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77年以来,有十一颗通信卫星失败,使卫星保险公司支出总额达七亿五千二百万美元的保险费,相当于保险费率总收入的一半略少些。现在,卫星保险费率由20%提高到30%,但仍不能弥补亏损。1985年9月12日阿里安火箭第十五次发射失败,损失了欧洲通信卫星-3和美国通用公司的“空间网-3”。这两颗卫星保险费为一亿四千五百万美元,其中欧洲通信卫星-3的保险费为六千五百万美元。1984年海事通信卫星-2因阿里安火箭失败,赔偿保险费二亿八千五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印度卫星-1     
1978年8月,印度空间部同美国福特航空空间与通信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根据这项合同,该公司将为印度研制两颗可供国内通信、电视教育广播、气象观测和为地面数据收集台站中继气象数据的多用途卫星。该卫星取名为印度卫星-1,将于1981年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印度卫星-1,是一种在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上都采用三轴稳定的新型卫星,它的发射重量为1072.4公斤,不带燃料时净重488.4公斤。用单块太阳电池帆板提供824.6瓦的功率。星上装有12个转发器,其中9个工作,3个备用。印度卫星-1的另一特点是  相似文献   

3.
印度卫星1B     
今年8月31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将印度卫星1B送入了轨道。印度卫星1B在1A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其特点如下: 平台外形星体呈矩形,太阳电池阵位于星体一侧,面积为11.5平方米,寿命末期功率为900瓦。为使卫星平衡,星体另一侧装有一根长12.6米的杆,杆端装有一把3米长的圆锥形太阳伞。太阳电池阵和伞杆展开后总跨度为17.9米。星体尺寸为2.18米×1.42米×1.55米,  相似文献   

4.
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印度空间政策的一大特点。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渔民按照卫星数据的指导出海打鱼。在印度上空运行的有美国卫星和印度卫星,它们把观测数据发送到位于印度中心的海德拉巴卫星接收站。在那里由分析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估测海域中浮游生物的生长和水温,从而确定鱼群的位置。因为浮游生物和水温这两项数据是确定大型鱼群地点的关键要素。海得拉巴接收站把这些信息发送到东海岸和西海岸沿海各邦,各邦再把信息翻译成当地语言,每周发表在报纸上或通过无线电广播。空间数据的这种应用,又进一步推动了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26日5时47分,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成功发射了首颗国产雷达成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1。卫星运行在高609千米、倾角97°的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5年。卫星重约1858千克,其中自主研发的星载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等有效载荷质量约950千克,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采用5种扫描模式和多种极化系统设计,分辨率为2米~50米、幅宽30千米~240千米。卫星能够穿透云雾,  相似文献   

6.
土星 《太空探索》2013,(9):34-37
经过多次推迟,2013年7月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2(P S LV-C22)成功发射了其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A,成为继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欧洲、日本之后,世界第六个拥有自制导航卫星的国家。发展计划多年来,印度一直很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运营,以期更快提高国防军事  相似文献   

7.
印度定于今年6月26日在法属几内亚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利用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A”。如果该卫星发射成功,印度将跻身于能生产先进通信卫星国家的行列(该卫星已于7月10日发射成功)。“印度卫星-2A”系印度的第二代卫星。印度航天工业自行研制该卫星的结构、某些电子部件,印度航天研究组织负责所有部件的试验与  相似文献   

8.
1引言1995年12月28日,印度遥感卫星-1C(IRS-IC)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1996年3月21日,印度又用自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把一颗重93Okg的IRS-P3遥感卫星送入高822km的轨道,它用于监视洪水灾害、作物生长、海洋生物量及荒漠化情况。如此之快的发展,已使印度成为航天遥感大国,并开始陆续向美国和日本出售印度遥感卫星的数据。那么,这一与中国国情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回顾印度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并研究其未来遥感卫星计划,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有一些管理问题乃至宏观战…  相似文献   

9.
印度卫星-1B     
福特航空航天通信公司为印度政府建造的多用途卫星“印度卫星-1B”,已完全投入使用,正向印度提供通信、直播电视和气象业务。印度卫星-1B连接印度全国的35个固定的和移动的地面站,提供有关地球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并向新德里气象中心中继100  相似文献   

