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爽 《太空探索》2012,(10):32-32
在GPS系统取得了广泛而成功应用的基础上,美国于1999年提出了GPS现代化计划,对GPS进行全面改进.其改进的动力来源于导航战能力严重不足、应用需求不断提高和多个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竞争加剧.此后,俄罗斯全面恢复和提升GLONASS的优先发展计划、欧洲建设中的伽利略等,均提出了与GPS现代化计划相似的发展目标,包括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大幅度增强导航战能力,和在国家PNT体系结构框架下发展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光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不仅被广泛用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械人、统计学等领域的信息处理中,还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光电检测.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光电检测中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谷物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在线监测、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焊缝缺陷射线实时成像识别、表面粗糙度及球半径精密测量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以期进一步推动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概念旋转冲压发动机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解决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和成本受结构材料制约和冲压发动机不能独立使用和在地面应用的问题,在对燃气轮机、冲压发动机和内燃机3类发动机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冲压压缩技术的新概念旋转冲压发动机的研究构想.该发动机主体结构为一内置有旋流燃烧室的高速旋转无叶无塞内燃转子,能融压气、燃烧和排气做功于一体.对其工作原理、结构方案和性能进行的初步研究分析表明,该发动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功率大,可广泛用于航空与地面的各种动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外先进高光谱成像载荷发展情况和国内以高分五号载荷为代表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发展水平,凭借在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成像质量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重要领域。分析了Offner结构和Dyson结构的推扫型成像仪的特点,提出未来凝视型成像方式的发展前景,并介绍了目前基于AOTF分光方法的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实现了较好的光谱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用飞机中广泛采用的双梁式机翼结构,以机翼结构纵向构件(长桁)和横向构件(翼肋)的数量为参数生成机翼CAD模型,然后基于Patran的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语言,根据整体模型分割、局部模型编号、局部网格控制、整体有限元生成的思路,实现了以纵向和横向构件的数量变化为基础自动进行机翼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并将上述流程集成到机翼结构的布局优化中.最后参照某大型民用飞机的机翼外形尺寸建立了CAD模型,以机翼的静强度、刚度和蒙皮稳定性为约束,以机翼结构质量最低为目标,对上、下蒙皮长桁和翼肋数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布局使机翼结构质量降低了10.1%,表明了布局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广泛采用轻质材料,大型飞机的结构柔性使得控制系统和结构动力学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耦合现象,控制器设计必须同时考虑结构柔性对系统反馈的贡献,并满足飞行品质、鲁棒性等目标.提出了一种利用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和包含弹性模态的高阶模型设计满足多种目标的控制器综合方法,首先由刚体模型设计静态输出反馈参数,满足动态响应、飞行品质和抑制阵风扰动等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已获得的静态反馈参数针对高阶模型设计H回路成形控制器,实现对结构模态的抑制,并满足系统的鲁棒性需求.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包含弹性模态的大型飞机飞行动力学模型的特点,满足结构模态抑制和鲁棒稳定裕度等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7.
飞蛾眼睛表面所覆盖的纳米级结构对光的吸收作用,启发了人们对亚波长结构与光作用的思考。抗反射技术可减少光能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系统、太阳能电池、光电子设备、显示屏幕、窗口元件等领域。蛾眼抗反射微纳结构表面概念的提出为光学抗反射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简要回顾了蛾眼抗反射微纳结构表面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发展情况,并对各种应用于抗反射微纳结构表面的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对一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高超声速飞行器广泛采用升力体、乘波体等气动布局和轻质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等,导致结构振动与刚体运动频率非常接近,给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该类飞行器的特点,考虑结构的横向位移,将机身前后体简化为于质心处固联的2根悬臂梁,并从统一的能量观点出发,基于拉格朗日方程与虚功原理,在纵向平面推导出适合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刚体/弹性体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耦合模型与传统刚体模型的极点分布情况,发现结构振动与刚体短周期模态紧密耦合,离心力的引入影响了高度与长周期模态,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航迹运动的作用不可忽视.最后分析了飞行速度与结构阻尼变化对耦合模型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飞行速度对刚体运动模态影响显著,而结构阻尼的变化主要改变弹性模态.  相似文献   

