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欧洲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57.35分,位列全球第二,落后美国36.87分,领先中国10.26分。从5个评估维度看,欧洲在政府支持、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维度较为出色,仅落后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的相对领先位置,在技术能力和保障能力维度则稍有逊色,落后于美国、俄罗斯、中国,处于全球第四的位置。整体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日本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29.42分,位列全球第5位,比排名第4位的俄罗斯低16.4分,比排名第6位的印度高7.25分。2017年日本的总分较2016年微升0.44分。从评估维度看,日本在政府支持、技术能力、保障能力、创新发展维度高于20国均值,在产业发展维度低于20国均值。整体来看,日本航天能力位于世界第二梯队中间位置。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印度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22.17分,位列全球第六,落后排名第五的日本7.25分,领先排名第七的加拿大3.87分。从评估维度得分上看,政府支持维度得分高于20国均值,而技术能力、保障能力、产业发展维度得分处于20国均值附近,创新发展维度得分落后于20国均值。此外,印度作为重要的经济体,国内GDP位居参评国家和地区的第五位,航天能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符。整体看,印度位居世界航天第二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美国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94.22分,位列全球第一,领先排名第二的欧洲36.87分。从评估维度看,美国航天在五个维度仍展现出全面优势,全面领先全球航天能力平均水平,并且各个维度发展均衡,五个维度均位列20个参评国之首,后续发展可持续性强。此外,作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航天能力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契合。整体看,美国仍稳居世界航天第一梯队领头羊的位置,不存在明显  相似文献   

5.
当地时间2005年12月28日11点19分(北京时间13点19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从饿罗斯租借的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为了打破美国全球定位系绒(GPS)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欧洲决定发展自己的“伽利略”导航系统,而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这一系统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均处于电子侦察卫星升级换代或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尤其是美国和印度的发展动向值得密切关注。2019年,印度发射了其首颗电子侦察卫星,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则正在研发新型换代卫星和新技术,如大规模互联互通互操作的网络卫星体系技术、时敏目标监视技术、商用射频信号接收定位系统及技术等。可以预见,这些即将落地的换代卫星及新技术具备更先进的观测能力,达到一定在轨规模后,全球电子侦察卫星的作战能力将实现一次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2015,(2):4
<正>编者按:2014年是世界航天发展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共进行了92次航天器发射活动,成功将293个航天器发射入轨,刷新了2013年刚刚创造214个的最高纪录,成为历史上航天器发射数量最多的一年。美国仍保持航天器拥有和研制技术全球领先的地位,尤其在微纳型应用航天器的研制和应用方面,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俄罗斯继续保持发射数量领先,其发射次数占全球发射活动的1/3左右,并积极尝试市场化途径。欧洲  相似文献   

8.
赵爽 《国际太空》2014,(10):36-40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目前两个能完成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过,无论是从定位精度还是应用范围上,GLONASS都要稍逊GPS一筹,这里面政治经济的原因有之,卫星技术有之,而地面站部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相比于美国GPS全球布站的优势,俄罗斯GLONASS的地面站部署只集中在其本国和周边国家,尽管利用了星上激光反射器等手段进行补偿,但其性能仍无法赶上前者。  相似文献   

9.
天基太阳能电站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豪 《国际太空》2010,(2):34-35
天基太阳能电站(SBSP)是设想在地球外层空间收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无线手段传输到地面的一种天基能源供应系统。随着能源紧张日益加剧,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建造SBSP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已在SBSP战略规划和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以美国、日本最为突出,而印度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11,(11):2
格林尼治时间10月21日上午10点30分,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搭载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不仅是俄罗斯"联盟"火箭首次在法国领地发射升空,也是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伽利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官员称,印度尼西亚政府为其两颗通信卫星订购运载火箭之事,由于俄罗斯质子号火箭的意外加入,与美国阿特拉斯火箭及欧洲阿里安火箭竞争而变得更加复杂。官员们指出,其中一个事实在不久前还被认为是十分荒谬的,即:质子号运载火箭正在通过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而不是俄罗斯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5日零点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前后我国将再发射12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201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即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为全球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后自主研制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有专家评论说,建立中国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不管军用还是民用,不管发展国家的经济还是维护国家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9月27日,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空间探测前景》报告,评估了2017年空间探测领域的投资和战略,分析了各国政府和商业航天计划、空间探测全球趋势及合作情况。报告指出,2017年各国政府在空间探测领域的总投资为146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6%,在全球15个最主要的空间探测计划中,美国的投入占总投资的74%。在主要航天国家和新兴航天国家的计  相似文献   

14.
阿里安航天公司首席执行官勒加尔近日在敦促欧洲各国政府迅速启动阿里安5火箭后续型号的研制工作,称在全球各大航天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欧洲尚未在研制新型火箭。他说,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部在着手准备下一代火箭。他指出设计生产一种全新型火箭可能需要10多年时间,担心欧洲若不研制新火箭,其在全球运载业格局中的地位将遭削弱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军用通信卫星发展集中在美国、俄罗斯与欧洲3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发展历史、军事需求、经济基础等各方面原因,三者的发展各有各的特点,也各有其独特的发展途径。其中,欧洲军用通信卫星的发展历史较早,但需求相对有限,而且参与国家较多,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是欧洲军用通信卫星发展的主力军。但近年来,北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在军事信息化潮流下开始发展军用卫星通信能力,无论是从需求、应用水平还是技  相似文献   

16.
晓春 《国际太空》2004,(1):17-22
目前全世界已经或正在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中国的北斗-1导航卫星系统是一种区域性二维有源无线电导航系统。其他国家都在利用GPS民用信息建立本国的各种卫星导航应用系统。日本和美国、欧洲一样  相似文献   

17.
沈永言 《国际太空》2016,(11):44-50
1 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态势 星座化覆盖 全球化发展必然要求信息基础设施的全球覆盖.相比于地面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基于星座技术的卫星网络,在覆盖和互通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国际移动卫星-2~5(Inmarsat-2~5)、"全球星"(Globalstar)、"铱"卫星(Iridium)、"轨道通信"(Orbcomm),以及正在部署的"另外三十亿人"(O3b)、即将启动的一网公司(OneWeb)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卫星互联网,都是面向全球的星座通信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正在建设之中的欧洲"伽利略"(Galileo)和我国的"北斗",都是面向全球的星座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8.
印度时间2016年4月28日,印度成功地发射了“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第7颗卫星,抢在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初始运行能力部署之前,完成了由7颗卫星组成的IRNSS系统空间段的部署,使印度成为全球第4个完成卫星导航系统部署的国家(位列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跻身卫星导航大国行列,拥有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能力的梦想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航天领域一直保持合作,两国在"国际空间站"(ISS)任务、航天发射服务以及航天零部件进出口等方面的合作都较为频繁。但自美国2019年5月禁止俄罗斯参与美国商业卫星发射开始,俄罗斯的航天发射服务市场逐渐受到制约。美国和欧洲联合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其中多项内容涉及航天相关物项,对俄罗斯航天发射服务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Nemo 《太空探索》2014,(1):40-43
<正>与主流航天强国相比,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展要落后得多。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受到外援的很大影响。目前印度火箭使用的液体主发动机Vikas,实际上是得到阿里安火箭上Viking发动机的授权,印度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印度目前使用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RD-56M是直接进口俄罗斯的存货,即使自行研制的7.5吨推力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也不过是RD-56M发动机的仿制型号。印度火箭技术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发动机对外的依赖上,也体现在火箭拙劣的设计中。印度极地轨道运载火箭(PSLV)选择了极其复杂的四级运载火箭设计,而且运载系数并不高,静止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