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卫星型号研制特点,对卫星型号AIT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针对卫星型号在AIT过程中的关键项目和不可逆过程,提出了卫星AIT过程关键环节产品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状态检查确认的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为解决航天器AIT过程中数据集成度低、数据应用不佳等问题,从数据模型构建、数据集成等方向出发,分析了AIT过程数据在产品结构、时间周期、阶段型号3个维度的演变过程,构建了多维数据模型,并开发基于产品结构的多维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产品结构为核心,对AIT过程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定义不同系统间、不同维度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AIT过程全数据的结构化整合,在此基础上生成了AIT过程数据包。  相似文献   

3.
刘鹤  赵阳  张淳  刘晓敏 《航天器工程》2019,28(3):99-106
针对组批卫星总装、集成、测试(AIT)需求,提出应用测试岛的流水线测试模式。界定各测试岛的任务内容、准入条件、场地及配套设备管理方法,设计测试岛流水线生产流程,描述卫星排产策略中的科学问题。构建组批卫星混合流水线车间调度问题(HFSP)模型,提出采用多层编码遗传算法解决流水线装配测试问题。以"北斗"组批卫星AIT期间生产数据为例,将传统AIT排产策略与应用测试岛流水线排产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8颗卫星完成AIT阶段全部测试,采用测试岛流水线测试模式得到的最优排产结果,相比传统测试流程排产时间缩减了13.7%,从而验证了应用测试岛流水线测试模式及多层编码遗传算法,可实现组批卫星AIT平台下智能排产策略设计,优化生产资源调度模型。  相似文献   

4.
国外航天AIT厂房天车污染物防护技术措施跟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航天AIT厂房的天车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械摩擦产生的金属粉末和润滑油滴落等污染物,可能对AIT厂房和航天器造成污染。文章通过对国外航天AIT厂房天车污染物防护技术措施的跟踪研究和分析,为解决国内航天AIT厂房天车污染物防护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风险及风险管理概念,针对航天器总装实施特点,建立了航天器型号AIT研制项目风险结构模型,应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达到风险量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型号批生产的目的、质量要求、管理模式与研制有很大差异,批生产质量管理的特点和难点也不同于研制。批生产和研制之间虽然有很大的继承性,但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而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合多年战术型号固体推进剂装药在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许多研制过程中没有遇到或忽视的问题,从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观念、性能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总结、创新,探索出适应于批生产的质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型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的分类.针对具体产品的信息细化,信息细化结果的确认,以及在产品的设计、试验、测试、生产等过程中对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的采集及过程确认,充分利用型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把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的过程确认与产品验收相结合。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两个方面确保产品质量,在型号实际应用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为型号产品质量保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器AIT中心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更好地控制载人航天器中的微生物水平,指导未来航天器研制中微生物控制设计,文章采用撞击法对3个载人航天器AIT中心的空气菌落数量和菌种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厂房菌落数比较结果显示:北京AIT中心的细菌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AIT (P<0.05),天津AIT中心的真菌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AIT (P<0.05),酒泉AIT中心的总菌数在3个地区中最少(P<0.05)。厂房菌种类别比较结果显示:北京AIT中心的优势细菌为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优势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天津AIT中心的优势细菌为芽胞杆菌属,优势真菌为曲霉属和青霉属等;酒泉AIT中心的优势细菌为芽胞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等,优势真菌为曲霉属和球毛壳霉等。本研究表明:各AIT中心的空气微生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不仅与不同AIT中心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和厂房设计有关,还受到人员管理因素的影响。文章最后为我国空间站AIT中心的微生物控制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AIT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介绍了航天器AIT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航天器AIT数据平台基于以往数据库进行了改造和集成,提供了交互式航天器AIT数据信息系统。文中给出了航天器AIT数据平台的多专业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平台设计及创新点,并结合实际工作讲述了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卫星AIT过程静电的产生与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AIT过程静电防护的工艺措施和不足,对现行机械损伤风险防护手段带来的静电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IT过程静电防护的建议,为卫星AIT过程的静电防护与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信息系统作为目标飞行器的重要功能系统,主要完成目标飞行器内部信息管理以及与地面和载人飞船的通信管理,确保目标飞行器的健康和稳定运行,支持目标飞行器各项任务的完成。文章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策略进行了概述,包括信息管理需求、设计原则、系统组成、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策略经过首次无人和有人交会对接任务验证,满足任务要求,为后续空间站信息系统详细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志 《航天器工程》2011,20(6):11-15
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实施,使中国突破和基本掌握了航天器交会对接及其组合体的控制与管理技术,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空间实验室及后期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对国内外交会对接技术进行了对比,对所取得的技术成就进行了综述,指出任务成功具有提升国家威望、产生广泛社会效益、带动基础学科发展、推动航...  相似文献   