9.
前言随着航空及宇航事业的迅速发展,金属板材的胶接、胶接的蜂窝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胶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及航天器的质量。我们根据压电陶瓷的物理特性,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和压电陶瓷换能器探头,对胶接的铝板试件和胶接的蜂窝结构试件,进行了胶接质量的定性检验测  相似文献   

10.
矩阵开关作为一种最灵活的开关拓扑结构,在ATS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ATS自检的关键部件之一.受限于自身结构特性,矩阵开关可靠性相对较低,且一般不自带自检功能.依据ATS中矩阵开关的特性、常见故障及其自检目的,研究和分析了矩阵开关自检的内容,并针对某型ATS中的双线矩阵,设计了不同的自检方法,通过分析和对比,可为其他ATS矩阵开关自检方法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蜂窝结构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优点,已在航空器和航天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蜂窝结构基本上可分为上面板、下面板和蜂窝蕊三部分。当蜂窝结构被用于制作飞行器舱体时,其上面板(或称外面板)直接经受对流和辐射换热,其下面板(或称内面板)与舱内空气接触。这样,在假定: 1.飞行器飞行攻角为零;蜂窝厚度相对于壳体半径为小量; 2.内面板、外面板和蜂窝蕊材料均匀,并且它们的物理性能参数与温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带梁式伸展附件航天器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梁式伸展附件航天器动力学分析朱桂东,王本利,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50001)关键词航天器动力学,伸展,柔性附件引言大型柔性可展开航天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并且向着大型化、轻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目前可展开航天结构主要有三种:弹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先进飞机结构广泛采用的钛合金焊接结构,提出了描述焊接件疲劳特性的当量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t(Kte)的概念;建立了以钛合金材料疲劳性能为基础,通过一组谱载下钛合金焊接件疲劳试验来确定Kte的技术途径.以TC4钛合金氧弧焊试件为例给出了确定Kte的具体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航空航天系统的研制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微处理机计算速度和容量的迅速提高,使得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数据的存储和检索等各个领域都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电子技术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也极快。此外,结构、结构力学、热物理学及气动热力学的分析和试验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工程技术新成果已经应用于飞机、航天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结构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开展自适应结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衰减与控制大型柔性空间结构的振动,并保持其外形.在这种结构的承力部分集成有作动器、传感器和控制器,可对内部或外部激励自动地作出响应,并进行调整.自适应结构在未来大型空间飞行器中将具有重要的且不可代替的作用,文中对自适应结构的有关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内容包括自适应结构的发展背景、定义与组成、基本概念与理论,以及有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电场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球载双球式电场仪、微火箭电场仪和地面旋转式电场仪等3种仪器的标定方法.电场涉及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和雷电及地震等多种自然现象的特征参数,对电场的探测或监测应用日益广泛.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电场的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的情况下,通过研制的较简易的电场标定系统,对不同结构的电场仪进行标定,均获得了与理论计算相符的结果,为电场测量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UML的协同入侵检测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分布式协同攻击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以多代理为构造基础,通过协调代理协同下层检测代理,实现对复杂攻击的协同检测.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模型的主要功能、静态组织结构、代理内部的推理行为和代理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设计.UML为协同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方便了与其它安全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8.
航天微波部件的无源互调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问题广泛存在于大功率微波无源部件及系统中,对卫星及地面通信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无源互调抑制方法是无源互调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点关注领域,是解决无源互调问题的核心关键.在阐述无源互调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工艺、结构、电设计及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系统地归...  相似文献   

19.
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地球和空间,会引起生物体内的DNA损伤,导致机体突变甚至死亡.生物体的DNA损伤响应对于稳定基因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耐辐射奇球菌因其超强的DNA修复能力成为研究DNA损伤修复的模式生物之一.PprI-DdrO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损伤响应途径,PprI作为响应损伤的重要开关蛋白,通过酶切DdrO调控DNA损伤响应基因的表达.本文从功能、结构、激活机制和潜在应用价值几方面描述了Ppr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空间核电推进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核电推进系统具有高比冲、大功率、大推力和长寿命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未来大型空间探测任务.在调研国外核电推进技术发展和空间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大型深空探测任务介绍基于核裂变反应堆的核电推进系统国外发展现状,总结核电推进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已经取得的成果,梳理关键技术,并归纳了核电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对中国发展核电推进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