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程序代码正确的固化加载运行是多核DSP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简要介绍了DSP的加载器和加载过程,阐述了多核处理器件的加载配置管理方法.以TI公司的多核DSP TMS320C6678为例,介绍了多核DSP的加载模式和流程,详细阐述了EMIF16的Nor FLASH加载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多核DSP软件的正确、可靠加载运行.  相似文献   

2.
DSP的以太网接口在信号处理设计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介绍了TI6678多核DSP以太网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DSP以太网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流程.结合应用需求,介绍了基于以太网远程加载的应用实例,为TMS320 C6000系列DSP的以太网接口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TMS320C6713B为核心的某嵌入式系统要求通过RS422/485进行系统应用软件的加载与固化,摆脱JTAG口调试电缆的长度限制的问题,描述了一种采用RS422/485进行软件加载与BOOTLOAD的设计方法,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两大方面说明基于C6713B的远程软件加载系统的实现,对TMS320C6713B使用DSP/BIOS配置、EMIF总线外挂大容量SDRAM等一些新特点进行软件加载系统的设计,从而满足了嵌入式系统对远程加载软件大数据量,快速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实时图像处理能力是嵌入式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核心因素.为充分挖掘多核DSP性能,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出发,开展对多核DSP实时图像处理体系结构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 C6678的实时图像处理模块.采用FPGA进行实时图像的采集和缓存,利用四线RapidIO高速接口完成FPGA与DSP之间的数据传输,并设计了四级图像缓冲流水处理结构,实现了图像采集、缓存、处理和发送的并行进行.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块共享的实时图像处理多核协同处理机制,可以充分利用C6678八个核的优势,实现对图像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冉长风  陈昕 《民航科技》2007,(2):126-129
本文以由SED1335驱动的点阵液晶显示模块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812DSP控制的图文显示的实用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同时论述了在存储器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TMS320LF2812内部存储器进行片上大容量图文字库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TMS 320C25开发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讨论了一种新型嵌入到PC微机中的总线式TMS320C25信号数据处理机开发系统(DevelopmentSystem),分析了DS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如何通过DS实现TMS320CIS信号处理机的调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导弹弹翼尾翼电动模拟加载测试系统,设计系统硬件结构,详细分析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矩的测试及抑制方法,提出以TMS320LF2407 DSP和以直接转矩控制输出的ACS600伺服驱动器为核心的系统实现方法。对电动加载系统快速性和多余力消除这两个关键性的难点给出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精确地模拟弹翼及尾翼在飞行展开过程中的气流阻力,满足加载测试系统的快速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仿真器连接DSP进行程序升级给软件维护带来巨大麻烦.利用TMS320F2812芯片的内部丰富资源和支持在线编程的特点,介绍一种应用软件远程更新方法.包括一个通用的BOOT程序和两种生成可烧写文件的方法,满足了TMS320F2812产品的应用开发以及更新维护等需求.方法已应用于多个产品研制中,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操作方便、加载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由PC机主CPU与TMS320C32(以下简称C32)DSP构成的多目标雷达坐标测量系统,并将任务合理分配给PC机主CPU及C32负担,从而使PC机主CPU和C32在低价位下提供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雷达信号脉冲压缩的几种实现方法,着重讨论了数字式脉冲压缩的特点及其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了所选择的TMS320C6XEVM信号处理板的接口实现;给出了基于TMS320C6X的信号处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由于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件进行脉冲压缩,使得软件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刘玮  滕青  刘冰 《航空学报》2018,39(5):221712-221712
以民机结构试验机身垂向加载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了3种加载方案(蒙皮胶布带加载、客舱地板单层加载、客舱和货舱双层地板结构加载)。结果表明双层地板结构加载方案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机身框结构内力分布,更适合作为全机结构试验机身加载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板结构的机身双层双向加载技术。通过开发一种机身载荷施加策略及配套的加载装置设计技术,解决了固定杠杆比加载系统实现不同工况机身有效加载的问题,并通过全尺寸模拟试验,证明加载装置末端节点载荷分配误差小于1%,加载装置设计满足试验使用要求。该技术被成功应用于某型在研飞机全机静强度适航验证试验,提高了试验质量与效率,并可为同类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高低周复合疲劳裂纹扩展中高低周载荷交互作用机理,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含中心裂纹试件在高低周载荷交互作用下裂尖塑性区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周载荷的卸载作用导致高周载荷对应的裂尖反向塑性区明显减小,裂纹闭合水平也因此降低,进而加速裂纹扩展,致使高低周复合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降低.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低周载荷应力比、高周载荷应力比、高低周载荷循环比对裂尖反向塑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周载荷应力比降低、高周载荷应力比增加,循环比的减少,均导致低周载荷的卸载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液加载方式的航空发动机机匣热内压试验方法,用于模拟机匣件在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和内压联合加载考核。采用气液加压装置实现温度和压力加载介质的解耦,以高温耐压油作为温度加载介质,利用仿形电加热器实现热载荷施加,以高压稳定气源作为压力载荷源对气液压控制腔体加压,通过对加压模型的理论分析指导压力载荷的定量控制。验证表明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温度和压力载荷的精确控制,解决了液压系统难以实现高温控制和气压系统温度控制均匀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气压加载方式开展破坏试验时的爆破现象。基于气液加压方式的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机匣件的热内压考核,实现温度控制精度优于±3 K和压力加载过程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操作相关的发动机载荷谱模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某型歼击机发动机重心法向过载谱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与操作相关的航空发动机载荷谱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一个操作相关的发动机载荷谱可以用泊松随机过程描述,由持续时间分布和到达时间间隔分布以及载荷持续时间累积频次曲线和载荷穿级计数次数累积频次曲线等四个因素完全确定,其中持续时间和到达时间间隔均服从指数分布。在保证上述四个方面等效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相关的载荷谱仿真方法,并对该发动机的重心法向过载谱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实测载荷谱吻合较好,仿真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Transonic tandem rotor was designed for highly loaded fan at a corrected tip speed of 381m/s and another conventional rotor was designed as a baseline to evaluate the loading superiority of tandem rotor with three-dimensional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aft blade solidity and its impact on total loading level were studied in depth.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andem rotor has potential to achieve higher loading level and attain favorabl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n a wide range of loading coefficient 0.55~0.68, comparing with the conventional rotor which produced a total pressure ratio of 2.0 and loading coefficient of 0.42.   相似文献   

