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宇局月球勘探者(简称“勘月者”)探测器新发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两极蕴藏的水冰量要比不久前的估计高一个数量级。该勘月卫星还发现月球上有局部磁场存在,并找到了新的质量密集(指月球表面下层高密度物质的集中)点。另外,它还详细地测绘了月球表面成分图。美国...  相似文献   

2.
198年3月5日,美宣布勘月者探测器证实月球上确实存在水冰,并初步测算出月面上水的总储量可能在1.1~3.3亿吨之间。这一消息在全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9月4日美国航宇局又宣布,月球两极可能存在10~100亿吨水冰,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月球是地球...  相似文献   

3.
天浪 《航天员》2010,(2):66-68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是否有水,对于人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将来航天员登陆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甚至人类借月球为跳板探索其他星球之时,起到巨大的作用。月球也是最贴近人类情感与心灵的星球,在中国诗人眼里,月可对饮、月能解语、月也多情,而现在,月亮上又有了水的存在,多了水的滋润……  相似文献   

4.
袁越 《中国航天》1998,(5):31-31,36
月球勘探者发现水冰袁越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一张木卫二照片美国航宇局最近公布了不久前发射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获取的新数据,并称这些数据为月球上水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科学家们称,这些数据表明在月球的北极和南极阴冷的地区有水冰存在。这一发现增大了人们最终向...  相似文献   

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45-45
2007年9月20日NASA月球研究计划负责官员道格·库克称,按原先构想,NASA将分批发射小型载人登月舱建设月球基地,如今这一构想可能转变为单次发射一个大型登月舱,由无人驾驶飞船送上月球。月球基地的首选能源仍是太阳能,也探讨了使用核燃料作为月球基地能源的可行性。另一名官员杰夫·约德称,在新构想中,月球基地计划还将包含一对小型密封飞行器。飞行器体积将比当年阿波罗号飞船稍大一些,并加以密封,以防止宇航员遭受辐射,办法有可能是在飞行器壁添加一层“水障”。科学家们还讨论了如何建造“月球车”和载人“汽车”,以便利用月球基地探索月球上其他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6.
探测并利用月球极区的水资源一直是月球探测的研究热点。针对钻取及凝华装置开展系统级真空低温试验的需要,建立月球极区水冰钻取模拟试验系统,根据水的三相转化关系设计了2个阶段的试验流程,试验中混合物容器中的水可保持固态。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试验系统能够满足现阶段开展月球极区真空低温试验的需求,为验证产品性能、优化产品工况、促进月球极区水冰获取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能在2018年之前,将航天员重新送上月球,最终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为登陆火星做准备。俄罗斯航天局也计划实现航天员登月并建造月球永久基地。而欧空局(ESA)则计划建设月球制氧工厂和其他设施,在月球上形成一个宇宙探索的前哨基地。但是,这些重大计划都基于一个冒险的预言:在某个处于永久阴影下的月球极地陨石坑中能够找到水冰。于是,在月球上能不能找到水冰就成了焦点,成了月球探险成败之关键。前苏联(Luna 1,1959)、美国NASA (Apollo 11,1969)、欧洲ESA(MORO,2003)、日本(月亮女神,2007)和中国(嫦娥,2007)纷纷挤上了月球找水的独木桥,开始了前途未卜的月球寻水之旅。有的很直率,开诚布公地讲明要找水,有的则拐弯抹角,留有余地,非常含蓄。总的来看,国际上的月球寻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乐观、质疑、验证和谨慎这四个阶段,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人类在月球上的寻水之旅。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些科学家对3年前由克莱门蒂娜卫星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了研究,并于最近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找到了迄今为止能说明月面下存在大量冻结的水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这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报告说,1994年克莱门蒂娜卫星发出并经月球反射的雷达信号数据表明,在月球南极一  相似文献   

9.
月球表面以银河宇宙射线(GCR)为主引发的次生伽马谱和次生中子谱表征月壤的元素组成以及水冰含量,对于下一阶段的月球探测与资源原位利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蒙特卡罗方法简单模拟与分析银河宇宙射线环境下月球表面簇射的伽马与中子辐射环境,结果表明:月球次生伽马谱具有明显的氢(2.23 MeV)、铝(0.83 MeV)、钙(3.53 MeV)、氧(6.13 MeV)、硅(1.77 MeV)谱线特征,水含量对其影响不大,但在高水含量时氢的谱线更为明显;月球表面次生中子谱形与月壤中水冰含量密切相关,随水冰含量增加热中子通量下降,0.01 eV中子的通量在20%含水量时比不含水时下降了72%。建议在后期月球探测计划中使用小型、低功耗的中子/伽马复合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原位月球伽马/中子辐射环境探测,为未来进一步勘探月球原位水资源、矿产资源积累反演的基线数据。  相似文献   

