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钢瓶主体环缝埋弧自动焊产生气孔、夹渣缺陷的原因。通过工艺试验和探讨,提出对φ1.6H08A焊丝由原吹砂工艺改镀铜处理,使用镀铜焊丝的工艺方法,明显降低了钢瓶主体环缝气孔、夹渣缺陷的产生,对提高铜瓶批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GH3600精细薄壁管质量,利用内窥镜和扫描电镜,对管材内壁折叠缺陷进行了解剖观察,测量了折叠的深度,并分析了折叠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它对后续成型的影响,提出了避免折叠缺陷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钢瓶主体环缝埋弧自动焊产生气孔、夹渣的原因,通过工艺试验。对1.6H08A焊丝由原吹砂工艺改镀铜处理,使钢瓶主体环缝内的缺陷明显减少,对提高钢瓶批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铝钎缝X光照片上显示出的缺陷形貌,依据钎焊的填缝机理及冶金原理,从钎缝的结构、间隙及钎焊工艺等方面,探讨了钎缝中缺陷的实际形态及形成原因,为减少钎缝缺陷、提高钎缝钎着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级燃料箱后底环缝错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一级燃料箱后底环缝的错位变形,提高产品质量,分析探讨了环缝错位变形的形成机理,从装配和焊接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措施,并在生产中得到了验证,后底环缝错位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缝焊是导弹铝合全贮箱常用的焊接工艺,由于至今尚无实用的无损检验方法,故只有依靠严格控制工艺过程,并通过焊前、焊后甚至焊中的试片检验来控制产品质量。对试片的检验项目有横截面低倍检验、纵截面低倍检验及撕破试验等。缝焊工艺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滚轮球面半径、变压器级数与脉冲波数、点距、电极压力和焊这等工艺参数的正确选择、焊缝缺陷的产生与这些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有关;常见的焊缝缺陷有:未焊透、飞溅、裂纹、缩孔等。文中介绍了铝合金贮箱缝焊质量的检验方法及缝焊工艺参数选择的系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系统应用对于220GHz频段的大功率辐射源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在215GHz~225GHz的带宽范围内能够输出10W以上的功率,增益大于25dB。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折叠波导高频电路、注波互作用、电子光学系统以及输能窗等主要部件的设计尺寸,并加工了折叠波导高频电路样品,对制造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阻缝焊方法对航天推进剂贮箱用0.086 mm厚不锈钢网片(022Cr17Ni12Mo2)和1 mm厚不锈钢支板(1Cr18Ni9Ti)进行搭接缝焊工艺试验,通过控制不锈钢支板变形量和网片变形张力,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密封性和内部质量,解决了接头组合材料厚度比大于10:1和焊缝宽度1~1.2 mm的不锈钢薄板缝焊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工艺参数可以避免缝焊过程焊缝成型不良等问题,保证了焊缝密封性;采用专用工装对缝焊过程不锈钢支板变形进行控制和焊后校形处理,可有效控制不锈钢薄板焊接变形;通过缝焊过程网片表面张力的调节,达到了控制网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吉平 《火箭推进》2005,31(1):44-46
小直径超薄壁管纵缝焊接的主要问题是烧穿,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严格控制焊接接头的装配质量及焊接工艺。本文介绍了采用激光焊接小直径超薄壁管纵缝的焊接经验,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微波器件高温空气炉钎焊的应用,对影响钎缝质量的材料、钎剂、钎料、焊接工艺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解决钎焊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折纸结构在可展结构的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对折纸结构的折叠过程进行运动学数值模拟,文章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提出基于节点坐标的折纸结构折叠过程的运动学分析方法,以实现通过节点外力控制折纸结构的折叠运动;提出一种空间折纸基本单元,采用典型Miura Ori数值模型的折叠计算验证此基本单元的可行性;通过完整折纸结构模型与含有开口的折纸模型,对动不定折纸体系的折叠过程进行分析与考察,阐明其折叠路径与结构刚体位移的联系。数值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可行,分析准确。其研究能够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为折纸结构的研究人员及设计者从节点坐标控制角度提供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平板缝阵的馈电单缝的有源阻抗、阻抗匹配及馈电缝之间高阶模的影响作一研究,得出平板缝阵天线馈电网络的设计公式,并对有无高阶模影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倪健  陆凯  张铎 《上海航天》2000,17(3):33-36
