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基于当量裂纹扩展法的结构破坏危险性分析计算程序,对L11飞机机翼第1肋壁板对接区进行了结构破坏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对接区能满足L11飞机设计寿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炜  林富甲 《航空学报》1992,13(3):133-138
 本文在综合考虑裂纹检出概率、检查间隔、初始裂纹尺寸分布,裂纹扩展、剩余强度分布等因素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概率断裂力学原理的主副梁式机翼结构的破坏危险性分析方法。并以某型飞机机翼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副梁疲劳寿命对主梁的破坏危险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基于EIFS分布的概率耐久性/损伤容限及破坏危险性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裂纹扩展模型直接确定EIFS分布并避免进行断口金相分析。对于检查维修后的使用间隔的裂纹尺寸分布可用维修后经过修正的EIFS分布表示。并给出了在给定的检修间隔时破坏危险性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心光纤的智能结构自诊断、 自修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空心光纤完成了智能结构自诊断、自修复系统。空心光纤网络可以检测出结构损伤的位置,并将胶液输送至结构损伤处进行修复,从而实现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自诊断及自修复功能。另外,本文对空心光纤埋入复合材料结构后的相容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破坏危险性指标的概率损伤容限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在裂纹扩展寿命分布基础上。该方法由裂纹扩展寿命分布和平均裂纹扩展曲线结合破坏危险性指标确定损伤容限检查间隔,该分析方法可用于整体壁板的损伤容限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洋 《国际航空》2007,(8):56-58
2007年1月20日,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为印度海军研制的米格-29KUB 舰载战斗机成功首飞。与早期米格-29K 相比,该机在气动布局、机体结构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更新了80%的机载设备,而且根据用户需要重新进行了武器配置。在投入使用后米格-29K/KUB 将显著提升印度海军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充气式月球基地防护结构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彦  郑耀  关富玲 《载人航天》2014,(4):359-366
综述了充气式月球基地防护结构技术,包括总体设计要求和关键设计要点、柔性热防护结构的服役环境、功能需求、设计方法、材料选用等。并从结构冲击定位和强度分析、破坏响应分析、系统组成分析和自修复材料等方面,指出了对结构进行健康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现有的地面测试技术,包括热防护材料性能测试、展开动力学性能测试和太空环境模拟技术等,最后对防护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CFRP加固修复铝板结构的载荷传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纤维布加固修复铝板结构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探讨了碳纤维布粘接长度、层数、粘接方式等因素对载荷传递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影响下试样的破坏过程、破坏特征、应变分布及变化规律,比较了碳纤维布加固完好铝板与损伤铝板的不同。结果表明:双面粘贴可以大幅提高损伤试样的承载能力,而对完好试样的提高效果一般;适当增加补片层数,可以提高修复试样的承载能力,降低补片端部和损伤区域的应变梯度,缓解补片端部和损伤区域的应力集中;增加补片的长度,尽管试样的承载能力提升有限,但可以改善胶层界面应力分布,降低端部与损伤区域碳纤维布的应变梯度,对修复构件整体性能提升有益。  相似文献   

9.
邱瑾  薛景川 《航空学报》1995,16(2):66-69
在结构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Weibul分布假设的基础上,通过结构细节疲劳额定值的概念给出了结构破坏危险率与使用寿命的关系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了破坏危险率-寿命曲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划痕的多点自修复,研究多级管径的修复剂输送系统。在涂层中分别布置了主管道、次级管道以及末端微纳/多孔结构,构成多级微脉管修复剂输送系统。研究发现三级微脉管输送系统输送修复剂的效果最好,修复剂扩散更为均匀,扩散速度更快;主级管道水平布置更为合理,管道不易堵塞,修复剂输送更流畅,而且将主级管道嵌入基体中,可以减少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对末级管道结构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导流网结构比多孔泡沫镍的输送效果更好。因此,使用将主管道水平嵌入基体,末端微纳结构使用导流网的三级微脉管系统有望应用于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划痕的自修复。  相似文献   