10.
卫星跟踪卫星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技术作为月球和行星重力场探测的一种解决方案已经初步研究和讨论。文章引入已有的解析方法在理论上分析卫星间精密测距与月球重力场信号的频率响应关系,并通过模拟计算,以分析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可行性和恢复重力场的能力。由于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是目前解决远月面重力探测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且已为一些月球探测计划采用,而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也同样面,临远月面探测的难题,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月球和行星重力场的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119-119
近期,NASA准备进一步推进关于月球基地的设想,即将着手测试为将来航天员在月球上长时间居住而设计的一个拥有两个房间的月球屋。月球小屋用膨胀组件材料制成,可以通过通道和成员的工作岗位相连接。月球屋的空气锁,可以紧紧地锁住密封门。月球屋直径大约有12英尺。在2020年正式使用。NASA计划让4名航天员一组,在月球上利用小屋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然后逐渐延长停留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未来我国发展月球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  王巍 《中国航天》2003,(1):29-33
一、月球探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前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与此同时,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无人探测装置。人们利用从月球采集到的382.7千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对月球表面环境、月壤物理化学性质、陨石坑的分布以及月球资源的开发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月球的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发现开展月球探测有其深刻的科学技术意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以及重要的军事意义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9,(12):27-28
NASA于11月13日宣布.来自“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的初步数据表明,这次撞月任务成功地在月球上发现了水.“那种月球乃是干燥荒芜之地的说法再也站不住脚了”。LCROSS探测器及同行的“半人马座”上面级火箭10月9日对月球南极附近的卡比厄斯月坑分别实施了撞击。  相似文献   

1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32-32
2007年9月中旬,美国NASA“沙漠RATS”小组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沙漠中测试“侦察兵”新型月球概念车。测试地点与未来要登陆的月球表面地形十分相似,以便检测月球车、遥控机器人和探月航天员的新式宇航服等样品,模拟未来航天员在月球上活动中各种设施的使用功能。航天工程专家尝试未来修建月球基地的“人机配合”活动,由航天员利用机器人和月球车进行月球基地选址勘测,铺设太阳能电池阵和电缆等。美国按照“重返月球”计划,最早将于2020年运送航天员重登月球,为探索火星和宇宙空间建立永久基地。  相似文献   

15.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月球深测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然地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自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以来,美、苏两国已发射了60多个月球探测器和登月载人飞船。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l)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3):127-133
美华裔博士王阿莲研究火星月球获6项成果;日本科学家开发出过目不忘的智能眼镜;美国加州大学发现壁虎尾巴的神奇功能;欧洲航天局欲2015年登月为未来月球居民寻水;欧洲航天局“环境卫星”拍到地球巨大冰山崩裂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月球重力场制约着近月外空间物体的运动,同时环月飞行器的运动也反映了月球重力场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探讨了利用月球卫星地面跟踪资料,求定月球重力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环月卫星的轨道高度、地面跟踪采样时间间隔和跟踪精度等对月球重力场求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月球再次成为太空探索的焦点,许多国家提出各自的探月计划。区别于在美国60年前完成的阿波罗工程,未来月球探测的重点聚焦月球的长期建设与开发。如何充分利用当前的技术积累,在有限的运载能力和合理的发射运营成本条件下,建设载人月球科研试验站,实现月球极端环境下的长期运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结合当前国内外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发展情况,提出我国载人月球科研试验站人货分落、分段建设的规划设想。通过对安全性设计、乘组规模、环控生保需求、选址等展开分析,明确初步月球科研试验站建设需求,并提出满足2人长期月面驻留“2+1”构型月球科研试验站方案。  相似文献   

19.
据《圣何塞水星报》7月26日报道。美国已与印度、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签订了一项重要的月球探测协议。协议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签订的。它为下一步探月奠定了基础,将使NASA能和他国一起分担相关费用。美国已为4个月球着陆器拨款,但科学家们希望能有8个着陆探测器登陆月面。根据协议,多个无人月球探测器将在今后几年内探访月球,  相似文献   

20.
叶秋 《中国航天》1995,(4):15-16
月球上氦3含量丰富叶秋1985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对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带回的月球岩土样品的分析,证实了月球上存在氦。这一发现,给月球的研究和探测工作注入了新的兴奋剂。人们过去只知道,月球上存在大量的硅、铁、铝、钛、钙和氧等元素。这些东西地球上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