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又一颗苏联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宇宙-1402发生故障再入大气层,引起全世界惶惶不安。宇宙-954是苏联第一颗坠落的核动力卫星,其反应堆的放射性碎片散落在加拿大北部的国土上。卫星中的核燃料U-235本身并不十分危险,但其副产品锶、铯和铈却是潜在的致命物质。由于当时在加拿大没有造成任何重大伤亡,所以从此后,联合国就允许在空间使用采取了适当措施的核反应堆。这就无形中为空间大国使用空间核反应堆开了绿灯。  相似文献   

2.
航天简讯     
苏联除发射三颗新导航卫星外,还发射了二颗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以监视美国海军舰队的情况。这两颗星为宇宙1402和宇宙1412。前者是8月30日被置入279×254公里的轨道上,倾角为65°,后者是10月1日被发射到类似的轨道上。宇宙1412是在格林威治时间23:58正当宇宙1402飞经提尤腊塔姆发射场上空时发射的,这样两颗星间的时间间隔为26分钟,而且宇宙1412比宇宙1402偏西6°,这种安排不仅可以使二颗星互相配合,跟踪地球表面的船只,而且还可以为苏联提供立体图象的能力,以识别出特殊的舰艇来。除了宇宙1412和三颗新的导航卫星外,苏联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还发射了6颗卫星,它们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苏联专门用来监视全球水面舰只和核潜艇行踪的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宇宙1402号的残片,会不会坠落到本国的国土上?是否将造成放射性沾染,并危害人体和环境的安全?这种担心像一个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从1967年12月27日苏联发射第一颗试验型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算起,及至这次1982年8月30日发射的宇宙1402号,已经是第24颗了,它与同年10月2日发射的宇宙1412号组成了在同一轨道面上飞行成对工作的双基站雷达卫星。该雷达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安装在  相似文献   

4.
观察家断言,苏联今年6月29日发射的宇宙-1579是一颗核动力雷达海洋监视卫星。这类卫星自从宇宙-1402(1982年8月30日发射)坠毁以后,已停止发射达一年半之久。苏联首次发射这类卫星是在1967年(宇宙-198),它们可以在280×260公里的轨道高度上飞行数月,直到核动力雷达电子设备失去作用时,再将核动力装置与卫星整体分  相似文献   

5.
1月23日,苏联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宇宙-1402,由于星上控制系统失灵,在完成预定任务后未能升入高轨道而坠落于印度洋中。 2月15日,美国陆地卫星-4专题制图仪X波段发射机失灵,停止向地面发送数据。 4月4日至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飞行(即航天飞机第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系统在1月14日至2月7日为期二十五天内,连续组织了对苏联卫星“宇宙1402”后两个碎片的观测、测轨和预报。实践证明,我们取得的目视、照相资料,测定的轨道根数,发出的光学预报和雷达预报,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我国卫星观测网较好地预报这两个目标的陨落时间和地点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今年一月五日,正值苏联炫耀其航天员又一次打破空间飞行世界纪录之时,英国的凯特林男子中学卫星业余跟踪小组负责人、天文学家杰弗里·佩里,以及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先后发布了苏联宇宙-1402号卫星因失控即将陨落的消息。电波传开,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许多国家一面通过外交渠道要求苏联提供有关卫星的详细情报,一面采取应  相似文献   

8.
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直到1978年初才被人们所知,当时宇宙-954发生故障,在加拿大上空再入大气层,碎片坠落到地面造成污染,引起公愤。在佩里的文章中透露出这些卫星,这里概括叙述如下: 苏联的第一颗海洋监视卫星是宇宙-198,于1967年底发射,初始轨道是249/270公里,倾角65°。卫星在此轨道上运行两天后,分裂为三部分,其中两部分仍留在轨道上衰变。第三部分被机动到同样的倾角、894/952公里的高轨道上。该系列的第二颗于三月份发射,  相似文献   

