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卓艳 《航天员》2010,(5):47-49
2010年5月31日至6月2日,世界月球会议在北京召开。各国专家与学者就人类的月球探索活动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能够将外层空间活动延伸至月球及更远的天体的国家数量的增多,如何有利地保障月球及其他天体包括其上资源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各国对月球探索的热情极为高涨、针对月球的空间探索和开发活动纷纷展开之际,对三十多年前虽已生效但充满争议的一部约束人类月球活动、使人类月球探索活动有序进行的法律规范——《月球协定》的再次思考便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NASA探索系统任务理事会“人的健康和效能”办公室、航天操作任务理事会、空间和生命科学理事会和约翰逊航天中心空间和生命科学理事会“航天医学空间探索研究和技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航天医学路线图一一项减少人类太空探索风险的战略》的报告,正式公布了NASA航天医学路线图计划。  相似文献   

3.
2006年,14个国家及组织(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航天机构开展了关于全球合作空间探索的讨论,并于2007年5月联合发布了多国合作空间探索的顶层战略——《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之后根据该战略要求,成立了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通过这个机构,各航天机构可以交换信息,促进各自的探索计划及合作的探索工作。2011年9月,  相似文献   

4.
子力 《中国航天》2005,(12):25-27
1.何为“机组探索飞行器”?“机组探索飞行器”(CEV)是美国用于载人空间探索的新型航天器。它将能在地面和国际空间站之间往返运送3名宇航员(外加货物),但具有乘载多达6名机组人员的能力。它将用于把4名机组人员送到月球轨道;而在最终用于载人火星探索时,它甚至可乘坐多达6人。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22日~24日,全球空间探索大会(GLEX)在美国华盛顿朗方酒店召开。此次会议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与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共同举办,航天  相似文献   

6.
原野 《中国航天》2007,(9):13-16,21
2007年5月30日~6月1日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代表着世界主要航天发展国家的意大利、英国、法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和包括17个国家的欧空局等14个航天机构签订协议,向在未来空间探索中建立国际协调机制、保证使用通用技术标准进行机器人和载人的月球、火星探索迈出了第一步。这标志着载人行星探索全球共享构想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发散思维,运用创造技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航天》2011,(10):F0002-F0002
9月15日,美国航宇局公布了一种新型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可以把航天员送往火星或更远的目的地。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太空探索目标瞄向火星探索,而不是重登月球。  相似文献   

9.
士元 《中国航天》2010,(6):30-32
<正>1演讲概要2010年4月15日,奥巴马总统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就21世纪太空探索战略发表演讲。其主要内容是:誗为实现21世纪太空探索目标,奥巴马政府将制定新的太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了上世纪美国关于栽人航天的争论,考量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载人航天的未来》报告中有关航天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的论述,阐明了探索的内涵及将探索列为航天第一目标的理由与现实意义,最后建议在我国航天发展战略中恢复探索作为航天领域发展,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发展的第一目标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航天活动包括探索、开发和利用三个层次。文章从4个方面论述探索在整个航天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探索是开发和利用之母,是航天国际化的主要途径,是航天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发挥我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展示;最后建议中国要加强探索类航天项目和航天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1,(4):29-29
《单程去火星?去不成!》一文发表后,很多读者跟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位署名"WADE"的读者说:"我会去的。纵观历史,愿冒生命危险去探索地平线那边世界的,不乏其人。我们是富有探索精神的种族,去往火星是人类应当迈出的下一步。  相似文献   

13.
王景泉 《中国航天》2005,(12):33-35
2004年1月布什政府发布空间探索新设想,提出了空间站发展新的时间表,明确了载人登月球、登火星和开发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新目标。欧空局、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纷纷提出了行星探测新计划。世界上出现了将载人航天嫁接于行星探索和太阳系开发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一、主要航天  相似文献   

14.
火箭一直是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中的“火车头”,所有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器都离不开“火车头”的带动。  相似文献   

15.
范嵬娜 《卫星应用》2007,15(2):61-65
2006年12月4~6日,NASA在休斯顿召开了第二届空间探索大会,公布了全球探索战略和建议的美国月球体系,这是实现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新设想的两个关键性工具。  相似文献   

16.
池浩 《航天员》2010,(3):63-69
火星在过去或现在是否和地球一样存在生命?是否有文明?是否有水?自古以来。披着红色外衣的火星一直是人类为之着谜的对象。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地外空间的探索之梦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胡杨 《航天》2013,(11):1-1
航天,固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探索事业,但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同样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梦想。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航天事业的诞生,也不会有今天人类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航天人又是追梦人。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活跃着一些老航天人的身影。虽然不再有年轻的面孔,但是因为毕生从事航天事业,因为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为有执著的梦想,他们的心永远年轻,他们的身上永远充满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在被誉为“宇航界奥林匹克”的这次大会上,国际宇航联将首届“世界航天奖”授予“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77岁高龄的爱德华·斯通博士。国际宇航联的颁奖词认为,爱德华·斯通参与研制的“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代表了人类星际探索的新高度,是新世纪里非常令人激动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2010年的结束,21世纪的初章也落下了最后一个音符。旧的一年的终点也意味着新的一年的起点。回望2010,航天探索喜忧交织。我们为"北斗七星"闪耀太空、"火星500"实验启航欢呼,也为"罗老号"屡遭挫折惋惜;我们为嫦娥二号喝彩,也为印度GSAT-5P通信卫星的命运慨叹。探索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失败也从来不是终点。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0,(6):7-8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10月19日报道,如果载人航天探索想要到达月球以远天体甚至火星,人类需要开发许多新技术。NASA阿姆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沃登在参加一次活动时概括了NASA正在开发的应用于未来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航天》2009,(3):10-10
在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天宫一号”空间试验站模型的出现掀起了晚会的高潮。这个庞然大物究竟对我国的太空探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