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方差分析的Monte-Carlo制导精度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Monte-Carlo制导精度分配法是将所有的误差源纳入到精度分配中,在处理多误差源、多误差水平分配时,会导致仿真时间的增加.为此,将方差分析引入待分配项的确定中,并以某空地导弹精度分配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方差分析的Monte-Carlo制导精度分配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且所设计的精度分配方案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集群编队条件下对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对通导一体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卫星导航系统与数据链系统进行深度融合,提出了动基座条件下基于卫星导航载波差分算法的节点间高精度时间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协同时间驯服的方式来抑制两次定位间隔间受钟漂影响导致的节点间时间同步误差发散以及节点间时钟修正不同步导致的时间同步误差,提升了编队组网条件下节点间的时间同步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时空同步精度可以达到1ns,可有力支撑未来集群编队作战、高精度协同探测、高精度协同制导等典型场景下对节点间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示波器观察法测量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器时延时存在整码元模糊、噪声敏感、载波初相要求苛刻及标定精度低的缺点,利用软件无线电的相关处理技术,提出一种精密的BPSK调制器时延标定算法.通过高速数字示波器对BPSK调制器的输入基带信号和输出载波调制信号进行双通道同步过采样,对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采样值进行循环相关,根据相关峰值对应的样本点序号以及连接电缆的校准时延,计算得到BPSK调制器时延.仿真和试验验证表明:提出的算法不受载波初始相位影响,时延标定上限可达1个伪随机码周期,而且低载噪比情况下也能得到准确结果.数字示波器的通道采样率为10 GSa/s时,采用提出的算法进行BPSK调制器时延标定,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2 ns.  相似文献   

4.
李杰  宫二玲  孙志强  刘伟  谢红卫 《航空学报》2014,35(12):3371-3383
航空自组网(AANET)是一种节点高速运动、网络拓扑持续快速变化的新型自组织网络。针对AANET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分多址(TDMA)时隙分配方法。首先,根据高动态航空网络环境中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特点,推导出可以共用一个时隙进行通信的连接集合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面向连接的空间复用TDMA(STDMA)时隙分配优化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分布式STDMA时隙分配算法IDTA。IDTA不需要中心节点收集网络信息,分为2个同步的进程在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同时运行,而且能够根据连接的优先级按需分配时隙。最后,在OMNeT++仿真平台上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IDTA比其他分布式STDMA时隙分配算法更加适用于高动态的航空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时间同步在通信、计算机、测控等网络中是一项重要技术。针对目标时钟在多同步源时的时间同步问题,从统计学中参数估计的角度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WMLR (Weight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加权多元线性回归)的两步式时间同步算法。此算法分为粗同步和精同步2个阶段,通过给不同的时间信息加权的方式提高同步精度,并且可以计算不同同步源之间存在的系统误差。结果表明,这一算法通过合理应用来自不同同步源的时间信息,可以提高时间同步的精度及稳定性。由于模型的普遍性,这一基于WMLR的算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多源参数估计的场景中。  相似文献   

6.
于雪晖  王盾  李周  赵鸿娟 《航空学报》2019,40(5):322507-322507
提出一种面向未来卫星在轨应用的闭环物理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比较了所提方法与其他时间同步方法的区别与优势,建立了远程系统时间同步基本模型与误差传递模型,基于双向测距和时间传递技术分析了高精度钟差获取原理,给出了时钟调整环路的时域频域参数依赖关系。完成了高精度时间同步地面试验系统构建,测试了开环非调钟状态下钟差测量精度误差、闭环调钟状态下时间同步准确度误差以及长时运行情况下的时间同步监测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优于1 ns量级的时间同步,为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讨论在导航星座只有一颗卫星时,不依赖于时间同步系统的卫星定轨策略和精度分析。采用历元间差分算法,在消除钟差的主项(低频)误差后,将伪距和相位数据转化为等价的积分Doppler数据,并对其建立测量模型。仿真分析表明,此时不需要知道钟差参数而定轨算法收敛。为进一步验证此定轨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定轨精度,利用实测的GPS数据进行轨道确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历元间差分算法,利用国内观测台站3天弧段的观测资料对单颗GPS卫星进行定轨,其径向精度优于10m,利用其对国内定位用户的用户距离误差URE可达13.8m。  相似文献   