9.
浩翰宇宙中,又多了一颗中国星——“钱学森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在寻找卫星通过的干扰源时,意外地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学家早就预言的大爆炸的余烬,从而为大爆炸论确立了它在宇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后,物理学家古斯又以暴胀论完善了宇宙创生的整个理论。暴胀论说,蕴藏在空间的反引力,在宇宙年龄为万亿万亿分之一秒时,促使宇宙发生迅猛地膨胀,这样,把很少量的一点物质变成了整个宇宙的能量和物质。也许有人要问,真空空间的一小点物质从何而来?按量子论的测不准原理,诸如粒子的位置—动量、能量—时间,是无法精确测定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基本法则。它使得…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日本几大电子设备生产厂家新产品的研制,加强其国际竞争能力,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组织东芝等几大公司联合研制了日本目前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工程试验卫星ETS—6。该卫星在8月28日由H—2火箭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1个月后由于推力不够,卫星进入38700×7800的大椭圆轨道。卫星发射后命名为“菊6”号。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5日下午,从鹿儿岛县内之浦町的宇宙科学研究所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了“ASTRO—C”X线观测卫星,卫星将用于探测至今未弄明白的黑洞秘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科学技术厅的航空宇宙研究所、日产汽车、日本油脂公司正在使高性能的远地点发动机国产化。准备装载在今年夏天发射的技术试验卫星-V(ET-S-V)上,在太空进行性能验证试验。正式使用则安排在1990年发射的广播卫星—3(BS-3)上。  相似文献   

14.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将发射"卫讯"在研的3颗"卫讯"3卫星中的一颗。该公司尚未决定将由"宇宙神"5发射其中哪颗卫星,但称发射将在2020—2022年间进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将采用"宇宙神"5能力最强型号551型(配备5米整流罩和5台捆绑助推器)来发射这颗重量很大的"卫讯"3  相似文献   

15.
6月24日,苏联发射了联盟T-6载人飞船,次日该飞船与礼炮-7—联盟T-5的轨道复合体对接。整个大轨道复合体科学仪器工作正常,宇航员自我感觉良好。根据法苏空间合作协议规定,一名法国宇航员也乘联盟T-6进入礼炮-7号轨道站。并在此站上进行科学和技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宇宙医学、宇宙生物学、天文学及宇宙冶金学等4个学科,共计10项,这些试验是: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9日,日本发射了小行星探测器缪斯-C(MUSES—C)。它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用M-5火箭发射的第3个探测器。此前,日本在1990年发射了月球探测器MUSES—A,在1999年发射了电波天文卫星MUSES—B。  相似文献   

17.
5月4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531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第二颗“先进极高频”(AEHF)军事通信卫星,即AEHF-2。  相似文献   

18.
我们探知的宇宙是一个巨大而古老的大杂烩,其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粒子,不同波长的光波和其他奇异的物质。但是宇宙学家们认为它并不是一直就是这样。大约140亿年前,当宇宙刚刚诞生几微秒的时刻,宇宙是由叫做“夸克—质子构成块”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温度极高的一锅“过热汤”,其均匀程度之高使现代法国厨师也自愧不如。卓越的宇宙学家迈克·特纳花了大半辈子的精力致力于宇宙演化问题的研究,想弄清宇宙是如何从原始的“夸克汤”演变成现在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的。所谓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是指观测到的星系分布在巨大气泡的表面,而气泡里面…  相似文献   

19.
日本海洋观测卫星“MOS—1”已于1987年2月19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顺利地进入极轨道。此卫星被命为“桃花一号”。2月23日,宇宙开发事业团地球观测中心,首次接收到了该星发回的良好的图像资料,25日公开发表了利用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观测的长崎县大村湾地区图像,东西长40公里,南北长36公里,图像上能分辨出长崎机  相似文献   

20.
天兵 《太空探索》1996,(4):18-21
今年4月3日,第三代第一颗“国际移动卫星—3”(原名“国际海事卫星—3”)由美国“宇宙神”火箭发射成功,它将开辟移动体通信的新天地。 移动体卫星通信的诞生 在没有移动体通信卫星之前,在舰船、飞机和车辆等移动体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