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KDD的卫星通信 1.KDD的国际电信卫星通信业务国际电信卫星通信在世界范围分成三大区域,即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三个区域。国际通信卫星V在每个区域上空有两颗或三颗卫星。1989年10月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Ⅵ,将于1993年向太平洋上空发射国际通信卫星Ⅶ,日本利用国际电信卫星提供以下通信业务。 (1)大容量模拟电话/数据业务(FDM/FM/FDMA) 该方式使用的地球站工作频率为6/4GHz,天线直径为15~30m的标准A站,还有工作频率为14/11GHz,天线直径为11~  相似文献   

2.
电离层短波射线追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电离层等离子体参量的平均背景模式计算为基础, 给出一种电离层短波射线轨迹计算方法。供短波通信系统、工作于短波段的其它系统(如HF雷达的目标定位系统)及有关研究工作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空间活动是以空间研究政策大纲(1978年3月制定的,1984年2月和1988年6月作过两次修改)为基础,每年按照大纲要求拟定出具体空间研究计划。在日本首相府内设有空间开发委员会,这是一个制定计划的决策机构。图1是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今后的研制的流程。邮政省作为使用者,以它牵头组成空间通信联络委员会(会长由邮政省通信政策局局长兼任),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委员会由邮政省、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国际电信电话公司(KDD)、日本广播公司、卫星广播公司、通信和广播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随着北美1号卫星通信主站开通运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正式开通北美沿海和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卫星通信服务。2015年5月,鑫诺公司的欧洲主站开通服务,完成了"一带一路"中国以西的海上和陆地通信覆盖。为了进一步完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信覆盖,鑫诺公司加紧建设并开通了北美1号主站,完成了北大西洋航线的通信覆盖,继打通中欧和中澳  相似文献   

5.
1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现状1 .1 卫星固定通信业务1 .1 .1 国际卫星通信□□国际卫星通信主要提供国际通信业务 ,所用卫星都是静止轨道卫星 ,现拥有 1 4 0多个成员国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INTEL-SAT)是国际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经营者。此外 ,俄联邦国际卫星组织 (INTERSPUT-NIK)也经营国际卫星通信业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发射了 8代卫星 ,第 9代卫星将于 2 0 0 0年发射 ,其第 1~第 4代卫星已寿终停用。第 5~第 9代卫星的主要参数见表 1。表 1 第 5~第 9代国际通信卫星参数 1)型号 国际通信卫星 - 5国际通信卫星 - 5A国际通信卫…  相似文献   

6.
航天简讯     
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的称呼本世纪末开始运行的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上搭乘的航天员,经美航宇局(NASA)与参加该计划的日本、欧空局(ESA)及加拿大等国协商,根据这些航天员的工作性质及承担的任务不同,其称呼为:空间站科学家(SS),负责搭载在空间站上的生命科学或材料实验及观测装置的应用与管理;空间站操作人员(SO),负责电力及通信等整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系统于今年2月1日开始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正式使用的典礼是以同分别位于三大洋和时区的三艘船只进行通信为标志的。其中一艘是“伊丽莎白女皇号”,当时它位于里约热内卢东南480公里的海面上。经过联合国代办处国际海事通信咨询组织在其它会议中安排了一系列国际会议之后,终于在1979年7月16日成立了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其实通信卫星公司(COMSAT)自1976年以来就在利用大西洋、  相似文献   

8.
在2004年10月23日晚!日本新泻县中越发生地震"同一天!在奈良天理市上空,一不明飞行物体与JAL(日本航空公司)客机擦肩而过,差点相撞,时值新泻地震发生前30分钟。那不明飞行物发出红色和橘黄色的奇异闪光,这是不是大地震前的警告呢?奇异的光“与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飞行物体完全不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增航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航线选择主观化、网络信息挖掘不充分等问题,考虑航空运输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和节点(通航城市)层次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预测的未来新增航线发现(NARP)模型。NARP模型提取局部封闭子图构建子图邻接矩阵,基于距离标记子图节点结构重要性,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提取节点层次属性。在此基础上,融合子图结构和节点属性2类特征,采用深度图卷积神经网络(DGCNN)进行链路预测,实现新增航线发现。在中国航空运输网络实际运行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较之基准方法,NARP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最高提升9.28%;在网络极度不完整时,预测准确率可以保持在80%左右;预测结果符合航空运输网络的实际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国际通信卫星V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第五代卫星。其主承包商是福特空间及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的子承包商有:梅伯布(MBB)公司,负责卫星的太阳电池阵和姿态控制分系统;斯尼亚斯(SNIAS)公司,负责结构和温控系统;麦尔可(MELCO)公司,负责电器设备的制造。国际通信卫星V是三轴稳定卫星,设计寿命为7年。卫星本体为1.65米×2.01米×1.77米的长方体;电器设备及推进系统装在本体内。装有天线的塔式构架在轨道上指向地球。在轨道上太阳电池阵展  相似文献   

