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夏石 《航空学报》1987,8(4):147-156
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层钣的特点发展一种新的层钣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等参体元、超参壳元、体-壳过渡元及元外节点元的刚度矩阵。这些元素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正交异性材料、蜂窝夹层和/或复合材料层钣的有限元分析,可以逼真地描述形状复杂的结构;还可以用来解决当前复合材料层钣研究的重大课题——层间应力计算问题。从工程应用出发,探讨了上述各种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利用增量变刚度法提出一种解决复合材料这一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方法。文中给出了一些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具有元外节点的相容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寿梅 《航空学报》1980,1(2):36-44
使用有限元素法做应力分析时,经常需要在不同的部位采用疏密程度不同的网格。在应用所谓“选择加密网格”进行最佳网格分析时尤其如此。这时,在粗细网格区域的分界处出现了位移不协调。本文建议一种利用元外节点的内插方案,从而得到完全相容的元素。文中叙述了这类元素形状函数的构造方法,适用性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综合分析锻件后引入特征技术并归纳锻件的形状及变形特点 ,提出了锻件特征概念并给出锻件形状特征的一般定义和构成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表示特征 ,提出了锻件特征类的概念模式和具体的参数化数据模型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复杂多变的约束条件和载荷状况两个关键性因素的表达 ,提出特征类的关联思想。在基于特征的锻件分类基础上 ,把锻件变形归纳为“挤”或“压”两种特征元 ,提出了采用基于特征的有限元法 ,并综合自适应FEM、并行FEM、智能型FEM共同求解大型复杂锻件的变形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晓谷  刘强 《航空学报》1992,13(11):586-593
本文采用复数坐标来表示旋翼及机体的运动,提出了多自由度耦合系统动稳定性问题的各自由度间相互激励作用的分析方法。以此分析了直升机旋翼与机体耦合的“地面共振”稳定性问题,对动不稳定性的机理作出了清晰的物理解释,揭示了主要的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长春 《航空学报》1982,3(1):28-36
本文从Reissner变分原理出发,构造一计入剪切效应的9自由度板弯曲杂交元。通过离散型Kirchhoff约束的实施,把厚板公式直接推广于薄板计算而不出现解的“闭锁”现象。文中提出的能量调整原理有效地解决了厚板元素中的弯、剪匹配问题,从而实现了厚薄板分析的统一性。文章最后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周天孝  刘天时 《航空学报》1989,10(3):104-112
 本文用混合刚度有限元方法构造了解薄板弯曲问题的6自由度三角形和8自由度四边形混合刚度板元。数值算例表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法FEM分析变得日益复杂,同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大小和细节设计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数百万个单元和数百万的自由度组成的有限元网格的模型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然而模型的尺寸也在  相似文献   