通过对导弹折叠翼展开机构的分析得出了可靠性分析模型。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的折叠翼展开过程,运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的原理,对导弹折叠展开机的可靠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了导弹折叠展开机构可靠性分析的各种故障模式,以便对全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GPS接收机射频前端芯片组,设计一种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的限幅放大器和RSSI电路。电路采用差分结构,减小了电路中器件不匹配的影响。限幅放大器单元采用折叠共源共栅式折叠二极管负载结构,这种结构适合低电源电压工作,同时具有良好的工艺稳定性。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采用交叉连接的源极耦合对结构。仿真结果显示,在1.8V的电源电压条件下,限幅放大器增益70dB,带宽100MHz,RSSI的动态范围大于55 dB,线性误差小于1dB,总体功耗约为3.7 mW。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空间探测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结构/机构一体化空间可展开复合材料柔性伸杆设计。该伸杆以结构自身所包含的长通孔作为柔性关节,利用柔性关节的弯曲势能,实现其180°折叠展开功能。首先,研究影响该伸杆刚度和强度的主要设计参数,并综合考虑伸杆的制造工艺要求以及实际使用状态,确定了该伸杆的最终设计状态。然后,对该柔性伸杆的展开状态进行模态分析,并对其柔性关节进行折叠展开试验。最后,测量该柔性伸杆的重复折叠展开指向精度。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带探测计负载的伸杆展开状态的一阶频率为15.80Hz,二阶频率为17.22Hz,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折叠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伸杆柔性关节的折叠展开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指向精度测量结果表明:伸杆重复折叠展开10次后,偏差角的6σ值为0.00828,重复折叠展开指向精度较高,满足使用要求。结构/机构一体化空间可展开复合材料柔性伸杆的结构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可适用于多种航天器及多类空间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导弹折叠翼展开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健  陆凯  张铎 《上海航天》2001,18(5):1-5
通过建立等效动力模型得出导弹弹翼展开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而对弹翼展开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的折叠弹翼展开过程,对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该方法可用于 飞行器分离机构,展开机构和折叠机构等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折叠方式对折叠翼的气动特性及展开特性有重要影响。对对称折叠、顺向折叠方式下折叠翼的气动特性及展开运动过程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和动力学仿真,比较了折叠方式对折叠翼气动特性、展开运动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相对状态下,与对称折叠时相比,顺向折叠时,下折叠翼所受气动力减小,上折叠翼略有增大,导致负攻角情况下顺向折叠时,下折叠翼展开时间增加,展开同步性增强;正攻角情况下下折叠翼展开时间减小,展开同步性减弱。侧滑状态下,两种折叠方式下折叠翼展开时间基本相当,由于背风侧下折叠翼展开时间减小,导致顺向折叠时折叠翼展开的同步性有所减弱。同时,在小展开角度下,顺向折叠时全弹纵向静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卫星蜂窝板定位基板拼缝处两侧孔间距超差的问题,研究了蜂窝板定位基板搭接的工艺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导致拼缝两侧孔间距超差最直接的原因是工装板拼缝间隙变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螺钉拧入的紧固程度不够、搬运中的振动过大以及定位基板的锥形沉孔深度过大易磨损。本文提出三种新的定位基板搭接工艺方法,并进行对比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凸台围条和钢搭接板结合的搭接方法效果最好,能大幅提高定位基板拼缝两侧孔距的尺寸精度和搭接稳定性,保证卫星蜂窝板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俞渭良  张振利  童京富 《上海航天》1997,14(3):3-7,,11,
详细介绍了××改型导弹折叠舵研究课题的成果。内容包括:主要设计要求、研制程序、方案的拟定、设计、试验及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通过试制及试验,证明把高强度扭力杆应用于折叠舵的展开机构具有展开能量大、展开时间短、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该项技术不但使××改型导弹折叠舵课题获得成功,而且可以推广应用到需要折叠与展开的其他飞行器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MM方法分析计算了缝耦合矩形波导H-T接头的复杂散射矩阵参数。H-T接头中的耦合缝可取任意倾角,任意位置,同时考虑壁厚影响。理论值与实测值做了比较,S参数幺正性得到验证。文中展示了耦合系数及缝长与缝宽、壁厚、倾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