16.
离心压缩机叶片载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常用叶片载荷型式的分析,推荐一种较理想的叶片载荷型式,并展示高效叶轮的设计实例。 根据欧拉方程,对于理想流体的绝热流动,单位质量流体通过叶轮所获得的功可用理论能量头h_(th)表示:  相似文献   

17.
余新刚  刘华  杨嘉陵 《航空学报》2008,29(2):373-378
 对人体在驾驶椅上臀部和头部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力响应做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工况参照直升机垂直坠毁过程的人员生存性评估标准,材料选用可描述人体生物本构特性的参数,载荷分为定速垂直冲撞型和外力作用型,包括:阶跃载荷、矩形脉冲载荷和三角形脉冲载荷。结果显示,对于各种工况,颈部均出现较高应力,为危险区域。对于头部受不同形式冲击载荷作用的情况,颅骨的动力响应基本保持一致,说明颅骨的响应对载荷形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曹宗杰  鲍海利  韩丰波 《飞机设计》2011,31(5):26-31,35
运输机在使用过程中,货物的装载方案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实际问题。货舱内货物质量与安放位置等会发生变化,货物质量分布对机体结构振动特性影响较大,不同的装载方案对飞机的动态特性影响不同。本文从运输机使用安全角度出发,基于结构动力学对不同装载条件下运输机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某航空兵团空运转场过程中不同装载方案为例,讨论了...  相似文献   

19.
朱营康  曹琦  姚承范 《航空学报》1900,1(1):297-299
 本文通过对常用叶片载荷型式的分析,推荐一种较理想的叶片载荷型式,并展示高效叶轮的设计实例。 根据欧拉方程,对于理想流体的绝热流动,单位质量流体通过叶轮所获得的功可用理论能量头h_(th)表示:  相似文献   

20.
平安  王德俊  徐灏 《航空学报》1993,14(10):472-476
首先建立了二维载荷谱分布,然后依据载荷顺序效应损伤机制编制了3种疲劳谱。通过二维分布谱的载荷顺序效应与排列顺序效应分析得出,谱载荷顺序效应仅与载荷总均值有关,并随其增大有可能对寿命预测影响较大。但编谱方式对零件寿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