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精化的层合梁脱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小平 《航空学报》1998,19(2):236-239
建立了一种精化的复合材料层合梁脱层模型。脱层梁被分为3个区,各区位移场为厚度坐标的三次函数,能满足层间位移和剪应力的连续条件、脱层界面的脱层条件和脱层边界点的位移连续条件。构造了其有限元模型。算例表明该模型较之基于经典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脱层模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受压正交异性矩形分层的屈曲和后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志中 《航空学报》1988,9(11):565-567
 一、引言 为了给飞行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力法分析了不同材料的受压固支、简支正交异性矩形分层模型的屈曲和后屈曲,把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构成的边值问题化为求解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进而用梯度法解之,最后给出有关的计算结果,并说明了支承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CFRP层板的落重冲击分层损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落重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航空上常用的铺层形式为[O2/9O2/452/-452]s的先进复合材料(CFRP)低能冲击损伤问题。重点讨论了落重冲击后分层损伤形貌、冲击能量W与分层面积A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体韧性对CFRP抗冲击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阎相桥  杜善义  王铎 《航空学报》1991,12(4):183-185
1.问题的提出 层板脱层是复合材料主要破坏模式之一;Wang等人认为基本上是断裂问题。一般均假定复合材料层板脱层开裂是基体控制的,在复合型开裂作用下的能量释放率G为各个单一型开裂作用下的能量释放率G_Ⅰ、G_Ⅱ和G_Ⅲ的代数和 G=G_Ⅰ+G_Ⅱ+G_Ⅲ (1)从下列的研究结果可看出上式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邹振民  樊蔚勋 《航空学报》1992,13(11):685-688
建立了含穿透脱层的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在承受面内轴向压缩载荷作用时的一维分析模型。在一阶剪切层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一维可动边界变分问题,结合断裂力学知识导出了脱层扩展的能量释放率G及其分量G、G的表达式,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计算,讨论了外载和脱层长度对能量释放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肖军  李顺林 《航空学报》1990,11(5):267-270
 <正> 1.引言 近年来,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分层破坏成为复合材料力学的一个热点。自1985年Russell提出用端部开口弯曲(简称为ENF)试样测量单向层间的Ⅱ型分层断裂韧性的方法以来,关于单向层间的Ⅱ型分层断裂问题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  相似文献   

7.
双分层损伤层合板屈曲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菊芬  郑罡 《航空学报》1999,20(6):562-564
采用参考面单元技术,建立双分层损伤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分层尺寸和位置对层合板压屈载荷的影响。大量计算表明,双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压屈载荷完全由其最弱的子层确定。在一定的分层位置范围内,双分层和相应单分层的压屈载荷有极好的一致性。给出的压屈载荷的等值线图可以清晰地描述压屈载荷随分层位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含椭圆分层复合材料层板三维问题的三角级数能量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伟平  孟庆春  张行 《航空学报》2000,21(4):338-342
根据叠加原理将含有椭圆形内部分层的层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分解 ,从而将分层问题归结为在分层表面上的附加剪切载荷作用下层板附加位移与附加应力的分析 ,并据此建立了一个仅包含分层区的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双三角级数构造满足层板分层区位移边界条件的位移模态。最后 ,应用最小势能原理确定位移解。计算结果收敛 ,挠度收敛尤为迅速。  相似文献   

9.
缝纫层合板压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有、无缝纫层合板的压缩强度和破坏机理。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缝纫参数对缝纫层合板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缝纫层合板以折皱断裂为主要压缩破坏模式,分层损伤得到了有效的抑制,缝纫参数对压缩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赵时熙 《航空学报》1994,15(12):1456-1462
 采用混合模式弯曲试验研究了T300/M10和HTA/6376两种复合材料静态和疲劳加载的分层断裂行为。在不同α/L比和混合模式比条件下加载,两种材料呈现脆性不稳定或脆性稳定的裂纹扩展。在疲劳加载中,裂纹扩展始终是稳定的。混合模式比对分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疲劳门槛值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粘聚区模型(CZM)的粘接元方法对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分层扩展研究。在缺少材料层间试验数据的情形下,应用了一种参数估算法确定粘接元的界面强度和刚度,并计算得到了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起始及扩展载荷,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分层位置对分层屈曲载荷、分层起始及扩展载荷的影响,并讨论了铺层角度对分层扩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的四节点板单元,分析了简支和固支两种边界条件下含圆形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结果表明,尽管浅部分层的存在使层合板的前屈曲临界载荷大幅度下降,但层合板仍能继续承受很大的后屈曲载荷,这种情况下的前屈曲是由于分层部分的局部行为造成的。同时,在相同的铺设和分层厚度及边界条件下,分层半径越大,后屈曲临界载荷越低,固支下的后屈曲临界载荷比简支下的临界载荷高。  相似文献   

