三号的月球车以"玉兔"号命名。如今,这只名叫"玉兔"的月球车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相似文献   

8.
李琳 《航天员》2014,(1):29-30
全民参与的征名 月球车征名活动于2013年9月25日开始,为使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名称能够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色,活动通过新华网、腾讯网等方式向全国以及全球华人发出邀请。活动开始后,作品将经过提交、初评入围、网上投票、终审评审、上报批准五个阶段。月球车征名活动的原定投票时间为6天,  相似文献   

9.
中国掀起月球车研制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月球探测系统工程的正式立项与实施.我国月球探测的二期工程蓝图也浮出水面。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将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而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月球车。月球车又叫“登月机器人”、“月面自动探测器”等。据有关专家透露,目前国内已经有一批高校和  相似文献   

10.
发射短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6):145-146
正德国两辆月球车2017年底前登月据美国太空新闻网2016年11月29日消息,参加谷歌月球X大奖的德国私人团队"业余科学家"宣布已签署发射合同,将在2017年将两辆月球车送上月球。团队已向美国航天公司签署合同并购买了发射服务,两辆月球车将作为次要载荷搭载火箭升空,但具体使用哪种火箭目前尚未确定。团队目前已有12名全职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德国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想要建造供宇航员乘用的终极月球车,并已选定由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来帮助研制一款或会在2029年发射的未来派越野月球车。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019年3月12日宣布,它正在同丰田合作,以研制这款由燃料电池驱动、最大行驶距离可达1×10~4km的大型月球车。根据计划,JAXA将同丰田合作研制一款大型增压式漫游车。该车典型情况下将配备2人,紧急情况下最多可乘4人。若眼下的概念设计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14,(2):51-52
印度航天部长兼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1月10日说,受“月船”1轨道探测任务成功的鼓舞,印将在两三年内发射其第二项大胆的月球探测任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面。“月船”2将采用国产的月球车和着陆器,在2016或2017年由“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发射。作为印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是2008年10月22日发射的。  相似文献   

13.
将轮式、腿关节式、履带式三种机构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月球车,此车对低重力条件下的月球表面实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月球车在起伏不平的地表环境中具有独特的动态特性,通过对月球车障碍地形下的越障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建模和数值仿真,进而建立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对比研究,分析了月球车的越障特性,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行为控制月球车的虚拟主体避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基于行为代理体的月球车避障技术。由月球地形高程图得到当地水平面下二色障碍图及着色障碍图,利用月球车代理体在障碍图及着色障碍图中进行避障学习与控制,将获得的控制量投影到月球车体坐标系下得到真实地形上的控制量,达到避障控制与运动规划的目的。利用障碍入侵月球车安全线的径向距离作为避障控制器输入,并由月球车目标趋向行为及避障行为输出融合突现出趋向目标的避障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代理体的避障控制器设计方法使运行于真实环境下月球车的避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月球车自主导航系统是其完成月球探测任务的基础和关键,因此针对月球车导航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天文导航与航位推算相结合的月球车自主导航方法.首先根据月球车运动模型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然后利用太阳敏感器测量的太阳高度和方位角为观测信息建立了天文子导航系统,以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航向角速率和月球车行进距离为观测信息建立了DR子导航系统,并采用了联邦卡尔曼滤波实现导航信息的最优估计和信息综合以增加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位置和航向估计精度,同时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月球车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是解决月球车自主导航问题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月球车的视觉和自主导航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俊  孙德敏 《航天控制》2000,18(2):46-51
基于当前对于月球车、火星登陆机器人等的研究结果,介绍了月球车的视觉系统、控制方案和路径规划方法,并提出了对于月球车的控制方案的见解和路径规划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0,(6):6-6
2013年,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将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目前,该月球车已制造完毕。在该月球车研制过程中,中国教育部以湖南大学为核心,以多个高校为支撑而成立的“深空探测中心”为此工程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的运动学问题,对月球车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并且轮地之间存在滑移的情况下的运动学进行建模与分析.在分析多刚体链式机构运动的速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整车速度的矢量表达式,利用矢量分析方法,建立摇臂悬架式月球车在崎岖地形中行进并且轮地之间存在滑转情况的运动学模型.利用ADAMS和MATLAB对运动控制过程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球敏感器和加速度计的月球车自主定向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球车定向是月球车导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月球车定位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月球车长时间、长距离导航的绝对定向算法。该算法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对CCD地球敏感器成像进行处理,实现了在月球表面CCD地球敏感器的矢量观测功能。结合加速度计的测角原理,实现了航向角确定。以理论分析和实际推算描述了该定向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未来我国月球探测中月球车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09,18(2):7-7
2009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一号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透露,我国探月二期工程中的嫦娥二号将于2011年前发射,2013年前发射携带月球车的嫦娥三号。对一期工程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的嫦娥二号卫星,将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用于试验验证二期工程的关键技术,以降低二期工程的技术风险。探月二期工程中的嫦娥三号着陆器系统,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嫦娥三号着陆后,将分为两部分:着陆器和月球车。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探测90天,巡游的范围可达到5km2,并在巡游中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着陆器定点守候并可将拍摄的月球车巡游图像传回地面。嫦娥三号发射之后,还将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系统。二期工程将在2017年之前结束,我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无人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