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6,(1)
中国首批航天员开始工程硕士学习2006年2月下旬,中国首批航天员(包括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开始了清华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习。在完成日常航天训练任务的同时,航天员将重新回到课堂“充电”。航天员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业,课堂设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按计划,航天员将要学习12门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0,(4):75-79
“我荣幸参加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一定珍惜荣誉.遵守纪律,崇尚科学.刻苦学习,团结互助.听从指挥.用心体验.勇敢成长。”庄严的宣誓过后.2010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民族营正式启动。神五航天员杨利伟.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航天员中心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开营仪式。  相似文献   

3.
刘瑞江 《航天员》2013,(3):14-15
4月9日上午,《航天员》杂志第八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深圳市五洲宾馆召开.《航天员》杂志编委和理事单位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杨利伟副主任。总装司令部秘书局褚庆俊副局长、张泽宇处长等上级领导.中国航天基金会张声远理事,《中国国家天文》刘晓群总编受邀莅临会议。针对《航天员》杂志的发展做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应欧洲航天员中心(EAC)邀请.中国航天员中心(ACC)一行6人到德国科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的两名航天员。EAC为代表团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课程和训练体验项目,使我方对欧洲航天员的训练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对于中欧载人航天领域的未来合作,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特意采访了ACC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在采访中,他给我们讲述了欧洲航天员中心之行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陈小春 《航天员》2010,(2):26-29
航天员在清华攻读硕士的情况,人们了解不多,因而众说纷纭,甚至认为他们也像一些明星一样,为了面上镀金专为拿学位而来。为了了解航天员在清华攻读硕士学位的具体情况,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3位老师。不说不知道,一说才知其中大有故事,实足以为外人道。  相似文献   

6.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6,(5)
中国美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做客中国航天员中心9月8日,美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先生做客中国航天员中心,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博士对焦立中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盛赞他是所有华人的骄傲。焦立中先生则表示,能来到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中心访问,他感到十分高兴;作为华人的后裔,看到祖国载人航天取得巨大进步,他感到由衷的欣喜与自豪。访问期间,焦立中先生还与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神六”乘组航天员费俊龙交流了在太空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0,(4):74-74
2010年7月13日.由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与《航天员》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大型体验式航天科普公益活动——长城润滑油·2010中国航天员体验营在北京航天城隆重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稍微了解“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人都知道,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有着丰富的航天员培训经验,在当今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有人会问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合格的航天员,那里曾有过中国航天员的身影吗?还有人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中国自主培养的优秀航天员,中国航天员是否需要去外国接受培训?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解惑答疑,请看——  相似文献   

9.
<正>6月8日,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四季沐歌集团共同出资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四季沐歌航天奖学金"在京正式设立。该项目奖学金金额为90万元,为期三年,以资助和奖励有志于祖国航天事业的优秀大学生,激励他们为实现航天梦而奋发努力。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英雄航天员刘旺、张晓光出席了奖学金设立启动仪式。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12日上午,《航天员》杂志第四次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航天员》杂志编委会主任陈善广、副主任孙锦云、荣誉主编杨利伟、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宏峰、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上级机关领导、各位编委、理事单位的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员》杂志副主编白延强主持。  相似文献   

11.
吴国兴 《航天》2012,(6):20-22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3,(6):41-42
聂海胜、张晓光出席四川科博会开幕式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0月15日报道,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13,(3):I0002-I0002
3月28日,以“飞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李锦记航天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前副总指挥、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中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少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刘洋,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等嘉宾出席,共同支持这项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李勇枝 《航天员》2012,(4):56-58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员在太空持续飞行13天。这是中国历次载人航天任务中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短期飞行向中长期飞行的过渡。再加上飞行乘组中首次有了女性成员.这些都给航天员的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与健康,医监医保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共安排了两场公众见面会,第一场就是航天员公众见面会(Astronaut Panel),这是中外航天员的首次集体亮相,研讨人在月球上工作和生活所面临的挑战。这次见面会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天文台、首都师范大学、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单位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研讨会由法国首位女航天员、法国前科技部长克洛迪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共同主持。航天员朱力·佩耶特、简·弗朗考斯·卡瓦略、焦立中、弗朗兹·维埃沃克、杨利伟进行了发言,由于时间限制,每人只有5分钟的发言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09,(6):54-54
2009年11月3日至4日,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和NSBRI所长杰弗里·萨顿博士等一行5人对中国航天员中心进行了正式交流访问。中心主任陈善广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并陪同参观了中心的训练设施。中国航天员费俊龙、翟志刚参加了与代表团的技术交流。NSBRI成立于1997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9):6-9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6号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空  相似文献   

19.
林小 《航天员》2009,(6):46-49
无国界友谊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国外很受重视。会议期间,各国参会航天员非常友好,他们诚挚地欢迎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加入世界航天员大家庭。特别是来自亚洲的航天员。他们表示支持中国举办协会年会和建立分会,并期待能到中国交流,  相似文献   

20.
吴斌 《航天员》2008,(2):32-35
他们不畏艰难,挑战国内空白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领域;他们勇于开拓,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他们培养出我国的第一批航天员,孕育了我国的飞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是塑造英雄的英雄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