13.
层合复合材料z-pinning增强技术的力学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先念  郑长良 《航空学报》2006,27(6):1194-1202
z-pinning技术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增强层合复合材料层间韧性的新技术。此项技术通过在层合板内嵌入体分比小于5%的z-pin,能使层合板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提高十几倍,减少50%由低能量冲击所产生的层间分层,并且只造成层合板面内拉压强度的少量退化或不退化。同时,z-pinning技术较之其他层间增强技术,如编织、纺织和缝合技术等,又具有易于加工,且便于控制工艺质量等优点。因此,这一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在一些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中得到了应用。简要介绍了z-pinning技术的工艺特点,重点综述这一领域细观力学模型与实验测试等力学分析工作的最新进展,并对准确评估z-pin力学行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On the basis ofa 2D 4-node Mindlin shell element method, a novel self-adapting delamin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delamination damag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In the method, the sublaminate elements are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delamination damage occurs or extends. Thus, the complex process and state of delamination damage can be simulated practically with high efficiency for both analysis and modeling. Based on the self-adapting delamination method, linear dynamic finite element damage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simulate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process of three types of mixed woven composite laminates. Taking the frictional force among sublaminations during delaminating and the transverse normal stress into account,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扫描分层检测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莹莹  安庆龙  蔡晓江  陈明 《航空学报》2016,37(11):3512-3519
由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其钻削加工中极易形成分层、撕裂以及毛刺等加工缺陷,而分层对碳纤维层合板构件的性能影响最大,因而建立一套准确的针对分层缺陷的检测、描述以及评价方法对层合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从分层缺陷的形成机理出发,通过对现有分层缺陷的检测以及评价体系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高频超声扫描显微镜(SAM)来进行分层缺陷检测评价的三维体积分层因子评价方法,并针对T800/X850碳纤维单向层合板对该方法进行了定征试验,最后通过对实际加工孔的分层缺陷的评价,综合对比了三维体积分层因子评价方法与传统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分层缺陷是由力热耦合引起的层间粘结失效,出口处更为严重;用超声扫描显微镜检测分层,可检测不少于8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至少可以清晰表达5层的内部分层特征;分层会发生隔层传播,并且两个相邻铺层为同向的层间结合强度最好,不易产生隔层传播;三维体积分层因子可以更准确清晰地评价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内部缺陷。  相似文献   

16.
费志中 《航空学报》1986,7(6):586-595
在足够大的压力作用下,层合板中的分层(delamination)会产生屈曲和后屈曲。本文分别用力法和位移法求解了受压固支正交异性矩形分层的屈曲和后屈曲问题,把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构成的边值问题化为求解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最后给出了有关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点弯曲试样获取延性材料本构关系的测试方法:针对小尺寸缺口试样的三点弯曲线载荷-位移曲线,采用有限元辅助测试(Finite-element-analysis aided tests,FAT)方法,迭代获得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本构关系。研究表明,两种延性材料的有限元迭代反求结果和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应用该方法,可以采用小尺寸缺口试样来获取延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丽滨  龚愉  张建宇 《航空学报》2019,40(1):522509-52250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分层损伤是层合板主要的损伤形式,一直是复合材料力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国内外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层问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介绍了单向复合材料I型、Ⅱ型和I/Ⅱ复合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和原理以及多向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的试验研究。得到了表征和评价分层失效机理和扩展行为的纤维桥接模型、静力分层扩展准则和疲劳分层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采用内聚力模型(CZM)、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和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等先进数值方法模拟分层扩展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扩展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预计蜂窝夹层结构的分层破坏载荷,考虑到屈曲同时引起结构分层,假定认为屈曲临界载荷即为分层破坏载荷.在有限元模型中,为了进行有效的压扁区预先分层处理,采用双节点法模拟层压板分层现象.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靠的,也进一步论证了前提假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分层损伤,为研究分层损伤对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压缩强度的影响,对含预制分层缺陷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静强度压缩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沿层合板厚度方向2种不同位置的分层缺陷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类试验件断裂位置均主要集中在预制分层缺陷的边缘,断裂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层扩展;2类试验件的压缩强度较无初始缺陷的试验件分别降低9.04%和8.60%,说明分层缺陷的位置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强度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分层缺陷位于层合板厚度方向中间位置时对压缩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