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个助推低温氧箱进行爆破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七号初样研制阶段最重要的试验之一,它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设计工作的正确性以及制造工艺的合理性,而且标志着长征七号转阶段研制工作就此全面展开。长征七号火箭助推氧箱在现役火箭型号中长度最长,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工艺技术,包括箱  相似文献   

2.
正处于初样研制攻关阶段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最近顺利完成初样第二轮全箭数字样机模装协调工作,在中国火箭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型号数字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引言200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经过10年的艰苦研制,研制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大量技术难关,完成了方案、初样和试样阶段的各项设计和试验工作,于2016年11月3日首飞并取得圆满成功,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蓝图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4.
<正>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在京召开了嫦娥三号探测器方案转初样评审会。以嫦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组长的评审组经过认真的评审,一致同意通过嫦娥三号探测器方案转初样评审。  相似文献   

5.
目前,嫦娥二号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于金秋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已完成方案阶段研制工作,正式转入初样阶段研制。嫦娥三号计划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探月三期工程将于2017年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2月19日,从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传出消息,嫦娥三号着陆器于2月18日成功自主唤醒,进入第28个月昼,工作正常。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嫦娥五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并择机发射。探月工程三期2011年正式立项,主任务嫦娥五号以获取月球样品并返回  相似文献   

7.
"长征五号"(CZ-5)系列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承担着中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国家重点专项工程."长征五号"火箭助推器是国内最大的助推器,为"长征五号"火箭提供90%的起飞推力.总结了国内外助推器发展现状及对比指标,并基于"长征五号"助推器研制过程,从助推器总体方案、功能与组成、关键技术特点等方面展...  相似文献   

8.
正"万丈高楼,起于设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没有太多经验可以直接拿来,它是真正的跨代研制项目,是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画下每一根线。运载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说,长五火箭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老祖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国火箭发展史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有着相似的意义。长五火箭启动研制是为了全面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而不是以发射某个特定载荷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 首飞大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开展了长达20年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论证工作.2006年,长征-5运载火箭正式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局和财政部联合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经过10年的艰苦研制,研制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大量技术难关,完成了方案、初样和试样阶段的各项设计和试验工作,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蓝图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已进入发射前的冲刺阶段,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按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两级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火箭芯级直径为五米,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长征五号也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好消息不断传出。长征五号火箭预计今年下半年重返航天发射舞台;长征六号改、长征七号改、长征八号火箭研制进展顺利;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30年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太空探索》2023,(6):6-7
<正>伴随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相继升空、对接空间站,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回顾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2020年5月5日18时,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任务取得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涡轮泵则是发动机的心脏。它通过高速转动给来自贮箱的液氢和液氧增压,继而将燃料供应到推力室,使之混合燃烧,产生巨大推力托起火箭飞行。2018年4月16日,国家国防科工局发布消息称,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失利故障原因基本查明,故障出自火箭的液氢液氧(YF-77)发动机,长征五号工程研制团队正在全面落实故障改进措施。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王维彬曾把YF-77发动机的故障归零工作视为"在黑暗中探索"。谁也没想到,黑夜会如此漫长……  相似文献   

14.
近日,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2013年发射,进行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  相似文献   

15.
正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抓总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重约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2日,中国新一代火箭最受瞩目的大力士长征五号首次登台亮相,开启全箭模态试验阶段。3月23日,长征五号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点火试车成功。这意味着,长征五号又克服了一个拦路虎,正向明年首次发射进发。小编带你见识一下这个大力神。有力气的大胖子在"长征家族"中,长征五号的突出特点是身材高、腰粗、运力大。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3日20点43分,伴随着响彻长空的一声长啸,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腾空而起,火光映红了天空。火箭起飞引发的大地震动,传到数千米之外。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首飞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是我国全新研制的一型大推力、高可靠、无毒无污染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大、技术跨度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2月5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经过一周多的海陆运输,安全抵达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与先期运抵的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一同进入发射场合练,之后拟于4月中下旬执行首次发射任务,送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天。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菊3号卫星是日本研制的第一颗大型人造卫星,1981年2月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菊3号的设计要求是各分系统从研制到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能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而且要求卫星与新火箭和地面装置间具有相容性。1980年夏证实了初样星和地面试验用火箭(GTV)间的相容性,1981年5月,飞行卫星结束了所执行的实验使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其重要因素可归结为对电磁相容性的管理。本文概述了与电磁相容性(EMC)有关的分析和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20.
长征2号火箭 为了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七机部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70年开始研制长征2号运载火箭。它是在洲际地地导弹基础上进行改型设计的串联式两级液体火箭,全长约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起飞推力2774千牛,可将1800千克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研制人员解决了大推力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