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做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实现。在众多的高新科技中,遥感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以其特具的优势,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遥感卫星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获取快和可重复覆盖、连续观测的特点。获取的数据为数字化,可实时或准实时传输到地面接收站,通过数据分发网络进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卫星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配合,构成数字地球的基础数据库。目前,遥感卫星已发展成为拥有气象、资源、雷达和海洋卫星等系列的卫星观测系统,分辨率由1000m、100m、20m、10…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资源 - 1卫星自发射以来 ,运行良好 ,至 2 0 0 0年 9月底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作为资源 - 1卫星的运行管理和资料发放单位已经通过 3个地面接收站接收到了 39894景 CCD数据图像、 46 194景红外扫描仪数据图像和 36 43景广角成像仪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已经先后为农业、林业、地质、能源、水利、测绘、海洋、石油和环保等行业的 5 0多个单位分发和协议订购了 75 0 0多景卫星数据 ,满足了用户的迫切需求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 完成了资源 - 1卫星数据评价 ,启动了示范应用工作2 0 0 0年年初 ,国防科工委组织了对资源 - 1卫…  相似文献   

3.
2000年3月2日,我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正式交付使用,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运行表明,它所取得的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与90年代国外同类卫星水平相当,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邻国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弥补了以前北京地面站接收不到我国西部地区和南部海区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的缺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目前,陆地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2007年9月19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CBERS-02B)由长征-4B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2日,卫星向地面传回了高分辨率数据.10月29日,国防科工委与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国土资源部成为该卫星的主用户.CBERS-02B卫星的成功运行,将开辟我国高分分辨率卫星应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杨蕾 《太空探索》2012,(3):12-13
在浩瀚的地球外层空间,一颗由中国制造的测绘卫星正用它的"眼睛"24小时全天候"注视"着地球,执行着测绘和资源调查的任务。这个不倦的"守望者"就是资源三号卫星,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  相似文献   

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巴西为辅研制的中国第 1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它于 1999年 10月 14日顺利升空 ,第 2天 ,中国地面站就接收到该星传回的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2月底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年多 ,中国 3个地面站和应用中心获取了该资源卫星 9万多景遥感数据 ,经处理后得到了中国许多地区的各级遥感产品 ,供有关应用部门分析使用。它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特别是首次直接获取了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遥感图像资料 ,为开发西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7.
周武 《太空探索》2004,(7):22-24
“我们的图像能分出贵阳周围哪儿是茶园,哪儿是针叶林,哪儿是灌木林……”这是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专家王志民告诉记者的。经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贵州省有关部门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又叫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在贵州省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数字贵州”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想可靠的空间数据支援。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9,(8):16-21
卫星大管家 6月底,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传来消息: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应用单位,该中心已向广大用户分发数据100余万景,其中3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600余遍;  相似文献   

9.
1月 ·1月9日,中国长征- 4B火箭发射了中国资源-3立体测绘卫星和卢森堡的VesseISat -2通信卫星.资源-3卫星质量约2650kg,设计寿命约5年.该卫星的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1月11日资源-3卫星传回第一批影像数据.首批影像数据包括2.1m分辨率正视全色影像、3.5m分辨率前后视全色影像、58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影像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共约210000km2.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21世纪以来,遥感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业务化的新阶段.我国从1996年开始开展了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在1999年开始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监测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效显著.在国家组织实施的"金土"工程和第2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中,遥感技术将作为核心技术和主要调查方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负责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服务。存档和管理的卫星数据包括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高分系列卫星等十几颗卫星的数据,这些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土调查、农业估产、水利监测、矿区执法、减灾救灾、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那么,这么多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用户如何才能够获取?这就需要讲一讲中国资源卫星中心负责建设  相似文献   

12.
1 运行良好□□ 2 0 0 1年 10月 14日是我国第 1颗传输型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轨成功运行 2周年。卫星以首发成功、首发应用 ,并以其在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获得国内外同行以及中巴两国用户的好评。到目前为止 ,国内已有 10 0余家用户正在应用开发“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图片。 2年来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已接收和归档了 2 3万多景遥感图像 ,并订货和分发了其中 1.4万多景。根据卫星在轨运行 2 3个月的数据分析 ,卫星姿控系统性能稳定 ,各项技术指标仍保持在发射 3个月后的轨道交付时的数据。由于其软件具有在轨维护和…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正式签署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合同。这是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首次参与国际竞标并成功中标。此次中标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收集遥感卫星数据的元数据,对这些元数据整合后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并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遥感卫星数据查询和检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民用遥感卫星已经发射了200多颗,在科研、生产及许多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可观的效益。特别是近10年来卫星遥感数据市场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继通信卫星后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并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数千个机构或企业从事或参与卫星遥感及其应用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遥感卫星以其大范围、连续观测的能力,在气象、资源和测绘、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等应用领域正显示出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为遥感卫星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天地。1目前主要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6.
安源 《国际太空》1998,(12):9-13
1遥感卫星应用重点及效益□□卫星遥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相当大的应用规模。民用遥感卫星的数据在科研、生产及许多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可观的效益。特别是近10年来卫星遥感数据市场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继...  相似文献   

17.
卫星大管家 6月底,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传来消息: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应用单位,该中心已向广大用户分发数据100余万景,其中3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600余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掩星大气探测技术的兴起,GNSS遥感探测数据在气象数据资源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的掩星探测数量远不能满足数值天气预报等应用的需求,未来更需要充分利用GNSS信号资源,开展更大规模的GNSS掩星卫星星座探测.本文以...  相似文献   

19.
龚燃 《国际太空》2014,(10):62-68
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特别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是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在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活动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重视。随着各国对地观测卫星图像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世界各国加快了对地观测及其数据使用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在发展对地观测卫星系统、推动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应用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积极谋求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的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2):1-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又叫资源-1,研制始于198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6年的辉煌历程,先后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01星、02星、02B星、04星(简称01星、02星、02B星、04星)共四颗卫星。它们在轨运行稳定,前两颗均超期服役,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为全球各国免费提供了大量图像数据。2014年12月7日,04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确保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系统长期连续的稳定运行,对促进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