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实际生产中 ,对于批量大的黑色金属工件 ,尤其是钣金件、冲压件等的去毛刺通常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 ,产品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 ,且对于形状复杂件的小孔、深孔去除毛刺困难。为此 ,我们对旧的非标准滚筒去刺机进行技术改造 ,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已在我厂应用。1 滚筒去刺机结构滚筒去刺机是利用减速器、齿轮副使滚筒低速旋转 ,将碎砂粒及碎砂轮片、块与工件混合搅拌达到去除工件全部毛刺的目的。其结构简图如图 1所示 ,其中电机、减速器外购。齿轮材料为 4 0Cr,滚筒、滚筒支架采用原零件 ,滚筒支架铜套材料为耐磨铝青…  相似文献   

2.
去毛刺技术两则·在加工中去掉毛刺Jet-Flex设备把去毛刺和机械加工两个不同的工艺结合在一起,免除了磨削加工和其它清除毛刺的工序。该加工中心可以用2.2kW,主轴转速为6000r/min和15000r/min进行钻削、攻螺纹和铣削等。机加工完毕,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磨削工艺对轴承沟道磨削变质层的影响。选取磨削参数时考虑残余应力、硬度、残余奥氏体和磨削变质层等目标。同时也考虑不同磨削参数对磨削效率和磨削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砂轮转速对残余应力和磨削变质层的影响较大,对硬度和残余奥氏体的影响较小。采用9000r/min的砂轮转速磨削将产生较高的残余拉应力。最终选取了所有磨削工艺中最为合适的磨削参数为:7000r/min砂轮转速、200r/min工件转速、15μm磨削深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指导轴承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对转叶轮机技术挑战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路成 《推进技术》2007,28(1):40-44
为获得关于对转叶轮机共性问题的认识,在回顾对转叶轮机发展之后,采用速度三角形方法分析了“对转”造成的气流预旋范围和变工况运行方面的技术挑战。分析表明:除带来更严峻的噪音、振动及高周疲劳问题外,对转叶轮机还将面临气流预旋范围受限、变工况运行更加复杂两个挑战。使用对转叶轮机方案前提条件是对转导致的气流预旋范围能满足总体循环提出的要求;对转叶轮机设计时尽量选取低转速比、低流量系数;对大转速比、高流量系数对转叶轮机,应尽量使前排出口相对气流角β1<40°~50°,否则,对于对转风扇/压气机就只有改变下游叶片安装角;有时需要采用可调叶片以应对对转风扇/压气机变转速变工况问题。研究结果将直接用于判断对转叶轮机适用性及确定对转叶轮机基本设计参数选取原则和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厂有一种产品叫高速风砂轮,它的空载转速可达10万转/分,但它的额定负载功率又太小,只有0.047马力,也就是34.5瓦,这样高转速小功率的产品给测量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减少测量中引起的误差,对这样非电量的测量,只能采用非接触式的。对于高转速的测量我们采用了光电法;对于小转矩的测量我们  相似文献   

6.
西北工业大学与威海钟表工业公司共同研制成的RQM1-200型热力去毛刺机已于1988年8月通过了国家轻工业部产品技术鉴定,该机外形如图所示。 一、工作原理 RQM1-200型热力去毛刺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与氧气通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经火花塞点燃,使氢、氧混合气体瞬时燃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恒速阀稳定性"和"液动机转速偏高"两个技术难题,开展了恒速阀关键技术攻关,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的方法找到了恒速阀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导阀弹簧刚度偏低,而液动机转速偏高的原因为主阀弹簧座过长和导阀运动卡涩。重新设计了刚度更大的导阀弹簧,恒速阀稳定性得以提高;通过修短主阀弹簧座以及研磨导阀的阀芯阀套和去毛刺,液动机转速偏高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利用Comm125超精密外圆磨床,通过试验研究了砂轮粒度、砂轮转速、工件转速、砂轮进给速度、砂轮进给量以及工件顶尖孔等主要因素对材料去除率以及磨削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形状精度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飞机铆接装配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飞机的蒙皮或骨架上钻定位凹坑和沉头窝,目前我们使用的HB2540-76(φ8)和HB2541-76(φ6)风钻,转速较高(其额定转速分别为1800转/分和3600转/分),但不能变速.因此,在钻削定位凹坑和沉头窝时,钻头容易滑动划伤产  相似文献   

10.
磁极极间连接线是发电电动机转子的关键部件,合理的引线方式可有效避免大型发电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工况频繁切换引起的磁极连接线熔断等故障。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3种典型磁极引线连接方式进行了分析,详细计算额定转速为300 r/min和500 r/min的2台电机的3种磁极连接结构的应力和疲劳情况。结合疲劳分析结果,指出适用于高转速发电-电动机磁极连接线典型结构,并给出发电-电动机磁极连接线设计方面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极间连接线选型及运行维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原位自生TiB_2/Al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模量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探索原位自生TiB_2/Al复合材料的磨削加工性能,选用单晶刚玉SA砂轮、白刚玉WA砂轮和CBN砂轮在不同磨削参数下对TiB_2/Al复合材料进行磨削试验。首先研究了砂轮材质、转速、工件速度、磨削深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其次通过对工件表面形貌、磨屑形态、砂轮磨损的观测分析,探索了原位自生TiB_2/Al复合材料磨削表面成形机制;最后基于试验数据,给出了TiB_2/Al复合材料磨削工艺参数优选域。本研究可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磨削加工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YE4电机开发需提高铁心制造精度的要求,通过对冲压模具的设计、材料选择和处理以及和冲床、硅钢材料的配合研究入手,减少了冲片毛刺高度。改进定子铁心装压的方法,提高了叠压系数,降低了电机铁耗。  相似文献   