8.
蜂窝夹芯旋转壳的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军  薛明德 《航空学报》2006,27(1):50-54
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旋转壳是航天器中的重要部件,且常常与其它部件互相联结,联结区局部高应力往往诱发复杂的局部屈曲模态,为此发展了一套有限元求解方案。针对蜂窝夹芯层合壳体构造了一种基于相对自由度技术的32节点三层壳元,这种单元避免了传统壳元的转动自由度,易与三维实体单元连接,使变厚度、带有补强的复合材料层合壳体等复杂结构得以正确建模。同时运用旋转周期结构有限元技术对大规模的空间蜂窝夹芯层合结构成功实施了屈曲分析。数值算例表明了计算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尾流声基阵测量装置位移系统”是一航计测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委托研制的水声计量专用系统。“尾流声基阵测量装置位移系统”具有高自动化、高精度等特点,能够实现十个自由度的位移或旋转运动,其中有七个自由度实现了全自动化位置反馈控制及实时坐标显示,控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四元数在刚体姿态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对称重陀螺为例,探讨了四元数在刚体姿态仿真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姿态用四元数描述具有解算速度快、不会出现奇异的优点,但四元数方程中隐含的约束是微分形式,导致其对仿真时间步长有严格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用四元数实现姿态描描述惟一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标准”四元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位置姿态(以下简称位姿)检测是研究六自由度定位平台的技术难点之一,为了快速准确测量六自由度并联微定位平台的位姿,验证平台的定位精度,基于多片二维PSD光电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六自由度光学位姿检测系统。依据几何光学理论,建立了六自由度位姿解算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解算六自由度定位平台位姿。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型在考虑存在测量误差时的理论计算误差,结果表明,基于二维PSD位置传感器的六自由度光学位姿检测系统在解算六自由度定位平台位姿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用于飞行器极性测试的六自由度并联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六自由度并联台技术背景及其在飞行器极性测试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给出了六自由度并联台总体设计方案,对平台关键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系统地阐述了六自由度并联台在飞行器极性测试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情况 (一)综合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技术装备跨越发展,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矧故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8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其中铁路2.4万亿元、公路4万亿元、水运05万亿元、民吭025万亿元。“十二五”前两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根据间断有限元法的数据结构特点,基于METIS网格分区技术,设计并行计算策略,在非结构网格上实现了并行高阶间断有限元法。控制方程的数值通量项使用Local Lax-Friedrichs(LLF)格式计算。设计了并行的牛顿-块高斯赛德尔法(Newton-Block GS)来加速收敛,提高迭代效率。并行性能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并行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有效地节省计算时间,合理分配内存。这使得采用高阶间断有限元法计算更为复杂的问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韩博  许允斗  姚建涛  郑东  张硕  赵永生 《航空学报》2019,40(4):422536-422536
提出了一种空间对称型7R机构,可利用此机构组合构造空间可展开机构。通过旋量拓扑图分析了其整体自由度,得到了其运动副轴线方位变化时整体机构自由度数目的变化情况;基于反螺旋理论分析了运动副轴线方位不同的情况下运动输出构件的自由度数目和性质,并针对其瞬时性做了判别,发现其在不同运动副轴线方位布置情况下会出现局部自由度与瞬时自由度;分析了机构在不同驱动情况下的奇异特性,得到了机构在不同的驱动下处于奇异位形时的几何条件;最后选定自由度为1时的空间对称型7R机构组合构造了一类单自由度多棱锥型空间可展开机构,通过设置其运动副轴线方位,可以使其具有较大收拢率,同时当机构完全展开时,奇异特性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通过多个棱锥型空间可展开机构的组合,可以构造出新型大尺度空间可展开机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庆兵  俞守勤 《航空学报》1991,12(3):193-197
1.引言 全速位Galerkin有限元法是跨音速有限元法中重要方法之一。处理超临界流时,为了自动捕捉到激波,通常采用上风技术,但因此导致了质量守恒条件得不到完全满足。文献[1]从Bateman变分原理出发,应用加罚函数方法,找出了强制满足质量守恒条件在Galerkin有限元方程中所应加入的附加项。本文将文献[1]的方法应用到超临界跨音速绕机翼流动,克服了一般Galerkin有限元法中由于采用上风技术而出现的激波不够陡和位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国内战斗机型号研制对大迎角过失速机动过程中非定常气动力问题研究的需求,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在FL-8风洞开发了一套基于电液伺服马达和电机耦合驱动的双自由度大幅振荡试验技术。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试验原理,给出了FL-8风洞动态标准模型双自由度大幅振荡试验的典型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运行性能稳定,试验数据可靠,重复性精度较高,可以有效应用于飞行器双自由度耦合运动气动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设计过程中,机械设计人员很难直观、准确地确定各个机械零部件的极限运动范围以防止发生机械干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用VRML - Java技术,基于运动学反解以及机械实体的静态、动态装配约束关系,建立六自由度电动运动平台的可视化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其运动状态(包括极限位姿)进行可视化仿真,通过...  相似文献   

19.
航行体在波浪条件下高速入水的运动响应和载荷特性是其研发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对该问题进行精准预测,采用无网格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周期性波浪边界技术,利用四元数法计算物体六自由度运动,建立了波浪条件下入水模拟的数值水池。通过对静水中方块体垂直落水和航行体倾斜入水运动轨迹和冲击载荷的模拟,对比于实验参考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随后,在SPH数值波浪水池中对航行体在不同波浪相位角下的高速入水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航行体弹道稳定性受到波浪相位角影响显著,0°相位角入水时弹道最为稳定。该新型SPH数值水池能够实现航行体波浪中入水过程的精确预报。  相似文献   

20.
颗粒级配优化研究——滚动级配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扬华 《推进技术》1993,14(4):60-67,54
提出了一个颗粒级配优化新理论——滚动级配法。揭示了宽广级配范围内,在相同配方系和相等颗粒比表面条件下粘度最低的级配规律。用这一理论指导配方设计时,不仅药浆工艺性能最好而且有较宽的配方“自由度”以满足弹道和力学性能的要求。本研究全部实验结果表明:凡是符合滚动级配法的推进剂配方,其药浆粘度最低;反之,粘度就大。认为“最紧密排列理论”是滚动级配法的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