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升海上保安和反恐作战能力,日本海上保安厅在2004年5月30日举行了海了总合训练和检阅式,总计此次演练科目包括水枪喷水灭火、直升机海上救援,抓捕走私船舶等与维护海上交通安全、海难救助和海洋环境保护有关的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2.
反潜是搜索和消灭敌潜艇的一种海上作战的行动,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敌方潜艇对己方岸上设施和海上或基地内的航船实施导弹和鱼雷突击,阻止敌潜艇进行侦察、布雷和执行其他任务。随着潜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作战能力的增强,反潜已经成为海军作战兵力的一种重要任务。在登陆作战中,反潜舰负责实施远程反潜警戒。此次参演的俄太平洋舰队“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舰的排水量7300吨,配备2架卡-27反潜直升机。该舰1986年2月1日正式开始服役,具有很强的防空、反潜及远洋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反潜是搜索和消灭敌潜艇的一种海上作战的行动,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敌方潜艇对己方岸上设施和海上或基地内的航船实施导弹和鱼雷突击,阻止敌潜艇进行侦察、布雷和执行其他任务。随着潜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作战能力的增强,反潜已经成为海军作战兵力的一种重要任务。在登陆作战中,反潜舰负责实施远程反潜警戒;在实施登陆时,则为登陆分队提供火力支援。期间,舰载反潜直升机负责舰载搜索突击群的远程和近程反潜警戒。此次参演的俄太平洋舰队“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舰的排水量7300吨,配备2架卡-27反潜直升机。该舰1986年2月1日正式开始服役,具有很强的防空、反潜及远洋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艘全燃料电池的常规动力潜艇--德国海军的212A型潜艇U31号,已开始进行海上测试,预定2004年加入德国海军的作战序列。  相似文献   

5.
3月下旬.涛涛黄海,风起云涌.沙尘暴和迷雾接踵而至。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官兵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连续数日战风斗浪.驱沙破雾.昼夜布阵演兵。他们按新大纲先后完成了单舰、编队防御,火炮实弹射击.舰艇战损互救,施放烟幕防御,实施电子战等海上使命科目的训练。并率先与空军强击机部队协同,实施跨军种空中、水面、立体对抗演练。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军“俄亥俄”号“俄亥俄”级核动力舰队弹道导弹潜艇(原舰号为:SSBN-726)于日前完成了改装工程,即将在近期按计划进行海上测试。美国海军共计划对4艘“俄亥俄”级核动力舰队弹道导弹潜艇实施改装,它们分别是:“俄亥俄”号(原舰号为:SSBN-726)、“密执安”号(原舰号为:SSBN-727)、“佛罗里达”号(原舰号为:SSBN-728)以及“佐治亚”号(原舰号为:SSBN-729)。其  相似文献   

7.
为强化海域执法能力与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台湾海巡署于7月5日上午9时由海巡署许惠佑署长假马祖南竿秋桂山海域校阅海域临船登检和反挟持演练,演练项目为海上执勤时各种突发状况及因应措施,进行实兵演练,借以展现海巡人员专业训练之成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国产033G型常规潜艇的海上打击能力,1976年由701研究所的李建球、杨焕生等进行了加装飞航式导弹的改进设计,并由冯云龙主设计了艇上的导弹存放和发射耐压筒。为此而专门采访了主持改装设计工作的李建球同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攻击型核潜艇(以下简称核攻击潜艇)是冷战后有争议的海军装备之一。部分原因是其设计、建造、保障和部署的费用较高,另外,冷战后核攻击潜艇的任务性质有待人们充分认识;冷战时期,核攻击潜艇在北约和苏联战略方面的任务很明确:苏联在战略上将它视为阻断海上交通线的有效装备而美国海军则把核攻击潜艇看作是前方部署的堡垒,它可使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龟缩在其设防区内,  相似文献   

10.
一艘属于中国人民解放海军北海舰队,编号361的“明”级柴电潜艇日前在渤海和黄海交界处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垒部罹难,由于该艘潜艇并没有失控沉入海底。因此,中国当局将遮艘潜艇拖回港口展开调查,善后工作也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反潜战是对敌潜艇作战的统称,它包括对敌潜艇的进攻和防御,即使用各种反潜兵力和武器积极主动地搜索、攻击敌潜艇或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敌潜艇的活动,并保护己方兵力免遭敌潜艇的攻击,发挥己方的火力。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各种高新技术在潜艇装备上的应用,潜艇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代潜艇可执行反潜、反舰和对陆上目标进行战略攻击等任务,对世界各国,尤其对海洋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反潜战作为潜艇战的反措施,日益受到各海洋国家的普遍重视。反潜战的意义随着潜艇战意义的增长而增长,反潜战的地位也随着游艇战地位的提高而提高。现代反潜战,已由早期的以水面舰艇为主的反潜发展到当今以水面、水下、空中、太空(卫星)为平台的立体协同反潜。  相似文献   

