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实施载人火星飞行的基本科技前提及飞行中的重要因素入手,将火星飞行任务与轨道飞行任务加以对比,指出了“火星飞行过程中的生物医学保障”的薄弱环节。较全面地论述了火星任务中的医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和辐射防护问题,并对乘组的组成和建立适于火星任务的生保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载人航天信息》2010,(3):F0003-F0004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时间13:49,在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6人乘组进入“飞船”,随着舱门的关闭,“火星-500”模拟实验的帷幕正式拉开。这次实验将模拟火星飞行全过程,250天飞往火星,在火星表面停留30天,240天返回地球。在这近乎2年的封闭隔离期间,  相似文献   

3.
火星表面稀薄的大气环境为旋翼式无人机在火星低空飞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概述了火星无人机的研究背景、飞行环境与研制难点;整理了世界范围内各研究机构研制的旋翼式火星无人机的技术特点;梳理旋翼式火星无人机研究在气动特性理论、低气压飞行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总结旋翼式火星无人机的仿真研究与实验研究成果;对火星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宋锦苹 《航天员》2008,(3):10-13
2004年初,美国总统布什提出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火星飞行。登陆火星是一个漫长的征途,它意味着航天员乘组要离开地球至少2到3年的时间。我们知道,长期近地轨道飞行的航天员会发生骨矿盐密度下降,并可能因隔离、噪音、工作环境受限以及电离与非电离辐射而引起精神问题。当航天员进行  相似文献   

5.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姿态控制分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分系统的特点与组成、控制模式,设计了基于四元数的反馈控制律.采用的绕空间任意欧拉轴机动的控制方案可实现4π空间内的机动,且有较高的自主性,以确保探测器在轨运行的安全.地面模拟飞行试验验证了器上自主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火星飞行器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优选了桨叶翼型、平面形状和扭转角等结构参数,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气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了旋翼转速、旋翼间距和桨叶安装角等飞行参数,设计了原理样机"火星飞鸟-I"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火星大气环境模拟器和重力补偿与运动约束装置,开展了模拟火星环境下旋翼式飞行器地面飞行试验,验证了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的推进性能,展望了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郭亚光 《航天员》2010,(3):19-21
<正>备受世界瞩目的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火星500"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简称MARS500,火星500)的第三阶段——520天试验终于在各国专家与技术人员的精心筹划与准备后拉开了帷幕。包括3名俄罗斯志愿者、1名  相似文献   

8.
《航天》2011,(12):4-4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14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针对具有模型不确定性特点的火星无人机控制问题,本文基于保护映射理论提出一种飞行控制的鲁棒自适应调参数方法,通过建立控制系统未知参数与闭环系统极点间的约束关系,在飞行高度和速度变化的情况下,利用对系统极点的配置,保证火星无人机的稳定飞行要求。此外,设计过程中控制器结构固定,只需给定一个初始增益,即可实现系统的鲁棒自适应调参。仿真研究表明获取的增益能使控制作用满足火星无人机在高度和速度变化情况下的稳定飞行要求。  相似文献   

10.
火星进入器高超声速气动力/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进入阶段复杂且特殊的气动力/热环境,总结了国际火星探测进入任务的历史沿革、发展动向和关键气动问题,综述了火星进入器地面风洞试验、飞行任务和高超声速气动力/热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复杂气动问题建模和精细化模拟、风洞及相关试验研究、气动设计相关问题等,为我国未来火星进入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2009年3月31日,欧航局与俄罗斯生物问题研究所宣布“火星-500”计划的105昼夜模拟火星飞行试验正式启动。6名乘员将被封闭在生物医学研究所模拟舱内,模拟火星任务中的所有环节,如飞往火星、围绕火星轨道运行、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及返回地球。试验期间,乘员们只能彼此间进行人际交流,如果要和亲人和朋友进行语音交流,则必须通过一个模拟的飞控中心进行,飞控中心和模拟飞行器之间的交流会有20分钟的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0,(2):6-6
今年上半年.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1名科研人员将和来自欧洲的5人组成国际乘组.进行“火星-500”模拟舱520天的封闭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9月2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中心与媒体见面.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以下是三名航天员的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14.
杨孝文  徐菁 《航天》2010,(8):46-49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于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8):45-46
在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进行的“火星500”火星飞行模拟项目第一阶段模拟于7月14日结束。参与这次105天模拟的6人机组已走出模拟舱。这6名志愿者中有两  相似文献   

16.
<正>"火星500"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程模拟载人火星飞行与登陆的计划,也是一项多国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11月底,我国启动该项目的志愿者招募工作。2010年5月18日,该项目最终入  相似文献   

17.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1,(10):27-31
自人类登上月球之后,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将是火星。本文介绍了目前科学家研究出的三种载人火星飞行方案,及美国、苏联和欧空局的载人火星计划,最后提出了载人火星飞行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因素影响的地球-火星之间的星际往返轨迹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运动模型,采用静态参数+动态优化的组合算法,进行了全局一体化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往返飞行方案,包括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到火星的最优4-D飞行轨迹、从火星返回地球的最优4-D轨迹,分别离开地球与火星的时间、与星体的相对速度差等。最优飞行方案达到了在火星上探测时间足够长,往返飞行时间最短,所耗发动机燃料最少等目的。该研究结果对未来我国星际(如地球-各行星之间)最优往返飞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飞  吕俊明  程晓丽  耿云飞 《宇航学报》2015,36(10):1093-1100
针对火星稀薄大气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问题,先以海盗号火星进入器的飞行试验数据对发展的三维并行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仿真软件进行了算例校验,再以火星科学实验室外形为例,计算气体组分、密度、温度及速度等来流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偏差,定性定量给出火星高空稀薄环境下大气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气动力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海盗号飞行实验数据的对比校验了所建立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CO2大气环境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较大,利用空气稀薄环境中的计算及实验结果亦需进行CO2效应修正,这一点与连续流区的结论一致;来流密度及速度的不确定性对气动力、力矩特性均有影响,而来流温度影响的最大偏差小于0.5%;纵向压心对来流密度、温度及速度的扰动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航天控制》2021,39(4):3-12
根据火星着陆器在进入段的飞行状况,分析并总结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在间接法和直接法两方面概述飞行器轨迹优化方法,阐述当前飞行器轨迹优化研究现状以及火星着陆器进入段轨迹优化的应用情况;以标称轨迹制导法和预测校正制导法两方面分析火星着陆器进入段制导研究现状,并比较两种制导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火星着陆器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