8.
地面等待策略中的时隙分配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肖豪  王飞 《航空学报》2010,31(10):1993-2003
 机场拥塞是制约民航运输的瓶颈所在,地面等待策略(GHP)是解决机场拥塞的有效方法,其核心就是时隙分配问题。为适应我国空中交通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科学时隙分配的要求,对GHP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重点论述了时隙分配的概念、属性、模型和算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时隙分配的关键问题,即随机容量的影响、均衡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求解算法的研究。最后指出了时隙分配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无源定位中,由于观测站安放在运动平台等原因造成的观测站位置误差会影响无源定位精度性能。另外到达时间差(简称时差)(TDOA)的转发式测量需要将不同观测站截获到的辐射源信号都转发到同一位置,如主观测站。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CTLS)的无源定位算法。首先将转发式时差的非线性定位方程转化为不需要中间变量的直接线性方程,再基于CTLS算法依次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和无约束优化问题,最后推导给出定位近似闭式解。仿真实验表明在观测站误差较大时,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鲍悦  陈俊宇  施天玥  毛新华 《航空学报》2021,42(6):324502-324502
高分宽幅(HRWS)数字波束形成(DBF)合成孔径雷达(SAR)利用多通道空间采样代替部分时域采样,可以有效缓解SAR成像时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价值。现有常规DBF-SAR成像算法都假设雷达传感器相对位置精确已知,实际应用中受传感器位置测量误差影响,由位置不精确导致的相位误差会严重影响DBF-SAR高精度成像能力。在极坐标格式算法(PFA)框架下,推导了DBF-SAR成像处理后,残留相位误差的解析模型,分析了该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依据推导的先验相位误差解析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对比度最优化准则的自聚焦算法。新算法通过引入先验相位结构信息,极大降低了待估参数的空间维数,可以同时改善自聚焦算法的参数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STDMA数据链系统的动态时隙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典型的STDMA时隙分配方案进行了改进,地面主控站实现了根据用户的紧急或优先级高低的预约请求进行实时分配,并支持用户占用时隙块发送较长报文的需求。仿真表明,该方案改善了延时性能,适合突发应急报文的传输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利用航路资源,减少飞行延误总成本,建立了改进的航路交叉口汇聚排序模型。为加快求解速度,分析了影响航班延误成本的因素,给出了权重赋值表,改进了现有算法,并用FCFS算法与改进算法进行了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通过对交叉口航班各属性赋权值可有效进行优先等级划分,完成时隙分配和航班排序的快速计算。采用改进给出的优化排序策略可减少延误飞行的总成本,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何华锋  王依繁  何耀民  苏敬  韩晓斐 《航空学报》2021,42(6):324564-324564
针对导弹武器系统时间同步网(MWSTSN)现有评估方法不全面、不客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权系数优化的导弹武器系统时间同步网的综合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时间同步网的工作流程与系统结构,综合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各项指标,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时间同步网性能的评估体系与评估模型。通过构建主、客观指标权重的分配系数最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获取具有主、客观特性的组合权重。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上述评估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反映导弹武器系统时间同步网中各分系统及设备的可用性,并具备可测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贺鹏  李菁  吴海涛 《航空计算技术》2003,33(3):89-92,96
网络化计算和分布式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详细讨论了计算机系统结构中的时间服务机制对网络时间同步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这些机制,结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模式,提出了基于C/S计算模式和NC模式的时间同步算法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ddresses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GPS)/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integration-based geolocation system developed for airborne remote sensing cameras. First, we provide a brief review on sensor calibration, alignment and sensor fusion as background material of this research. After presenting those background material, as a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geolocation algorithm designed for an airborne imaging system. The geolocation system developed is tested through actual airborne experiments.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geolocation system developed, we compare initial stationary states of the airplane before-taking off with states after-landing. From the actual test results, we find that it is critical to do an accurate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IMU, DGPS, and airborne images, and to compensate for the data delay occurred during the network transfer.  相似文献   

16.
芯片级原子钟是一种体积小且功耗低的高精度时钟源,具有广泛的用途。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基于GNSS的芯片级原子钟驾驭算法。以GNSS系统时作为参考,测量芯片级原子钟与GNSS系统时间的钟差,并对芯片级原子钟进行钟差建模,获取其特征参数。通过乒乓法计算出钟驾驭调整量,对芯片级原子钟进行控制,最终将芯片级原子钟驾驭到GNSS系统时间上。经过实验验证,在驾驭时间常数为100s的情况下,芯片级原子钟与GNSS系统时间的时钟同步误差在-7.5~7.5ns之间;1h频率准确度为5.8×10-13;平均时间为10000s时的频率稳定度为3×10-13。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光纤陀螺捷联惯导(FOG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实际工作环境中,由于系统噪声与量测噪声模型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滤波器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模糊自适应Kalman滤波器(FSHAKF).通过引入IMU精度因子与GPS水平精度因子,构造模糊推理系统(FIS),实时更新自适应参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Sage-Husa自适应滤波器(SHAKF)估计模型不准确、系统噪声与量测噪声无法同时估计以及滤波器长时间易发散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FSHAKF算法相较于SHAKF算法,估计精度得到明显提高,且避免了滤波器的发散.  相似文献   

18.
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时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IMA)为有效协调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各任务的协作关系,对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分析网络常用的时间同步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IMA系统时间同步的时间管理技术。该技术实现相对简单且比较经济,基本上能满足新一代IMA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