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1986年1月28日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低温天气,使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氟橡胶密封圈失去弹性导致泄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73秒发生爆炸。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升空过程中外贮箱脱落的绝热用聚氨酯泡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高效多层绝热系统(GS—80多层绝热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出一种高效多层绝热系统(GS-80多层绝热系统)。该材料系以涤纶薄膜为基体,一面镀铝,作为反射屏。另一面涂以热导系数小的粒状无机物,作为屏间隔层。粒状间隔层对提高系统的绝热性能有良好的效果。这种材料除能用以绕制高效绝热系统外,还有强度高、重量轻(每平方米约14克左右)、厚度薄(每层约20-40微米)、耐振动、质地柔软,使用方便等优点。测量了用这种材料绕制成的多层绝热系统的热传递性能,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为供新型联盟6火箭使用,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专家已开始对RD-180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适应性改进。RD-180发动机将用在最终可能将取代联盟2中型火箭的联盟6型火箭的第一级上,而且还将用在超重型火箭的芯级上。供"联盟6"使用的发动机将加强防火保护,采用新型过滤器、涂层、现代材料和新  相似文献   

4.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的燃速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特点、燃烧中气相过程和固体燃料内部的传热过程,利用由传热理论得出的固体燃料燃速公式和阿累尼乌斯(Arrhenius)燃速公式耦合计算,得到了燃速与氧化剂流率、轴向距离、装药初温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固体燃料燃速主要受氧化剂流率和轴向距离的影响,随氧化剂流率的增加而增加,随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固体燃料燃速温度敏感性小,在设计发动机时可以不考虑装药初温的影响.利用热力计算得到了绝热燃烧温度与氧化剂流率和药柱长度的变化规律,绝热燃烧温度随氧化剂流率的增加存在一最大值.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比较吻合,为进一步研究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及流动问题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披露,以色列正在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用的商用运载火箭。这种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源于以色列军用火箭“沙维特”,沙维特火箭曾于1988年和1990年发射了以色列的“地平线”1号和2号卫星,今年底将发射“地平线”3号卫星。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有4级,其中3级是固体火箭,上面级是液体火箭,使用双组元燃料。该火箭高20米,重30吨。第1级用游动发动机控制飞行方向,第2、第3级用气体喷射制导,第4级火箭用于保证最后推力和有效载荷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6.
日本超导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磁性比现有常温超导氧化物大300倍左右的新型常温超导材料。经测定,每块新超导物质具有的悬浮力约为3000克,这是目前的世界上悬浮力最强的物质。 近年来,日本不仅用这种超导材料制造磁悬浮列车,还计划用超导磁悬浮列车来发射航天飞机,以取代用火箭发射航天飞机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发射火箭的良好天气。早晨6时15分,身着蓝白相间色航天服的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按预定程序进入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坐到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这时,距离发射时间2小时45分钟,在他的身下是高高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二号F火箭。北京时间9时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主打产品航天飞机的非议和责难不绝于耳:批评航天飞机的构型过于复杂,运行费用居高不下;航天飞机本是试验性航天器,却担负起实用性任务;航天飞机既载人,又运货,无应急救生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受影响;现有的航天飞机大都已经飞行20次以上,例如发现号航天飞机连同最近的首次复飞,已达到31次,其机身及主要部件大都可能已老化;轨道器与外贮箱、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并联组合方式,导致其外贮箱绝热泡沫材料脱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等等,一时间说得航天飞机几乎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9.
周武 《太空探索》2005,(1):16-17
莫斯科时间2004年11月8日21点30分,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联盟2号新型运载火箭,给乏善可陈的国际商业火箭带来了一抹亮色。据制造该火箭的俄罗斯萨马拉中央特种设计局专家阿部拉什金介绍,火箭搭载了一个过期的军用航天器,该航天器上面装备了各种试验设备,如用于测量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动机工作状况的振动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该航天器只是当作有效载荷模型,与火箭分离后将以弹道方式降落并坠毁在太平洋水域。新火箭可快速发射联盟2号运载火箭为三级液体燃料火箭,使用新式材料制造而成,火箭本身质量比其他类型火箭轻,牢固性更…  相似文献   

10.
印尼无线电通信管理局(Perumtel)4月8日通知美国麦道公司,印尼决定用德尔它火箭发射帕拉帕B4通信卫星,并要求1992年3月发射。前一段,印尼一直在考虑用法国火箭和中国火箭发射帕拉帕B4卫  相似文献   

11.
据《国际飞行》杂志2月20报道,原来预计用长征3号火箭发射的西联星6S,可能改用其它一次性火箭发射。这颗卫星将被休斯公司从特里卫星公司(Teresat)和西部联合会手中买下来。休斯公司认为,由于美国一次性火箭恢复生产,长征火箭正失去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势头。休斯公司力图说服政府允许用苏联质子火箭发射卫星。 2月13日该杂志报道,原拟由中国长征火箭发射的邮政卫星暂时冻结。瑞典空间公司将在1991年下半年搭载长征2C火箭,发射技术卫星  相似文献   