11.
航天简讯     
波音准备开展飞机因特网业务□□美国劳拉天网卫星业务公司 (L oraSkynet Satellite Services)宣布 ,波音公司已选择其“电星” (Telstar)卫星系列为商业航线旅客提供高速数据通信业务。在此协定下 ,波音公司将租用劳拉天网公司“电星”卫星星座的多台转发器。这项业务是波音公司所提出的“波音新联系手段”业务的一部分 ,它将为飞机上的旅客提供实时的高速因特网、电子邮件、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接入业务 ,因此旅客可以在飞行期间保持与外界的各种联系。航天简讯第 4代国际移动卫星开始研制□□国际移动卫星组织 (INMARSAT)已授予 Astri…  相似文献   

12.
近廿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已经有各种不同的通信卫星相继投入使用。仅从国际通信卫星系列来看,通信容量从一开始(Intelsat-Ⅰ,1965年)的240路电话或一路电视发展到现在(Intelsat-Ⅴ)的12000路电话和2路彩色电视,通信容量有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对日益增长的空间通信需要来说,卫星上可用带宽的限制仍是当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新型激光通信设备成功地从"国际空间站"(ISS)向地球传送了一段高清视频,此举将有助于极大提升未来深空任务的通信传输速率。回顾21世纪以来空间激光通信领域整体发展情况,欧洲和日本频繁开展多项演示和试验计划,俄罗斯也在2012年首次实现了"国际空间站"到地面的星地激光通信试验,而美国在演示试验方面稍显沉寂。自2013年底开始,美国开展多次星地激光通信试验,最长通信距离近  相似文献   

14.
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的技术已经证明:这种器件可以取代空间飞行器上通信转发器的行波管。目前,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为国际通信卫星研制的C波段场效应晶体管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天兵 《太空探索》1996,(4):18-21
今年4月3日,第三代第一颗“国际移动卫星—3”(原名“国际海事卫星—3”)由美国“宇宙神”火箭发射成功,它将开辟移动体通信的新天地。 移动体卫星通信的诞生 在没有移动体通信卫星之前,在舰船、飞机和车辆等移动体上,人  相似文献   

16.
回春 《国际太空》1991,(4):12-12,11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欧洲通信跟踪(Euteltrace)系统和国际海事卫星C,分别在1991年1月2日和4日开始商用移动通信。主要目的是比较两个系统特性,所以都采用卫星作为通信中继。欧洲通信跟踪系统采用Ku波段;国际海事卫星C用L波段。前者覆盖欧洲,后者用于全球通信。一旦投入实用,则成为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欧洲通信卫星覆盖在东欧到西欧地面车辆α数字双向通信和定位  相似文献   

17.
由于通信卫星解决了大量的国际与国内通信需要(其中包括固定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解决了国际国内(包括地区性)彩色电视转播的迫切需要,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日本除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CS-3)、第二代广播卫星(BS-3)外,还通过研制大型技术实验卫星ETS-VI(1992年发射)来推进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CS-4和BS-4的研制。这种型号的卫星虽都是约为2吨重(轨道重量)的大型卫星,然而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对通信、广播增长的需要。因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广泛搜集广大用户意见,征求研制生产单位的意见后,决定研制用H-Ⅲ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人口稀少,靠微波通信及短波广播,不仅通信和广播质量差,而且也不经济。目前,除州府大城市有电视外,广大人烟稀少牧区和土著地区还看不到电视,1980年10月澳大利亚电信委员会(OTC)向政府提议购买“广播电视卫星”系统。政府通信部同意向国外购买。1982年初澳大利亚与休斯飞机公司签订承造三颗卫星和两座地面主控站,金额为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1982年货币值)的合同。休斯公司拿出30%费用作为补偿费,让澳大利亚工  相似文献   

19.
1月号卫星 :所有通信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1)……………………………………国内外气象卫星发展 (上 ) (5 )…………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态势 (8)……中国 Ku频段直播卫星轨道和频率资源利用方案探讨 (上 ) (10 )……………对我国发展空间天气系列卫星的建议……(16 )……………………………………国际空间站进驻首批常住航天员 (2 1)……2 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 (1) (2 6 )……对航天名词统一的几点意见 (2 9)…………·最新消息 (2 0 )·空间扫描 (32 )·图片新闻(封三 )2月号国内外气象卫星发展 (中 ) (1)…………卫星广播业务…  相似文献   

20.
从苏联发射卫星开始,东德的洛伊施特累利次天文台就对卫星进行观测。1969年10月14日发射的第一颗“国际宇宙”卫星上,安装了东德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研制的仪器,这种仪器用于研究太阳短波辐射。后来,东德科学家为“国际宇宙—4、6、7、11、16卫星”研制了光度计、电子和电源部件、无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