12.
周边军情     
日本政府11月108向中国提出强烈“抗议”,称一艘中国海军潜艇涉嫌进入日本先岛诸岛海域,当时经日本首相小泉批准后,防卫厅长官下令动员海上自卫队进行反潜行动。  相似文献   

13.
潜艇只在必要时刻才浮出水面,对实时通信和导航定位造成极大制约。蓝绿激光具有深水穿透性高、衰减系数低等优势,已在机载和星载平台对潜艇通信中得到验证。借鉴GNSS导航信号产生原理,结合蓝绿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与低轨卫星自身精密定轨,提出了基于蓝绿激光通信的低轨卫星对潜定位算法。通过在激光通信中增加载波相位调制,实现潜艇激光接收器的伪距测量,联合其高程测量信息实现水下定位。以一带一路海域,特别是中国南海区域为服务对象,优化星座参数设计了3颗卫星组成的低轨稀疏星座。潜艇在星座覆盖区域内保持静态,间隔1~3min完成至少两次通信测距和导航电文接收,联合两组观测数据、精密星历及高程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解算。仿真结果显示,在卫星过境期间,考虑卫星定轨精度,激光在空气、水下传播误差等因素,潜艇可在水下实现X、Z方向定位误差优于100m,Y方向误差约100~150m的高精度定位,对提升潜艇的战场作战能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印度于今年11月12日从其东海岸成功试射了一枚K-15型导弹。这枚潜射型导弹在昌迪普海上试射场的陆基移动发射台上发射,其最大射程为700千米。印度于今年2月首次在水下平台试射了一枚K-15型潜射导弹,此次的试射完成了从空中、陆地、水面及水下对该导弹进行试射的目标。K-15潜射导弹将部署到计划于2009年进行海试的新型潜艇上。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管理海军的军人,都没有成功地进行重大工程研制所需要的经验,也没有操管采用现代技术的复杂设备方面的训练经验。现在海军的情况是,军官有三个组成部分,他们是飞行军官、水面舰艇军官和潜艇军官。飞行军官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面舰艇军官,最后才是潜艇军官。这主要是因为潜艇军官的人数太少。——美国海军上将海曼&;#183;里科弗  相似文献   

16.
反潜作战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也是令所有国家,包括军事强国深感头痛的一大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对付潜艇,同盟国专门建造了5500艘反潜舰只和大量的反潜飞机。在大西洋战场,英、美等国平均用25艘舰艇和100架飞机对付一艘德国潜艇,以100名士兵对付一名德国潜艇艇员。  相似文献   

17.
1939年10月,德国海军U-47号潜艇大胆地潜入位于斯卡帕湾的英国皇家海军基地,一举击沉“皇家橡树”导战列舰。这次成功的战例成为海军史上一个传奇般的故事——不仅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因为完成这次作战任务的精彩过程。德军突袭斯卡帕湾的成功,极大地撼动了当时的英国政府,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海上并非无敌,由此也引发了大西洋上英国皇家海军与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旷日持久的激烈斗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所谓冷战时期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可以轻易地探测到隐藏在大海深处的苏联核潜艇并对其进行追踪,因为当时苏联核潜艇的水下航行噪声相当大。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助理埃弗雷德佩阿特于1990年4月,在众议院武装部队海上力量小组委员会上发言时说:“自从苏联人发现:美国人只需把头栽进水里,就能听到苏联核潜艇的航行噪声以来,苏联人便对其潜艇的降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台湾海军、空军在10月14日于屏东加禄堂外海进行武器系统验证,验证的武器包括“幻影”战机、“米卡”导弹射击、“小檞树”导弹射击、“海龙”潜艇SUT“战雷”射击等三项;次日,海军并在相同地点举行“联兴”90号联合两栖登陆演练,三军总共动用3000余名官兵参加,规模是近年同类演习较大者。这次的武器验证备受注意,实弹射击的三项武器都是在“汉光”19号演习中,因故取消射击和未精确命中目标的武器系统,所以军方决定另外实施武器验证,颇有贯彻陈水扁“打不中再打、打中为止”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更新神速,本刊曾报道平成12年观阅式。2003年度观阅式中,海上自卫队装备又进步一代。2003年10月26日,平成15年度海上观阅式假三浦半岛和伊豆半岛间的相模湾举行。计有水面作战舰艇44艘,陆、海、空三具自卫队共43架军机接受校阅,观阅式大阅官是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与防卫厅长石破茂。本年度的训练展示科目多于以往,且着重于“不审船”(工作船)反制,是十分具有可看性的一年。日本防卫厅举办海上观阅式的目的,最为让日本朝野关心海上自卫队的人士,借助海上观阅式中舰艇校阅与火力展示的方式,了解到海上自卫队建军与训练的成果。对日本而言,自卫队是全民的自卫队,海上防卫更是日本民众深切关心的课题,海上观阅式正好提供民众亲身参与的机会,了解日本操作这些精密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