11.
制孔工艺对紧固孔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在传统制孔工艺和Winslow制孔工艺下,对7050T7351铝合金材料的双犬骨连接件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与可靠性分析;基于当量初始裂纹(EIFS)理论和符合性判据,计算不同制孔工艺下的原始疲劳质量;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分析;对Winslow制孔工艺强化机理进行了定性的探讨。研究表明:改进工艺后,紧固孔的疲劳寿命均有所提高,分散性降低,疲劳强度增加;紧固孔的当量初始裂纹小于0.125mm,符合抗疲劳耐久性设计的要求;裂纹形核的位置不变,裂纹扩展区疲劳条带变窄。  相似文献   

12.
多孔元件是飞机结构中常见的结构细节,起始于多个紧固件孔边的多条三维裂纹的疲劳扩展预测是结构多部位损伤寿命评定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的三维多裂纹扩展数值分析方法,能够对萌生于带锪窝孔边的多条三维裂纹实施疲劳裂纹扩展中的有限元快速建模和自动网格更新,进行三维多裂纹扩展全程自动数值模拟,并利用净截面屈服作为判定最终失效的准则。通过单锪窝孔双边非对称裂纹两种开裂模式情况下的算例计算分析,并与试验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扩展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飞机典型结构(紧固孔)原始疲劳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个定量地确定飞机结构细节(紧固孔)的原始疲劳质量的工程方法。用“当量初始缺陷尺寸分布”表征在一个或多个结构细节中真实初始缺陷的当量影响。用“使用裂纹扩展控制曲线”描述这一分布的扩展规律。用“裂纹超出量概率”定量地确定细节疲劳开裂的损伤度。这一工程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其它的结构细节,如几何不连续处、圆角及耳片等。本文编制了参数优化的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工程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紧固孔细节原始疲劳质量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一种由等幅载荷试验的断口金相数据反推得到的当量初始裂纹尺寸额定值(EIFSR)表征的紧固孔原始疲劳质量评定方法。并据此建立了原始疲劳质量符合性检查的EIF-SR判据和寿命判据。最后用上述判据对紧固孔细节进行了原始疲劳质量评定和符合性检查。  相似文献   

15.
初始缺陷尺寸分布的尺寸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结构可能的开裂区域面积不同引起结构可能萌生裂纹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各异是造成"疲劳尺寸效应" 的一个可能解释。研究了试样测试部分尺寸大小与萌生裂纹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的关系,并建立了分析模型。模型利用已知的小尺寸试样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和大小试样的开裂面积比,推导出了相同条件下未知大尺寸试样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这为结构完整性研究以及基于小裂纹扩展理论大尺寸试样的耐久性分析和疲劳全寿命预测打下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疲劳尺寸效应"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初始疲劳质量的一种简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描述结构细节初始疲劳质量的简化模型。此模型只需一种应力水平下的耐久性试验结果和细节S-N曲线之指数值m,即可描述初始疲劳质量,进行耐久性分析。用一套耐久性试验数据验证了简化简模型的可用性。最后,还给出了由裂纹尺寸和裂纹超过数概率定义的S-t关系,使结构耐久性分析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最佳制孔工艺、获得理想表面特性,从表面完整性和疲劳寿命角度对7075铝合金飞机紧固孔表面质量进行了实验性和数值仿真研究.通过比较常规多步制孔和钻扩铰一步复合工艺(Winslow),发现钻扩铰多步慢进给工艺(DBM)和Winslow所产生的表面具有较小的Ra值,较少的加工缺陷、较大的残余压应力及较高的疲劳强度,而后者的Ra值低于前者60%,疲劳寿命高于前者23%;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影响的经验公式;应用数值仿真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应变和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Winslow工艺的强化机理;指出适当减少进给量、增加切削速度能够提高紧固孔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螺栓螺纹表面裂纹上一种抗疲劳开裂研究方法—耐久性损分析方法。考虑了一个新的耐久性损伤模型—螺纹圆角处开裂,把适用于紧固孔上小裂纹模型上的理论方法发展延伸至螺纹圆角模型大裂纹上,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同时给出了一个数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拟合得很好,为带螺纹紧固件的耐久性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冷挤压孔边残余应力场中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学仁 《航空学报》1989,10(9):442-447
 本文给出了复杂应力场中圆孔边穿透裂纹问题的权函数解析解和各种基本载荷作用下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并据此计算了冷挤压孔边残余应力场中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而讨论了裂纹在外载荷和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疲劳扩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