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复合材料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量级非线性特征,非线性刚度的研究是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基础。结构使用环境多数存在随机振动载荷,在更接近真实使用环境下对非线性参数的识别结果更加适用。文章提出了基于随机减量法和连续小波变换的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设计了基于随机振动响应的非线性刚度识别程序;通过立方刚度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算例,验证了识别方法和程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典型复合材料结构的量级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于随机减量法和连续小波变换的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多自由度系统不同谐振阶次的非线性特性存在差别。研究结论对于随机振动环境下结构非线性参数识别和建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余磊  刘莉  崔颖  岳振江  康杰 《宇航学报》2020,41(4):379-388
针对运载火箭的时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时变自回归滑动平均(TARMA)模型,提出一种时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的确定性演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基函数的良好局部函数拟合能力,将墨西哥帽小波函数作为TARMA模型时变系数的空间基底,构建了基于小波函数的泛函序列时变自回归滑动平均(FS-TARMA)模型,并发展了两步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现了时变系数的解耦估计。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阿里安V号芯级运载火箭时变有限元模型,对所提辨识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墨西哥帽小波基FS-TARMA方法能够有效地辨识系统的时变模态参数;与传统傅里叶基FS-TARMA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辨识精度,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模态局部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ITD和STD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模态参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模态参数辨识领域,频域法仍是模态分析的主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诸如功率泄露、频率混叠和离线分析等不足。本研究将基于时域识别的ITD法和STD法应用到液体火箭发动机模态参数辨识领域。由于这两种算法的基础是线性系统,利用Hilbert变换的方法,验证该发动机具有线性系统特征。与频域法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识别精度,且只使用实测响应信号,使用设备简单,因而可以在线分析,为发动机在工作环境下的参数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夏益霖 《宇航学报》1997,18(1):116-119
分隔贮箱内液体晃动问题可以用一个两自由度非线性阻尼系统予以描述。本文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处理非线性阻尼参数,给出了一种利用稳态正弦基础激励晃动试验技术确定分隔贮箱内液体晃动等效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方法通过引入晃动模态的频响函数剩余影响的拟合项实现两阶晃动模态的分离识别。数值仿真计算表明,这一方法给出的参数识别结果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构振动分析中的连接子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连接元和连接子结构与模态综合技术相结合,能够解决部件间连接比较薄弱、变形不连续结构系统的振动分析问题,子结构间的耦合变换非常简单,连接子结构的刚度系数可用参数识别的方法获取。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连接方法能达到足够的精度,计算量也较小。  相似文献   

6.
雷达辐射源识别是电子战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提出用谐波信号幅度之间的约束关系特征进行雷达辐射源识别的方法,针对谐波信号十分微弱的问题,提出采用谐波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重构、然后对重构的信号用最小二乘拟合进行幅度估计的方法,提高了幅度估计的精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防空导弹翼面弹性支承边界参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华 《上海航天》1995,12(5):3-6,31
利用系统可测自由度上获得的不完全模态来识别尾翼的边界支承参数。直接由特征方程出发求解边界的未知位移和内力,借此计算边界动刚度,同时对带有一定误差的已知试验模态进行叠代修正,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边界的支承刚度和附加质量。本文方法简捷。精度和效率都较高。在防空导弹及其他相关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于多个测点数据的火箭飞行模态参数识别,一般是通过每个测点数据单独处理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工程应用中可能存在识别精度不足、计算量偏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整体ARMA模型时序分析法,同时采用全部测点测试数据,对火箭的飞行过程中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进行了计算和识别。通过某火箭飞行试验实测的3个测点的振动数据,经过重采样、滤波、互相关等处理后,采用以上方法,整体计算并识别了火箭结构横向模态参数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辨识出火箭结构的横向模态参数,而且相较传统方法可有效减小计算量,且具有每阶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唯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相干性 ,是脉冲多普勒 (PD)雷达的重要识别特征量之一。介绍了PD雷达相干性识别的几种方法 ,包括 :单信道识别、多信道识别、时域识别。对时 频分析算法和小波变换在相干识别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计算仿真 ,根据仿真的结果分析 ,比较了短时傅立叶变换、维格纳 维利分布和小波脊线算法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平稳、信噪比变化范围较大的通信信号,采用小波多重分形的方法进行调制类型识别。先利用小波变换把通信信号进行分解,再对得到的细节信号计算多重分形维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噪声和调制参数不敏感,可对通信中的数字调制信号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天器中频段的力学环境预示问题,提出了一种航天器结构混合线连接建模方法。首先应用波动理论推导了波数空间下的线连接动态刚度矩阵,然后通过构造线连接处的位移形函数,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建立混合线连接模型。提出了模态插值、三角波和Shannon小波三种形函数构造方法,并对三类形函数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典型结构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线连接建模方法具有较好的预示精度,可应用于航天器结构的中频段的力学环境预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随机振动试验的模态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利用随机振动的试验数据进行模态参数辨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证明了从响应数据推导出的传递特性函数可以代替传统的传递函数求出脉冲响应函数,从而直接利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法进行模态参数辨识;然后以桁架结构为例,通过随机振动试验数据求得模态参数,并与模态试验的结果相比较,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等高线图与小波变换的3D地形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秋则  程辉  田金文  柳健 《宇航学报》2004,25(3):262-268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边缘的3D地形匹配算法。在算法中,一种结构紧凑的特征“等高线图”,用于表示参考高程图(DEM)及从实时数据恢复的高程图,这样3D地形匹配转化为基于等高线的匹配,即边缘(平面曲线)匹配问题。在边缘匹配过程中,首先用一种具有平移,旋转,尺度不变性的规范化小波描述子描述边缘。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域的快速边缘匹配算法,并分析了运算复杂性。由匹配成功的边缘对提取控制点的坐标。讨论了图像变换模型及基于最小均方根误差准则的图像变换参数估计方法。用真实地形实验表明该算法匹配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最显著的特点是该算法抗噪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罗建军  薛爽爽  马卫华  王明明 《宇航学报》2016,37(12):1411-1418
针对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抓捕目标后的动力学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参数辨识的持续激励轨迹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傅里叶级数对空间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运动轨迹进行参数化表示,并以参数辨识回归矩阵条件数最小化为指标,通过求解一个包含多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得到傅里叶级数的待定系数;最后,采用基于QR分解的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现对采样数据的序贯处理,并求解出待辨识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激励轨迹设计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空间机器人参数辨识的收敛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测电流的太阳翼在轨振动参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跃民  刘志全  任守志 《宇航学报》2018,39(10):1081-1088
针对传统太阳翼在轨振动特性测试需采用高精度星载设备或额外增设测量装置的问题,建立了太阳翼发电电流与太阳光线入射角之间、太阳翼在轨振动与太阳翼发电电流波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仅依靠遥测电流波动信息辨识太阳翼在轨振动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即:首先通过傅里叶变换获取电流波动信号的幅频响应;结合模态分析结果辨识振动频率及对应阶次信息;通过滤波算法分解各阶次振动,逐一计算对应阻尼比。为验证本方法有效性及误差水平,构造了由多个单自由度衰减振动及随机信号叠加而成的模拟电流波动信号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有效,误差可接受。在某卫星太阳翼在轨振动参数辨识上的应用实例也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正确识别太阳电池阵铰链副的刚度参数,用形状简单、建模相对容易的有机玻璃板列阵不同状态下模态试验结果估计待识别参数的初始值,通过线性化目标函数,将参数识别归为易求解的数学规划问题,最终直接用商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和数学软件实现参数识别。识别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