10.
稳步发展的印度遥感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元 《国际太空》2001,(12):11-14
印度于 2 0 0 1年 10月 2 2日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 (PSL V)成功发射了首颗侦察卫星——“试验评估卫星” (TES)。它运行在 5 0 0 km高的轨道上 ,采用“印度遥感卫星” (IRS)平台 ,分辨率 1m,用于侦察印中和印巴边界情况。印度国防部一位官员 2 0 0 1年 8月 2日说 ,印度三军经过几十年的争吵 ,终于决定 ,成立国际情报局 (DIA) ,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协调陆海空三军情报搜集部门的工作。新局成立后 ,原来的情报局、研究与分析局、军事情报局、空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局都将由DIA局长统一指挥。 DIA有权获得上述各局的所有情报。DIA在本…  相似文献   

11.
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设计和制造的“罗希尼”后续卫星系列(StretchedRohini Satellete Series)的第一颗——SROSS-1,目前已经在班加罗尔的 ISRO卫星中心结束温控试验,可望在1985年底由 ISRO 的 ASLV 运载器从斯里哈里科塔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了4颗卫星,其中有一颗返回式卫星名为SRE-1。根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声明,这颗卫星将在太空运行13~30天后返回。  相似文献   

13.
1979年6月7日,苏联帮助印度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该卫星进入512×557公里的轨道,倾角为50.7度,周期为95.15分,与预定轨道(525公里高,51度倾角)非常接近。由于星上某些设备的调试迟缓以及印度在去年遭到的国内困难,尽管有苏联技术人员的协助,地球观测卫星仍推迟发射将近一年。该卫星重量为442公斤,设计寿命为一年。星上装有一台两通道的电视摄像机和一台两通道的  相似文献   

14.
15.
□□未来4年内,印度计划至少发射4颗小卫星,即“印度浮质与大气卫星”(I-STAG)、研究近太空环境的SENSE卫星、研究日冕的Aditya卫星,以及测量阳光辐射的YOUTHSAT卫星。计划在2012年发射的I-STAG是印度“小卫星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第1颗卫星———“印度迷你卫星-1(I MS-1),  相似文献   

16.
赵前 《国际太空》1995,(6):9-10
印度第一颗自行研制的遥感卫星IRS-1A于1988年3月17日,用前苏联的东方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IRS-1A运行在高度为904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过降交点的时刻为上午10:25,为研究不同地区的地球资源,提供了相同的光照条件。卫星星下点轨迹的重复周期为22天。IRS-1A的有效载荷为两种:第1种是以推扫方式工作的线性成像自扫描遥感器(LISS)。其CCD探测器采用2048像元的线阵。单台的LISS-1提供的图像地面幅宽为148千米,空间分辨率为72.5米;第二种成像遥感器有两台:LISS…  相似文献   

17.
印度于1987年3月24日从孟加拉湾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用加大推力卫星运载火箭(ASLV-1)发射国产“罗希尼”卫星,未获成功。ASLV 型火箭为4级火箭(带助推器),能将150公斤有效载荷送入400公里高度的轨道。印度自1980年以来用国产的SLV-3把“罗希尼卫星送”入了轨道。印度计划用该火箭发射极轨道卫星和静止卫星。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位印度空间官员声称,用卫星一两年所获得的收益就能完全收回对卫星的投资。因此,印度从七十年初开始空间活动起,就集中国家有限财力研究和发展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通信卫星。印度已由苏联代发射了两颗资源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资源卫星的国家。第一二个国家是美、苏。1986年印度将让苏联代射第一颗半实用的地球遥感卫星。对印度第三颗资源卫星的设计参数、性能及发射目的,已在第三十四届国际宇航学联合会上由印度负责遥感卫星计划主任S·卡里那拉曼作了报告。现仅将其介绍的地球遥感卫星IA部分,择译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说电视摄像管是法国汤姆逊公司为印度专门研制的;星上太阳电池和钛壳氮气瓶是苏联提供的;所有的铝或镁合金材料也是进口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迅速改变通信落后的面貌,印度在自己研制试验性通信卫星的同时,又向美国福特航空空间和通信公司订购了两颗国内通信卫星,以建立国内卫星系统。在购买卫星之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事先自己制定卫星系统的基本方案和合理的“固定价格”,然后才与美国福特航空空间和通信公司谈判,最后于1978年8月签订了正式合同。按合同规定,福特公司负责研制两颗卫星以及卫星控制中心所需的地面设备。而与卫星控制中心接口的地面天线和电子设备以及32个通信地面站和几千个直接电视广播接收站,则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