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日本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29.42分,位列全球第5位,比排名第4位的俄罗斯低16.4分,比排名第6位的印度高7.25分。2017年日本的总分较2016年微升0.44分。从评估维度看,日本在政府支持、技术能力、保障能力、创新发展维度高于20国均值,在产业发展维度低于20国均值。整体来看,日本航天能力位于世界第二梯队中间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美国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94.22分,位列全球第一,领先排名第二的欧洲36.87分。从评估维度看,美国航天在五个维度仍展现出全面优势,全面领先全球航天能力平均水平,并且各个维度发展均衡,五个维度均位列20个参评国之首,后续发展可持续性强。此外,作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航天能力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契合。整体看,美国仍稳居世界航天第一梯队领头羊的位置,不存在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俄罗斯航天能力评估得分为45.82分,位列全球第4位,落后美国48.4分,落后欧洲11.53分,落后中国1.25分。从5个评估维度看,俄罗斯在政府支持、技术能力和保障能力维度居全球前列,特别是在政府支持和技术能力这两个维度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这两个维度上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欧洲航天能力评估总分为57.35分,位列全球第二,落后美国36.87分,领先中国10.26分。从5个评估维度看,欧洲在政府支持、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维度较为出色,仅落后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的相对领先位置,在技术能力和保障能力维度则稍有逊色,落后于美国、俄罗斯、中国,处于全球第四的位置。整体  相似文献   

5.
正印度重视航天系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就,并获得国际广泛关注,已然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成为日益重要的航天力量。政府通过调整航天规划模式,引领航天系统和技术的开发;逐年增加航天预算,为增强本国航天能力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制定了广泛的航天政策框架,为本国航天的发展提供规范和指导。印度航天发展战略将重点围绕保证空间安全、发展商业航天、深化国际合作、提升自主能力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印度航天活动的开展是以印度航天部制定的五年规划为指导,但还缺乏一套顶层的国家航天政策和系统、长期的航天发展规划。2014年,印度按计划稳步推进《"十二五"航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寓军于民、军民两用、工业参与、商业化、国际合作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不断地加大航天投入,在应用卫星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航天技术开始向各个领域扩展,覆盖了运载火箭、空间科学、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和火星探测各个领域,全方位提升其航天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2020年11月7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DL成功发射了"雷达成像卫星-2BR2".这是印度第3颗雷达成像卫星-2B系列卫星,目的是强化太空侦察和监视能力. 印度一直想当亚洲航天老大,尤其重视发展军事航天,多次发射高分辨率军民两用遥感卫星以及军民两用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并进行了首次反卫星试验、首次太空军...  相似文献   

8.
<正>3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就在不久前,我们的科学家击落了一颗位于距离地面3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的卫星。"莫迪随后表示,印度成为第4个掌握反轨道卫星技术的国家,这次试射证明印度成为"太空超级大国"。那么,印度如此高调宣布反卫星试验成功目的何在?印度航天快速发展必须看到,这些年来,作为新兴的航天国家,印度航天的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9.
1引言 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强与国外的航天合作,加速发展深空探测能力。2008年10月22日,印度终于将月船-1探测器送上征程。为了增强和拓展航天业务,印度正在探索和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及深空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东方 《国际太空》2013,(2):48-54
2012年,日本、印度、韩国和朝鲜等亚洲国家开展了一些航天活动,其中伊朗发射了3次,居世界第五;日本、印度和朝鲜各发射了2次,并列世界第六。但他们的含金量有很大差别。例如,伊朗和朝鲜都只成功了1次;日本航天活动的水平较高,把地球水循环变化监测卫星-1(GCOM-W1)、白鹳-3(KOUNOTORI-3)H-2转移飞行器(HTV)送入太空,还在"国际空间站"上释放了小卫星等,用火箭发射了首颗国外卫星;印度发射了自行研制的首颗雷达卫星—雷达成像卫星(RISAT-1);韩国喜忧参半,其韩国多用途卫星-3  相似文献   

11.
在迈向21世纪之际,印度航天仍然坚持着它三十年来的一贯做法,即积极吸收外国技术为我所用,尽量少花钱,多办事。 印度的主要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每年用于研制及运行的经费为3~3.5亿美元,这对许多国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印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地观测卫星技术,以获得长期、连续的天基观测能力,建立了"国家自然环境资源管理系统"(NNRMS)。印度利用有限的航天预算通过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建设了两大系统,其中低地球轨道部分主要为"印度遥感卫星"(IRS)系列,地球静止轨  相似文献   

13.
阿龙 《国际太空》2001,(12):7-9
1 雄心勃勃□□多年以来 ,印度的航天计划都被一层神秘面纱所笼罩。但自 2 0 0 1年 4月印度成功将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 D1(GSL V-D1)送上天以来 ,关于印度未来航天计划的各种细节不时见诸报端。 2 0 0 1年 7月 7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主席卡斯图里兰甘在孟买表示 ,印度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 ,有关可行性研究的第 1阶段计划将在 3年内完成。目前 ,印度已指定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这项价值 35亿卢比(1美元 =47卢比 )的计划。如果 3年后可行性研究报告能够出炉 ,印度将对它进行评估和详细的复查 ,评估结束后 ,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我国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飞行2247秒之后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2019年宇航任务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据长五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力士",长五火箭总长约57米,堪比20层楼高;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具备将25吨级的航天器发射到近地轨道、将14吨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7月19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了《航天报告(2018)》,这是美国航天基金会自2006年以来每年度连续发布的第13版《航天报告》。报告从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人才队伍、航天产品和服务等维度,以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17年度全球航天活动最新动向和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本文将对该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3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了《航天报告(2017)》,这是美国航天基金会自2006年以来每年度连续发布的第12版《航天报告》。报告从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人才队伍、航天产品和服务等维度,以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16年度全球航天活动最新动向和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全球航天器发射活动已经落幕.总体来看,2016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与发射的航天器数量低于前2年,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最大的变化是俄罗斯的突然低迷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俄罗斯丢掉了保持长达12年之久的年度发射次数冠军地位,仅屈居第三,而近些年一直位居第三的中国年度发射次数首次突破20次,与美国并列首位.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于5月18日开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下属中华航天博物馆设计建设的园博会航天主题园项目,占地30亩,建筑面积达到7000多平方米,由航天园艺厅、航天体验馆、太空驿站、太空俱乐部和航天文化广场五部分组成,是本届园博会中唯一个集"吃、住、看、玩、学"为一体的高科技主题展  相似文献   

19.
专营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以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各类航天产品。兼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计算机、交通运输设备等多种民用产品。 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10月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的沿革;1993年6月在此基础上组建。 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体系;具备系统工程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拥有27万名员工,人才济济,配置合理,其中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占职工  相似文献   

20.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日前宣布,一旦印度确定了有关的科学目标,将自力更生地发射月球探测器。这项计划拟在2008年实施,如获成功,印度将成为又一个拥有月球探测器的国家,这将使印度在国际航天领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印度的航天工业已有近30年的历史,政府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已具备了自行设计研制大推力运载火箭、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以及洲际导弹的能力,形成了本国独立的航天工业体系,特别是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研制及应用技术开发等诸多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1979年自行发射卫星失败后,印度国家航天机构在19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