13.
对核心机在地面台试车中的振动特性做了全面叙述和评估。该机的主要特点是转子将穿越两个刚体型临界转速。且第二阶临界转速十分靠近最大工作转速;为避免发生危险共振和减小振动,采用弹性支承或挤压油膜阻尼器装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生产微电机的,每种电机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测力矩试验。因此,力矩台(测功机)是我厂的主要非标测试设备之一。由于各种电机的外形尺寸和技术性能不同,所以对力矩台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别。现将我们遇到的难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分述如下。 一、怎样解决某系列电机力矩台的附加损耗超差和润滑问题 某系列电机的最大特点是:转速较高(n=10000转/分),又是军品,所以对力矩台(包括铝盘)的附加损耗要求很严格。该产品还要求做高,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是把产品装在力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原来某型发动机的工厂试车要求在磨合运转后,于规定的物理转速(n=11560转/分)下测取发动机涡轮后T_9温度;在给定的换算转速(n_(np)=11560转/分)下测取发动机的换算性能参数,如推力、燃油消耗率、涡轮后T_4温度等。同样,检验试车也要求在物理转速下检查其它有关参数,在换算转速下测取发动机的换算性能参数。这就要求试车工序分成两步进行。工厂试车运转程序例见表1。  相似文献   

16.
CFRP/Ti叠层结构在一体化制孔的过程中易出现复合材料分层、撕裂、灼伤和孔出口毛刺等制孔缺陷。本文基于低频振动辅助钻削技术,进行工艺实验,经过二次优化后得到最优加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转速400 r/min、进给量12 mm/min、振幅75 μm与转速500 r/min、进给量21 mm/min、振幅75 μm两组加工参数下的制孔质量较好,使用较高转速和较大进给量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1台4/2极结构高速开关磁阻电机(SRM)为研究对象,研究纳米晶铁心磁特性及其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将采用叠块切割法制备的纳米晶定子铁心与传统硅钢冲片铁心做对比测试。搭建电机测试系统,对分别装配两种定子铁心电机的静态特性和负载运行性能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晶合金铁心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及低损耗特性,在1 kHz、1 T条件下,其损耗仅为35W300硅钢铁心的1/20;纳米晶合金铁心提高了SRM在铁心不饱和区的相电感峰值,并在转速25 000 r/min负载运行下显著降低了电机温升和输入功率。研究结果可为高效、高速SRM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进技术》1985,6(5):79-79
一、40000转/分光电转矩仪 40000转/分光电转矩仪是航天工业部第三十一所研制的,它是利用光学原理对高速旋转机械进行转矩测量的最新仪器设备。84年通过技术鉴定。该转矩仪填补了我国高速光学测矩的空白,转矩仪的转速在我国是最高的,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转矩仪的工作指标如下:工作转速:40000转/分;精度:1%;量程:0—5公斤·米。转矩仪的突出优点:1.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不受转速限制,并可在一定振动情况下正常工作;2.配有光电转换系统;使用安全可靠,可实现远距离测量,便于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3.使用范围广,可用于泵、  相似文献   

19.
贾琳渊  陈玉春  黄兴  刘伟 《推进技术》2013,34(11):1459-1465
为了研究1+1/2对转涡轮对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整机特性的影响,通过对1+1/2对转涡轮特点的分析,提出了1+1/2对转涡轮的特性描述和在整机特性计算中使用方法,并将该1+1/2对转涡轮特性用于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中,计算获得了对转涡扇发动机的节流特性,并通过与使用传统涡轮的发动机特性进行对比,获得了1+1/2对转涡轮对发动机整机匹配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对转涡扇发动机性能与实验数据对比,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该对转涡扇发动机在设计点附近工作良好,但在核心机节流至70%设计转速时,对转涡轮引起整机性能发生明显恶化。   相似文献   

20.
姜鑫圣  刘冕  陈宸 《航空发动机》2023,49(5):161-166
为了解航空发动机电起动机的包容能力,探究轮盘/圆环以外的高能转子失效包容机理,采用ANSYS/LS-DYNA软件开 展了电起动机的包容性数值仿真,分析了转子组件以最大动能形式(3等分)失效与定子组件撞击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电起动机 的转子/定子撞击包容前后形变增加率仅为1.0%,各部件单元等效应力较小,材料未见明显失效,最大等效应力值出现在扣片与定 子冲片的接触面上,转子组件总动能约消耗95.5%,转子冲片碎片与定子组件之间的平均撞击力峰值约为341 kN;该典型电起动 机定子组件具有一定的自包容能力,临界包容转速约为66000 r/min,包容安全裕度为1.89,满足适航条款中的包容性安全要求;电 起动机定子组件的“I”形截面径向夹层结构具有较好的包容性能。结果验证了该典型电起动机的包容能力,对轮盘/圆环以外包容 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