13.
交会对接组合体热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合体热管理是实现目标飞行器和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组合体载人热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以舱段间通风为技术途径的交会对接组合体热管理方案。在组合体热特性分析和热平衡试验基础上,获得了组合体热管理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组合体密封舱空气温度在19~26℃范围内可调,验证了交会对接组合体热管理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对空间...  相似文献   

14.
国外空间反射镜材料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反射镜材料的选取与反射镜镜坯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光学遥感卫星的戍像能力。提高空间相机分辨率的直接途径是增大光学系统的口径,因此大口径空间反射镜的材料技术和镜坯加工技术受到了高度关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关技术都是研究热点。文章重点研究了常用空间反射镜材料的特性,这些材料包括美国康宁公司的超低膨胀玻璃、德国肖特集团的微晶玻璃、碳化硅和碳化硅复合材料,并对熔接法、浇铸法、烧结法等常用的大口径反射镜镜坯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调研了各类材料的实际在轨应用情况。最后根据上述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反射镜结构强度等特征,分析总结了这些材料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日本JAXA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是负责日本航空航天开发的独立行政实体,主要承担日本航天器研究、开发、发射和运行等业务。JAXA拥有日本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和环境验证手段,集中了大量高水平的力学环境、真空热环境和特殊环境的试验测试设备,能够承担航天器系统级总装、专业测试和环境试验,也具备航天器原材料、元器件等的环境试验与评价能力。JAXA具有国际一流的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对日本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我国航天发展战略以及对标国际一流航天先进技术的要求,文章跟踪研究了JAXA的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的建设、基地布局、管理模式和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三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民用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是中国卫星测绘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在轨几何定标是测绘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利用武汉大学在河南嵩山地区建设的几何定标场等基础设施实现了"资源三号"卫星的在轨几何定标,并对定标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几何定标场几何定标后,"资源三号"卫星可以获得很好的无地面控制精度以及少量控制下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1︰50 000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深空探测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对空间低温制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欧空局用于深空探测的深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超流氦制冷技术、多级机械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绝热去磁制冷技术和氦稀释制冷技术,并介绍了在天文卫星和空间望远镜上的应用;综述了中国空间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开展深低温制冷技术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减灾卫星国际服务模式探索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运行管理、减灾应用、用户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一年来,在成功应对国内数十场新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积极开展国内应用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国际服务模式,拓展为国外救灾工作提供灾害监测产品服务,并先后成功应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加拿大火灾、中缅边境火灾、海地特大地震等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展示了我国空间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良好应用,树立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需要大量具有较强的业务英语交际能力并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严重缺乏具有业务英语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而过于重视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的大学英语教学,只能培养出少数能满足企业这些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我国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作者主要从专门用途英语的两个核心特点(目标需求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的角度对H工科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做了一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网络营销(Electronic Marketing)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完成企业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活动。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网络营销的迅速崛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当代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尽快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项目管理和决策,在项目的有限生命周期内尽其所能地发挥管理的功效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开发和研究基于网络营销的项目管理是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