12.
航天简讯     
亚洲卫星-3改用质子号火箭发射香港亚洲卫星公司的亚洲卫星-3将用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第1、2颗亚洲卫星是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的。由于今年2月14日长征-3B的失败,这才决定用质子-1火箭于1997年发射该星。另外,美国艾科斯达公司和国际通信卫星组...  相似文献   

13.
航天简讯     
美国两家公司想同以色列合作自从1988年9月19日以色列用2级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技术卫星以后,至少有两家美国公司(其中一家是经营空间助推器商业)正在同以色列协商一项联合冒险计划,共同研制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据以色列消息灵通人士说,其用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是一种先进类型。一位以色列人士说,以美将联合生产一种火箭与阿里安及美国的火箭竞争,美国专家在以色列参观了以色列生产的装备线,对它采用的技术和设计留下了深刻印象。仲夏译自1989年1月英国《国际飞行》美用新法预测天气形势美航宇局(NASA)和美国空军在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时,引入预测天气形势的新方法。其预测天气形势的主要改进点是用雷达跟踪气球,测定上空风的强度与风向,计算出施加在航天飞机结构材料上的负荷,直  相似文献   

14.
正齐奥尔科夫斯基阐述了火箭飞行和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试制和发射过一枚火箭。真正将火箭变成实物的是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新兰格一个租来的农场,41岁的戈达德在世界上第一次进行了液体火箭试验。这枚火箭高约1.2米、直径约0.15米,用液态氧和汽油为推进剂,并且携带了简单的仪器进行高空研究。点火后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获得研制H-Ⅱ火箭所需的技术数据,将于1988年夏季发射大小(尺寸)为H-Ⅱ四分之一的固体推进单级式试验用火箭“TR-1”。在发射TR-1之前,该事业团于1987年12月3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竹崎固体火箭试验场对TR-1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用)进行了燃烧试验,测量和验证了有关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数据及设计的精确度等。  相似文献   

16.
一、公布运载火箭发射新价格苏联空间管理总局杜巴耶夫局长最近在巴黎布尔热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向西方公布了运载火箭、出租卫星、空间材料加工等空间服务的新价格表,其中包括新的火箭供西方发射卫星选用。早在1987年苏联就宣布,用质子号火箭发射2吨重静止卫星收费为3000万美元,现价格是发射5.5吨有效载荷到静止转移轨道为2800万美元,发射2.8吨有效载荷到太阳同步轨道为3500万美元。对新增加的顶峰号(Zenith)火箭(低轨道  相似文献   

17.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为其即将发射的3颗卫星提出招标。这3颗计划在1995~1997年间发射的卫星包括印度卫星-2C、印度卫星-2D和印度教育中继平台(Gramsat)卫星。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和原苏联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已经联手准备用阿里安火箭和质子号火箭争取这几颗印度通信卫星的发射订单。双方计划于1995年底用质子号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C;于1997年用阿里安-4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D;可能于1996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Gramsat卫星。外界评论说,印度卫星的招标为世界上两个具有发射实力的运载火箭走到一起提供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美国将研发用于太空任务的创新绝缘材料□□Quest产品研发公司与其合作伙伴鲍尔公司共同获得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授予的研发远距离载人太空探索任务所需的先进热绝缘材料。这种材料称为“综合复层绝缘”(IMIL),有望比目前最好的航天器绝缘层的绝缘效果高出2~3倍。IMIL以50年之久的技术为基础,将用于保护火箭燃料,如液氧和液氢,或者保证灵敏的低温设备正常运行。该项新技术的投资人鲍尔公司首席工程师表示,一种仅有常规绝缘层1/3质量、性能高出2倍的绝热系统的产生,将是革命性的。Quest公司将使用微模型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ELV),减少了地面保障方面的要求,达到低成本利用空间的目的。美国轨道科学公司(OSC)正利用可空中发射的、用固体燃料的飞马座(Pegasus)火箭技术,为政府和商业用户提供一种高性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现场工作人员只需20人左右。根据合同规定,OSC公司将在1993年年中用“和平保卫者”战略导弹第一级飞行它的金牛座(TAURUS)火箭;并于1995年3月用锡奥科(Thiokol)公司的Castor-120的第一级发射一个优选的飞行器。金牛座火箭使OSC公司、Thio-kol公司和飞马座火箭公司成为合资经营的伙伴,也为海格拉斯航宇公司(Hercu-les)提供了开拓小型有效载荷发射市场的新机遇。地面发射的金牛座运载火箭的上面级是去掉了机翼和尾翼的飞马座火箭的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现将日本1980年7月《火箭新闻》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活动月报》有关卫星连续发射失败的报道,综合整理如下: 日本1978年初首次用N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静止实验技术卫星,之后便积极准备继续用N火箭发射重130公斤的静止实验通信卫星1和2,进而掌握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技术及跟踪技术,以期在八十年代中期拥有自己发射国内通信卫星的能力。但遗憾的是,事与愿违,1979年12月用N火箭发射的“菖蒲-1”实验通信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