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春发  易林 《航天》2010,(2):20-2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航天技术举世瞩目,航天产品名声在外,相形之下,航天民品向来给人以散、小、差、弱的印象。为保证航天产业的协调发展,航天民品迫切需要壮大。加速航天技术的应用转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此抢占市场份额是航天民品发展的一条强大之路。前不久,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九届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欧空局在近30年来积极开展航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之同时,注意把航天技术应用到非航天产品中去的一些实例,以说明认为航天研究花钱多、风险大、市场小,从而难以吸引私营企业投资的传统看法正在发生变化。迄今,航天研究与开发业已产生了许多有生命力的航天开发组织,更多的航天商业化组织正在形成之中,航天技术的利用和投资前景极其乐观。  相似文献   

4.
黄希 《中国航天》2010,(2):10-11
<正>国内首只专注于航天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航天产业基金于1月18日在北京创立,与此同时,负责航天产业基金管理和运作的合伙人之一——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当日宣告成立。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30.3亿元人民币,投向集中在航天产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及其相关领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生保系统技术滕育英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们在开发保障人生活在太空恶劣环境中的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每一项载人航天计划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并且利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生命保障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提局。...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过去的二十八年里,人类在开发航天技术领域的总投资已近5000亿美元,发射了3000多个航天器。估计目前已有近60个国家在发展航天技术,而应用航天技术成果的国家多达150个,几乎遍及全球。航天技术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遍及国防、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成为一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推功作作的巨大力量。因此,当今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航天政策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国的航天技术政策的研究工作,不仅考虑到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于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航天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多为传统方法,对于高可靠长寿命的航天产品,用传统方法来发现潜在缺陷是极其困难的。可靠性强化试验作为一种新型的试验技术,效率高、成本低,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航天产品固有可靠性,目前已在航天运载火箭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4,(4):2-2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5,(2):31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1.
军事航天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军事航天技术的地位作用、技术体系以及军事航天装备的主要构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权威界定;全面总结了军事航天技术以及军事航天装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对航天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航天科学技术在支撑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拓展转化应用等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考虑到各类航天技术在创新程度、社会经济价值方面存在差别,区别其特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推动措施,才能促进航天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服务。本文对航天重点发展领域进行特征分析,并提出以空间科学探索带动工程、空间基础设施服务工程、航天技术转化众智工程为抓手驱动创新与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13.
工艺是设计变成产品的桥梁,只有先进的设计,没有先进的工艺就不可能制造出先进的产品。航天事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先进的工艺技术的,工艺工作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航天工艺》就是宣传、交流、推广航天工艺成果的理想窗口。  相似文献   

14.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世界航天强国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毅麟 《中国航天》2006,(4):20-23,28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显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加大了对航天事业的投资,加快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步伐;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发达国家也开始涉足航天,加入世界“航天俱乐部”。截至2004年底,世界各国向太空发射了5700多个航天器,其中俄罗斯(含前苏联)3192个,美国1782个,日本104个,欧空局48个,印度30多个。按照所拥有航天技术实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各主要航天国家排行榜依次为美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和印度,可称为世界航天五强(注:本文只介绍除中国以外的航天强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25日是值得四川航天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已有40年历史的062基地更名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以下简称七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四川省委副书记甘道明、国防科工委体改司司长吴凤来和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贺东风等一起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揭牌。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4,(5):31-31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8.
三十多年前,苏联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自那以后,苏联在研究和发展航天技术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系统地全面介绍了苏联的航天技术发展过程、航天活动成就、管理体制、经费与经济效益及航天活动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荷兰航天是欧洲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荷兰也是全球航天技术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展开航天活动,是1975年欧洲航天局于成立之初的第一批成员国。目前荷兰在微电子、太阳能、光学等科学仪器、以及对卫星数据的处理及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从荷兰航天概况、主要航天项目、先进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知名航天技术应用类公司等几个方面对荷兰航天概况进行了初步调研,涉及范围主要是能源、农业、食品安全、水资源、民事安全等方面的地理信息服务和对地观测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方勇  孙龙 《卫星应用》2015,(1):24-29
2014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强化空间领域的战略谋划,推动航天军民融合式发展。美国航天领域的经费投入虽有所降低,但仍继续保持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先地位,重点发展可能"改变未来游戏规则"的航天技术。其他国家紧紧围绕保障其空间战略利益,积极谋求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军事航天装备发展更加重视提高其抗毁能力,深空探测成为空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