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精神生态研究在生态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拓展了生态批评的空间和视角.由海明威中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部具有丰富生态意蕴的影片.主人公哈利的精神成长正是他与自然、社会和自我逐渐走向和谐的心路,他的精神生态构建了电影的叙事美学,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张力.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精神生...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07,(10):22-23
李强简历 李强生于1962年.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副系主任。在美国、新西兰、台湾等地先后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罗一平 《西南航空》2012,(12):104-106,108
初次近距离欣赏傅文俊先生的作品已是去年的事情,作为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的参展艺术家,其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在翻阅傅文俊先生摄影图集时,更是不免感动于他对观念摄影的执著投入。从最早为大众所知晓的《退场》系列开始,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创作了《他心通》、《十二生肖》、《万国园记》、《幻化》等大型系列作品。其作多以纪实摄影的手法结合后期制作来表达有关历史、宗教的文化观念,并用高水准的大画幅视觉表达予以呈现。纵观每一系列作品其并未囿于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在创作方法、技术运用与媒介选择上皆有改变,尤其在媒介与科技的结合上更是做了多方面的艺术实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其中最富实验性的创作当属《图腾》。  相似文献   

4.
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一直关注着战争背景下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关注在故国艰难求生的人们.与作者的其他几部小说不同,《群山回唱》在延续战争书写的同时实现了从宏观历史到微观历史的转变:更注重破碎的历史,关注个人生活场域.这与小说的复调艺术紧密相关,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每个人也是别人的一部分.从小说的嵌套结构、自我与...  相似文献   

5.
黄丽娜 《西南航空》2009,132(2):50-54
陈曼,80后女生,北京人,中央美院首届摄影系毕业生,商业摄影师,市面上流行杂志大都有她的作品,国内外巨星名模是她镜前的常客,顶级造型师李东田与她合作多年,专业画廊把她的作品带到欧洲展览,她个人的精灵古怪照作为中国青年样本上了欧美杂志的封面,她的获奖名单证明她征服了东西方的审美眼光。  相似文献   

6.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针对我国公民的道德义务和行为准则,提出了“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社会的道德风尚,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点标志。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方面、一种明显表现。同时,它又受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制约,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国图书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梅芙·宾奇的《塔拉路》是一部畅销世界的女性成熟小说。区别于传统成熟小说侧重于描述中老年女性悲凉、孤独、令人同情的生活状态,此作品讲述了中年女性面对生活危机时重构自我认同的励志故事。既让读者了解女性在步入中年这一生理和心理都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所面对的家庭、社会问题,同时也传达了中年女性勇敢地重新认识自我,重塑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本文从中年女性迷失和自我放弃,精神和信仰的重生,对传统的反叛,生态女性主义四个方面,解析了《塔拉路》中中年女性形象的成熟蜕变。  相似文献   

8.
萧缤,又名萧二,1966年12月生,四川省资中县人,早年师从陈武英、尧文藻先生习画学文,1996年拜秦天柱先生为师,并就读于四川省诗书画院研修班。作品强调笔墨精神,追求生命气象,作品被国内外一些机构、个人收藏。现为职业画家。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摄影家罗红荣耀地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邀请,在其总部所在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了“地球,我们的家园”个人摄影展。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一次邀请一位中国摄影家在其年度活动上举办个人展览。谈到特邀的原因,联合国相关官员说,他们从罗红的作品中看到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为之深深震撼,同时,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摄影家的个人才华,也显示了中国艺术家正在以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南航空》2011,(2):34-34
著名军旅书画家谭晓明作品艺术邮票在美国发行的新闻发布会于2011年1月15日在成都举行。据悉,美国国家邮政局为中国书画家出版全套邮票集这还是第一次。之前,只有已故山水画大师白庚延在美国发行过一枚个人形象邮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情境的社会网络理论,处于社会网络中心的个人可获取资源的使用权和支配权,进而拥有提高个人绩效的工作机会、技能经验和情感因素。研究从社会网络类型和结构特性切入,探讨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个体层次(中心性)和小团体层次(凝聚子群分派系数)对个人绩效的影响方向和程度。通过方便抽样,实地调查15个企业部门中的426个研究样本,综合应用多元数据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1)社会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分派系数对任务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的资源属性有效提升员工任务绩效;(2)社会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分派系数对人际促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的情感属性让部门人际关系更加稳定、和谐;(3)社会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分派系数对工作奉献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处于工作和人际关系高压态势的员工,将主动减少工作奉献。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个人社会网络的资源属性和情感属性,克服社会网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盖茨比对理想爱情的悲剧性追求。他不顾严酷的社会现实,沉溺于个人幻想,以为有了金钱就可以买到一切,使他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走向了灭亡。盖茨比的悲剧揭示了美国“爵士乐时代”在一片歌舞升平的表象背后尖锐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精神危机,说明了“美国梦”的破灭,为解读美国的社会价值和化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上,日本人像摄影大师藤井秀树(HidekiFujii)曾拿着一幅个人作品的印刷品送给笔者。时隔一年之后.藤井秀树在北京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场个人摄影展。近几年来,70岁高龄的藤井秀树不断有新作问世,也不断出现在中国的些人像摄影活动中.他的新老作品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与兴盛,发展与曲折,成熟与繁荣,铸就了一批具有权威性和超越时空的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也成为一种经典性的存在。所谓的经典,意味着这类作品或著作在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拥有经久不衰的文学价值,闪烁出典范与权威的光芒,也最终成为了文学领域中的精英和精华。在对古代文学经典形成定论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也面临着经典化的问题。文章基于对文学经典的理解,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以现代文学中的典型作家作品为例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5.
佳作欣赏     
《西南航空》2007,117(10)
李强生于1962年,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副系主任。在美国、新西兰、台湾等地先后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  相似文献   

16.
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其对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的影响。灵活多变的成就体验可以强化编辑人员的期望、信心和自我评价;编辑任务的挑战性、领导对编辑人员的激励性评价、同事之间的交流、管理策略的科学以及组织气候的开放可以优化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环境。只有对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卓有成效的处理,以之为基础的编辑人员继续教育才会顺利进行,而编辑技能的增强才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曾顺达 《西南航空》2013,(9):112-115
德建先生与我相交多年,近日看到他的一批荷花系列作品,就有一种以拙笔写写的冲动。生活中的德建外表沉静不事张扬,艺术上却是一个特别不安分的思想者,不走前人旁人的俗套。这么多年,每当他在常年爬满青藤的画室闭门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新的艺术主张、表现形式的作品横空出世,搞一场艺术上的"自我革  相似文献   

18.
刘若英,绰号"奶茶"。1970年6月1日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成长于军人世家。身为张艾嘉、陈升的首席女弟子,个人备受瞩目。1995年首发专辑,以一曲《为爱痴狂》唱红大街小巷,在推出《很爱很爱你》、《年华》等热销音乐专辑的同时,以她细腻自然的演技横扫许多国际影展,如《少女小渔》、《夜奔》、《候鸟》等作品使她扬名影坛。个人全新国语专辑《亲爱的路人》于2013年明10日正式发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自我实践管理需要以学校社团和学校教育为基础阵地,结合社会性教育、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组织实施,它对激发大学生内驱主动成长具有切实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通过此模式的建立和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非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