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19日,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美国最新的航天计划。根据计划,美国将于2018年前将4名航天员送上月球,此后逐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航天员常驻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送6名航天员登陆火星并在火星上常驻500d。鉴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退役,NASA已选定由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改装的运载火箭作为今后载人航天的运载工具,而航天员将乘坐载人探索飞行器(CEV)进入太空。其中,用于执行登月乃至登陆火星任务的CEV体积更大。目前,专家已着手设计月球着陆器,着陆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一个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四足着陆平台,上部则是将完成登月使命的航天员送回月球轨道的飞行舱。  相似文献   

2.
李涛 《中国航天》2012,(5):46-49
航天工业的实力彰显一个国家的军事、国防和经济实力。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航天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11年9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研发大推力火箭的新计划,新火箭将借鉴航天飞机使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燃料箱以及升级后的航天飞机固体燃料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4):7-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下午2:38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发现号的第32次出征,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15次飞行。该航天飞机机身长37.2 m,翼展23.8 m,载货舱长18.3 m,横断面直径4.6 m。起飞3 min后,发现号外挂燃料箱的隔热层泡沫至少有6块碎片脱落,其中1块还撞击了机身。因发现号已处于高空,气流对碎片推力不大,冲撞不足以损伤机身,发现号成功进入太空。7月5日,机组人员对发现号的“体检”结果显示,机身基本未受损伤。7月6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德国航天员赖特尔加入站上的第13长期考察组。也使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固体发动机各种故障情况的公开听证会上,NASA向总统特别委员会提供了下面51—L飞行任务最后一瞬间的计算机显示图片,它说明了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是如何从飞行器上脱开和钻入外挂燃料箱的顶部并造成航天飞机爆炸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1998,(6):9-9
波音称美国航宇局应着重改进航天飞机波音公司正在敦促美国航宇局重新考虑其拿出7.5亿美元来推动下一代可复用运载器(RLV)研制工作的计划,称这笔钱花在航天飞机改进上可大大降低4架轨道器的运行成本,并使其能再飞30年,因此效果会更好。该公司一官员称,洛马...  相似文献   

6.
庞统  晨曦 《航天员》2011,(3):19-21
航天飞机为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除外部燃料箱外,航天飞机轨道器和固体火箭推进器都可以重复使用。航天飞机执行一次任务,包括准备、发射、飞行和返回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1999,(12):26-26,31
美国航天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系统。但这种航天运输系统自1981年首次飞行以来,实际上还未对基本设计进行过什么大的改进。今年7月28~30日,在美国航宇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举办了首次航天飞机发展会议。会上就美国航天飞机今后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美国航宇局还介绍了有关航天飞机改进及其后续型号研制问题的打算。根据美国航宇局的规划,航天飞机的发展将采取三管齐下的方针,即在近期内对现役航天飞机进行多项重大改进,在2005年就是否招标研制第二代航天飞机做出决定,同时在2020年及更长的…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美空军为SDI计划发射大推力火箭(HLV)的要求,洛克威尔公司打算将现有航天飞机改造成无人的改进型,即将目前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和助推器原封不动地使用,而将轨道器代之以无人三角翼机(滑翔器).滑翔器同轨道器一样有三台主发动机,背部有较大的有效载荷空间,长为24.4 m.有效载荷为63094kg(轨道而度 278km,  相似文献   

9.
孙捷 《中国航天》1994,(3):22-23
美国航宇局修改对发射温度的限制美国航宇局已修改了有关航天飞机最低发射气温的规定,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制(算法),以便在气温超出限定值之后仍能考虑恢复发射。这些修改措施已在去年10月得到批准,并在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哈勃空间望远镜修理任务的发射过程中首次开...  相似文献   

10.
韩增尧 《中国航天》2006,(7):39-41,46
2005年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执行完14天的太空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此次飞行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首次飞行。虽然在此前两年半的时间里美国航宇局(NASA)耗资30多亿美元,在六个方面改善了航天飞机的性能,但整个过程并不顺利,可谓一波三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让美国人引以自豪的航天飞机日显老态,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对美国今后的航天事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简介 航天员能否成功完成舱外活动(EVA)高度依赖于其航天服手套的性能。自从航天飞机工程启动后,基础型的手套设计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在航天飞机中使用的EVA手套,最初称为1000系列,至今已经发展到4000系列。在这几代的改进中,材料的发展是最初的着重点。这些材料的变化大幅度提高了手套的性能,但是基础设计、硬件和设计理念都没有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3年)1993年内,美国航天飞机共飞行了7次,载航天员41人次(其中包括3名外国航天员)。第五十三次飞行(STS-54)轨道器奋进号(第3次飞行)飞行时问1993年1月13~19日航天员卡斯帕(指令长)、麦克莫纳格(副驾驶...  相似文献   

13.
《火箭推进》2005,31(6):6-6
2005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成功进行了航天飞机主发动机试验,发动机点火试验时间为520秒,这是航天飞机进入轨道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航天飞机(美国)孙广勃60年代初,美国几乎所有的宇航公司都开展了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火箭的研究。这期间的研究、试验与开发活动(如戴纳索尔以及X系列火箭飞机方案)探讨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可行性,为60年代末可复用航天运载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1997,(4):25-25,30
据美国一位有争议的宇航工程师阿里·阿布塔哈透露,他发现的证据表明,1986年1月28日执行编号STS51L飞行任务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右边那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在起飞时就有一处出现裂口并着火。这架航天飞机在T+73秒时(T+0秒为固体助推器点火指令发出时间)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1997,(5):37-38
今年12月(也可能推迟到明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升空执行任务编号为STS88的首次国际空间站组装任务。这次飞行将首次使用一种新型外贮箱。由于重量比原有型号轻了3.4吨,这将使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能力也相应提高3.4吨。新型外贮箱将使用铝一理会金。这种合金同原来的铝  相似文献   

17.
日希望2022年前发射航天飞机或载人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宇 《中国航天》2012,(11):20-21
日本希望在2022年前用载人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送宇航员上天,并着眼于在更长远的未来发展点到点的亚轨道运输系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官员在10月份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63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介绍该局载人航天方案时说,这种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可乘坐3人,并可携带重达400公斤货物。其中的小型航天飞机可能类似于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在研的“追梦者”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8.
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载着飞机指令长约翰·扬和驾驶员罗伯特·克里彭(RobertCrippen)进行了为期2天的第一次航天飞机测试飞行任务。而今,航天飞机已经执行了130多次太空飞行任务,每次都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NASA为满足空间发射需要,要求提高安全性和减少操作成本。本文将分析航天飞机助推器改进型及其推进系统方案以及它们在未来空间发射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航天飞机各种改进方案的优点和液体推进系统。为深入了解航天飞机改进的益处,对其助推器推进系统进行比较,并介绍规范研制和操作成本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2年)编者按:本刊在1992年第5期至第7期连续刊登了美国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飞行至1991年第44次飞行的历次飞行任务简况,本期和下期将继续登载1992年和1993年内的历次飞行简况,以向读者提供有关美国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