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所以要坚持以农为本。到了太空也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在太空,航天员不仅要靠农作物吃饭,还要靠农作物呼吸。太空农场里的胡萝卜、甜菜、洋葱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食物,它们是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孤寂遥远的太空,航天员甚至要和它们共存亡。怎么样,不相信?俄罗斯的太空农场计划可以为您验证。  相似文献   

2.
孙海荣 《航天员》2011,(5):21-22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向茫茫太空,航天员将在太空拥有新家。天宫一号在太空运行两年,随时准备迎接航天员驾乘飞船入住。航天员要在其中工作、生活并开展科学实验,因此这个家“家具”众多,功能丰富。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事业光荣而艰巨,人类逐梦太空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航天员们执行简单的飞行操作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复杂的科学研究。作为太空使者的航天员不光要成为能够勇敢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英雄,还要成为能够进行太空科学试验的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正太空探索事业光荣而艰巨,人类逐梦太空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航天员们执行简单的飞行操作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复杂的科学研究。作为太空使者的航天员不光要成为能够勇敢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英雄,还要成为能够进行太空科学试验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6.
可乐星战     
航天飞机在进入太空飞行后不久,各种与航天或航天员相关的太空微重力研究便应运而生,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自然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保持航天员良好的工作状态,NASA在分析航天员对太空生活及食品的反馈后认为,如果能够像  相似文献   

7.
沈羡云 《航天员》2012,(3):72-73
什么是航天员的心理障碍呢?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长期处在与世隔绝的太空中,长期的精神紧张、密闭狭小的座舱、静寂无声的太空环境、规定好的交际方式、与地面有限的联系及失重所造成的不适感,使航天员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感到忧虑、厌倦、抑郁、思念亲人、人际之间关系紧张等,我们把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产生的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称之为航天员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伊丽莎 《航天员》2014,(5):54-55
众所周知,俄罗斯曾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只有捷列什科娃(1963)、萨维茨卡娅(1984)年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和上世纪90年代唯一进入太空的俄女性孔达科娃。今年9月。俄罗斯航天史上第四位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Elena Selova)作为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成员进入太空。这也是空间站建成以来进入的第一位俄女性航天员,另外,自去年纪念女性飞天50周年之后这也是世界载人航天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因此此举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9.
林楠  郭亚光 《航天员》2010,(1):20-24
2009年,美国、欧空局和中国进行了新一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其中都有女预备航天员。在枯燥单调的太空生活中,女性航天员一直大受欢迎,她们那异于男性的绚丽风彩,犹如太空中灵动的花朵,从一绽放便倍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动态     
《航天员》2014,(6):47-48
航天员刘旺作客中北大学 10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出席了中北大学第68期中北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人在太空》的讲座。讲座中。航天员刘旺以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太空环境、中国载人航天系统构成、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活动和人类航天的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7,(1)
2006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了国际空间站(ISS)第15长期考察团乘组及太空游客的媒体见面会。此次乘组的指令长为俄罗斯航天员费多·约齐克汉(Fyodor Yurchikhin),飞行工程师为俄罗斯航天员奥里郅·科托夫(Oleg Kotov)、美国航天员卡拉顿·安德森(Cla ton Anderson)和丹尼尔·塔尼(Daniely Tani)。其中,俄罗斯航天员科托夫还同时担任"联盟"号飞船的指令长。此外,随第15长期考察团上太空的还有一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12.
钱航 《航天员》2014,(4):62-64
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植物,目前已成为他们在密闭的空间站内,调节身心的有效方式。不过随着未来太空技术的发展,太空种植将成为太空中的一种潮流产业,而那时如果还让身兼科研重任的航天员米负责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太空温室     
沈羡云 《航天》2011,(2):42-45
对于未来的载人航天来说,在太空中种植植物将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不仅是因为在无法从地球上获得食物的时候,植物可以提供食物,而且植物还可以产生可供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同时,照料植物也是航天员在漫长无聊太空的旅程中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对于维持航天员良好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植物和人类将最终生活在一起,维持着航天员在太空和其他星球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鞋底:从构想到定型 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和我国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员被送往太空进行实验,于是,航天员在长期微重力环境下的机体健康和自由活动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太空减压病     
张静雪 《航天员》2010,(4):69-69
我们知道.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时.首先要在气闸舱内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其中一项是呼吸纯氧,以预防太空减压病的发生,那么.什么是太空减压病呢?  相似文献   

16.
水客 《航天员》2008,(5):42-44
太空出舱,航天员在出门之前一定要身穿舱外服,以适应那很不友好的太空环境。而航天员在轨组装与检查到穿上舱外服,却远不似人们打开衣箱取出衣服穿上那么简单。我们已经在电视中看见,神七飞行时轨道舱内,翟志刚与刘伯明进行舱外服在轨组装与检查的情景,它扎扎实实地花了两人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也耗费了他们不少的体力。但这还只是太空出舱前的一部分任务。事实上,要在太空中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就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确切地说,它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并且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因而要求航天员在上天之前勤学苦练,熟练掌握其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7.
如何更好地为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们诊断疾病?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航天员们在太空的健康及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各国航天专家们的足够重视,远程医疗诊断技术也早已纳入议程(本刊2010第二期刊登过借助远程技术用超声波为身处太空的航天员诊断疾病的科普文章《太空超声波技术》——编者注)。现在。数字虚拟人技术将在远程医疗诊断这一领域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8.
林小 《航天员》2010,(2):59-63
我们常能通过电视画面或照片欣赏到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情景,虽然太空那个庞大的"家"并不是他们建造的,但他们对"家"是那么熟悉,连执行起任务来都得心应手。于是,让人不免好奇,航天员是如何准确地掌握太空中航天器的内部结构和操作程序的?本期您会看到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9号大楼里的一些航天器模拟设备,一些航天员的实体训练模型。  相似文献   

19.
吴国兴 《航天》2010,(9):22-25
现在到太空去旅行,不一定要当航天员,也不一定要乘航天飞机或载人飞船,只要到游乐园去乘坐一种称为“太空迷航”的游乐设施就可以了。不过深圳游乐园“太空迷航”最近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游乐园里玩“航天”,虽然够刺激,但少安全、风险大。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3,(1):48-51
2011年,四次搭乘航天飞机远征太空的资深航天员马克·凯利离开NASA,结束了传奇的航天员生涯,而他的双胞胎兄弟则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准备迎接长达一年的太空生活考验。马克访华之际,《航天员》杂志进行了专访,翔实地披露了促使马克做出退役决策的原因,退役后的生活,以及未来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