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自1958年8月21日成立至今,集研发、设计、生产、试验、测试于一体,长期致力于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回收着陆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产品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火箭、武器、无人机等的再入返回、气动减速、着陆缓冲、回收标位等。圆满完成了以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成功率居于世界前列,代表了国内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最高的设计、制造、研制和应用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自1958年8月21日成立至今,集研发、设计、生产、试检、测试于一体,长期致力于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回收着陆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产品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火箭、武器、无人机等的再入返回、气动减速、着陆缓冲、回收标位等。圆满完成了以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成功率居于世界前列,代表了国内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最高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研制水平、应用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自1958年8月21日成立至今,集研发、设计、生产、试验、测试于一体,长期致力于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回收着陆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产品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火箭、武器、无人机等的再入返回、气动减速、着陆缓冲、回收标位等。圆满完成了以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成功率居于世界前列,代表了国内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最高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研制水平、应用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1958年8月21日成立,集研发、设计、生产、试验、测试于一体,长期致力于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回收着陆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产品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火箭、武器、无人机等的再入返回、气动减速、着陆缓冲、回收标位等。圆满完成了以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成功率居于世界前列,代表了国内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较高的设计、制造、研制和应用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5.
正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实践十号回收舱于4月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搜索回收任务顺利完成。这是我国成功发射回收的第24颗返回式卫星,也是首颗在内蒙古草原返回着陆的卫星。卫星回收任务圆满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返回式卫星控制回收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曾圆满完成23颗返回式卫星和10艘神舟飞船搜索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奉命转战千里,挺进阿木古郎草原腹  相似文献   

6.
垂直着陆过程推进剂流动行为特性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回收技术是实现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垂直着陆的方式实现子级回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运载火箭在起飞和垂直着陆过程中,对贮箱内推进剂的管理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调研分析了运载火箭回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然后采用Flow 3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运载器垂直着陆过程中,贮箱内推进剂的流动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7.
着陆缓冲技术在航天器回收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对着陆缓冲过程所使用的两种发动机推力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着陆缓冲过程中影响系统最终性能的因素。认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初始条件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对此提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控制方法。应用这一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初始条件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着陆缓冲装置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7年7月的国际空间站研发会议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X)创始人艾隆·马斯克正式确认了第二代"龙"飞船的动力着陆项目(也就是反推着陆)的取消,原定于2020年的红龙火星探测任务也随之取消。反推着陆作为第二代龙飞船最具看点的技术特性,它的取消令业界一时哗然。而SpaceX公司自己也表示这是一项"艰难的决定",但终究二代龙飞船还是回到了海上伞降回收的"老路"上,一时间光环散尽,泯然众人。唏嘘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已创下三枚火箭回收战绩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又成功进行了一次海上平台软着陆,距5月6日的那次回收仅仅过去了20多天,证明火箭反推着陆技术已经成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4月27日宣布,将于2018年5月使用重型"猎鹰"火箭发射一艘"龙"式飞船降落火星表面,这次返回成功正是对这个火星红龙计划的最好支持!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发的月球着陆器传感器技术,属于该局的自主着陆和危险避免技术(ALHAT)项目,旨在发展降落和着陆制导、导航和控制(GNC)软硬件技术。这些技术用于实现月球着陆器的自主识别及制导,使其能安全着陆并判断下降过程中的着陆危险。  相似文献   

11.
星辰 《国际太空》2024,(2):10-11
<正>2024年1月19日16时00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简称VTVL-1试验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本次试验的飞行时间约60s,飞行高度约350m,着陆位置精度约2.4m,着陆速度约0.75m/s,着陆姿态角约0.14°,滚动角约4.4°,火箭着陆平稳,落点准确,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5月8日中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区平安着陆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立即对返回舱进行了现场处置,并利用蟒式全地形履带车连夜将返回舱运出沙漠。5月15日,返回舱顺利运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并在此举行了欢迎及交接仪式。解读:返回舱平安着陆后,想要回到阔别多日的"娘家"并不容易,而是经历了一段颇为周折的旅程。  相似文献   

13.
火星着陆自主导航方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火星着陆导航技术是火星着陆过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围绕火星着陆环境特点与导航技术遇到的挑战,分析了目前火星着陆过程的导航能力和自主导航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火星着陆过程的特殊性和导航需求,概述了火星着陆过程各阶段自主导航方案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而从导航方案设计与配置、导航模型建立与仿真、导航方案性能分析等方面,对自主导航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在火星着陆全过程自主导航方案综合仿真的基础上,获得了满足火星定点着陆要求的各阶段交接点应满足的导航精度。最后,基于目前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递进式三阶段"火星着陆自主导航方案的设想,可为未来火星着陆自主导航方案的设计与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卫星回收系统 回收系统的任务是保证追回舱以一定的安全速度着陆。它包括星上发出信标信号.供地面尽快发现目标.打开降落伞减速.这是完成整个飞行任务最后的,关键的一步.如回收系统发生故障,就会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5.
正1海上回收平台简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海上回收平台称为"自动航天港无人船"(Autonomous Spaceport Drone Ship,ASDS),是在甲板驳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安装了用于维持位置的动力系统,以及大型的着陆平台,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或远程遥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着陆冲击动力学实现载人登月舱月面着陆缓冲装置的方案设计,并分别开展机构运动分析、振动响应分析和着陆冲击特性分析,对着陆缓冲装置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全尺寸载人登月舱月面着陆缓冲装置原理样机,并结合分析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该研究为研制大收拢比、大尺寸、大载重、低过载的载人登月舱月面着陆缓冲装置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太空》2016,(12):65-73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8月21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所从探空火箭技术研究起步,先后从事过运载火箭总体技术、卫星总体技术以及载人飞船总体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目前,研究所集设计、制造、总装、试验、测试于一体,是我国空间光学遥感载荷的主要承制单位;是我国唯一的航天器回收着陆领域研制单位;是火工装置、航天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重要研制单位;是空间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激光攻防等装备的总体研制单位;是国内航空光学遥感载荷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陆基飞机大下沉速度对称着陆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安全高效地进行着陆试验以实现起落架结构强度和刚度试飞考核,从讨论飞机进场着陆飞行与起落架运动受载入手,深入分析了影响着陆下沉速度的诸多相关因素,并提炼出关键的影响与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平飞飘落接地和直线下滑接地等着陆操纵技术以及多次着陆试验训练进行操纵方法学习、经验累积和反馈迭代的综合飞行试验方法.运用该方法在某型陆基飞机着陆试验中,最大下沉速度达2.47 m/s,满足相关要求,从而实现了该型飞机着陆冲击条件下的起落架结构强度考核.  相似文献   

19.
月球着陆器着陆腿非线性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准确地预测着陆冲击过程中着陆腿的载荷缓冲和吸能性能用于指导着陆缓冲机构的设计和优化,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着陆冲击动力学仿真.建立了单腿着陆冲击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Explicit显式动力学程序作为求解器.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了质量缩放技术.对2个单腿着陆冲击工况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各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能较准确地预测着陆腿着陆缓冲性能;着陆腿的弹性对套筒间的摩擦力有较大的影响,增大着陆腿刚度可以减小摩擦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     
<正>探月工程三期着陆稳定试验首捷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三期着陆稳定试验第一阶段的试验。试验全面验证了8种状态、18个工况下模型的着陆初始参数、着陆面地形地貌和着陆面力学参数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稳定性的影响。第一阶段的试验系统地考察了组合体着陆时的着陆姿态、着陆速度、着陆面地形和着陆面摩擦系数对着陆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