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永林 《推进技术》1991,12(6):31-35
介绍了战术导弹动力装置靶场试验与评定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有战术导弹动力装置试验类型、分析内容、参数信息和评定方法,也概略地谈到动力装置靶场试验与评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军武器装备仿真与试验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一体化试验方法的趋势,研究半实物仿真试验技术、试验鉴定一体化的若干问题,包括一体化研究的内容和技术途径。在靶场试验中以外场试验信息验证仿真试验的结果,以科学可信的仿真试验进行精度评估、作战效能评估,加速海军武器装备的研制定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存在不足,影响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对子母弹靶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相邻子弹间距、不同环带中子弹数量的规律,建立了子弹落点散布模型;结合母弹散布,建立了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该模型在给定子母弹散布参数后,可以快速生成群射子母弹子弹群的地面散布,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异步串行通信在靶场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靶场试验的信息传输需求和异步串行通信口的工作特性,定义了系统互连环境、传输规程,描述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飞机工程》2005,(1):7-7
美空军继在尤他州试验训练靶场,完成B-1B轰炸机的最后一次软件更新飞行试验之后,又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完成了软件更新和227kg的GBU-38“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的装机综合试验。前者是作为作战任务的一部分以正规演习的形式由空勤人员规划并实施,对新的软件进行回归试验,以检验是否对已装机的武器、雷达和导航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后者则在加州中国湖的美海军作战中心的轰炸靶场,进行4次投放了6颗带惰性装药的GBU-38 JDAM制导炸弹,  相似文献   

6.
美国天基靶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美国正在积极研究天基靶场并计划从地基靶场向天基靶场升级,这是美国靶场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对美国天基靶场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与今天基于雷达的地基靶场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了美国实施天基靶场的一些演示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高短靶场测量飞机(ARIA)及其目前和未来在全球范围内保障试验和鉴定活动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刘军  潘文瀚 《飞机设计》2011,31(5):64-67
地空靶场实时GPS差分高精度测量系统是当代飞机飞行试验中解决火控系统标校、测控系统校飞或导弹武器系统精度试验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地空靶场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伪距观测量的GPS实时差分定位的原理以及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论述了将GPS实时定位技术应用于地空靶场中机载或弹载导航系统的实现方法。文中详细的规划了基准站...  相似文献   

9.
日益繁重和复杂的靶场试验对靶场安全控制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保护航区周围重要目标的安全成为靶场地面安全控制系统的重要使命.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提出了安全控制决策自动化问题.在分析影响安全控制决策依据的安全控制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一体化体系结构的靶场安全控制辅助决策系统,建立专家系统模型;探讨了基于模糊推理的导弹工作状态判定问题的推理规则,设计了安全控制辅助决策系统各模块功能;总结了系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实现的技术途径.为靶场安全控制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2,(6):31+51+56
为交流我国在靶场光学测量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寻求更适用于靶场光学测量系统发展的新思路,分析总结光学试验任务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当前及今后光学测量系统发展的新技术、新途径,在促进光学测量系统发展进步的同时,为我国靶场测控、试验评估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拟于2013年3月,以"更精、更远、更清晰"为主题举办"光学测量技术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导弹武器系统的使用可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导弹武器系统使用可用度(Ao)的涵义和影响因素,探讨了使用可用度在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的指标论证、分解与设计、以及试验与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清  闫娟  朱家强  黄涛  臧精 《航空学报》2016,37(1):1-16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航空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内容,是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型号发展的先期论证。开展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实现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的需要,也是航空武器装备由跟踪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的需要。分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面临的挑战,回顾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从产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可能的应对策略,探讨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An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system that is supportable provides all of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necessary to support fleet weapon systems, from installation, t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o disposal. To be supportable, ATE must then minimize facility, personnel, training, supply support and support equipment impacts. Furthermore, should the ATE fail to operate, impacts to the systems which it supports must also be minimized  相似文献   

14.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武器装备系统的需求推动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本文首先从描述当今先进武器系统装备的特点出发,介绍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思路以及近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航空电子在航空武器装备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了其对空中力量运用模式与作战战术的影响,以及各国防御战略与军队装备发展的走向,并指出:我国应加大航空电子技术的探索研究力度和预研投入,以加速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空中靶标作为一种消耗性的无人飞行器,在防空反导武器系统试验训练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须统筹考虑其逼真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滑翔式空中靶标系统发展思路与工作原理,设计了滑翔式空靶总体方案,并利用Datcom和Matlab对其滑翔供靶弹道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计算表明,弹道性能满足亚音速俯冲类目标模拟供靶要求,系统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使用安全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微机械加速度计的温度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对加速度计的影响方面主要通过开机特性实验、线性度实验以及温度模型的建立研究了零位加速度计输出的重复性、稳定性与温度的关系、不同温度下的线性度、零位加速度计输出的温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战环境的 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导弹武器实战化的作战训练使用需求,结合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特性,在传统ADC评估模型基础上,引入实战战场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建立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改进的ADC评估模型,同时针对导弹武器系统能力构成的复杂性,采用层次分析和集对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分析表明,改进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实战环境条件下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效能,可为开展实战化条件下的训练提供更具实际意义的支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As part of the DOD Logis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Navy is emba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Diagnostics Support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diagnostic design tools, which are aimed at automating the diagnostic design process. When completed, the tools will be utilized in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diagnostic demonstration project applied to a Naval weapon system. The last three yea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ing attention given to the defini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diagnostics concepts. Integrated diagnostics is a structured process which maximi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agnostics by integrating pertinent elements, such as testability, automatic and manual testing, training, maintenance aiding, personnel an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as a means for providing a cost-effective capability to detect and unambiguously isolate all faults known or expected to occur in weapon systems and equipment, and to satisfy weapon system missio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20.
When tasked to ensure the Minuteman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system remains fully operational and supportable through 2020, the Air Force realized that the support capability of its legacy automated test system for the operational ground support electronics subsystem would need to be completely replaced. The legacy test system, while fully operational, was rapidly becoming non-supportable. Unless replaced with new hardware and upgraded test program sets, the needed long-term support could not be provided to the weapon system. To address this issue within the scope of available program funding constraints, the Air Force selected an approach of combining the technical and programmatic expertise of the weapon system prime contractor, the program contro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weapon system Program Office, and the technical capability of an Air Force technical organization. The program wa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a prototype phase and a production/rehost phase.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gram and presents valuable lessons learned during the prototype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