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工艺是使熔融合金在气流喷射作用下产生雾化,同时将增强颗粒喷入雾化液流中,共同沉积到衬底上,凝固形成金属基颗粒复合材料。对工艺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增量凝固概念的基础上,对喷射沉积凝固过程特点进行了讨论。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取金属基颗粒复合材料,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某些不足,增强颗粒在合金基体中呈弥散分布,无凝固偏析,界面接触紧密,未观察到明显的反应过渡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阐述了喷射共沉积工艺参数(雾化压力,合金过热度,沉积距离,颗粒射入压力及射入距离,流化床压力)对2024/SiCp复合材料沉积坯形状及凝固组织的影响,并得到了形状较为满意的近圆柱状,含气量较低,颗粒分布均匀的沉积坯。  相似文献   

3.
在合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纳米陶瓷颗粒,从而制备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提高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原位自生TiB_2/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同加工工艺下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三个方面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原位自生TiB_2/Al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通过原位自生方法制备出的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等优点。通过合金化设计、热加工塑性变形、快速凝固工艺可进一步改善纳米陶瓷颗粒的分散性。相对于外加法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自生TiB_2/Al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强度、抗疲劳性能、抗蠕变性能等。  相似文献   

4.
喷射成形高温合金沉积坯致密度与气体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雾化沉积坯常含有一定量的疏松.本文对雾化沉积坯的致密度、疏松尺寸、气体含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雾化沉积坯中疏松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沉积坯致密度与气体含量、冷却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沉积坯边缘和最后凝固区域致密度相对较低.氮气雾化喷射成形高温合金沉积坯整体致密度可达99%以上,高于氩气雾化沉积高温合金.沉积坯的致密度可通过热等静压等后续工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5wt%YAl2p/Mg-Li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5wt% YAl2p颗粒增强Mg-14Li-1Al合金基复合材料,研究了YAl2p/Mg-14Li-1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特征,并对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组织分析表明,YAl2p增强颗粒在基体合金中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未发现明显的团聚现象,也未观察到化学反应或明显的原子扩散.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为189 Mpa,较基体合金提高了约45.3%,而塑性得到了良好的保持(7%).  相似文献   

6.
低浸渗压力制备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液态浸渗技术制备了氧化铝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低压下使液态合金浸渗纤维预制件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是可行的,在浸渗过程中,液态合金的温度对浸渗压力有较大影响。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均匀,基体中的共晶组织可依附在纤维表面形核生长。  相似文献   

7.
喷射成形GH742y合金晶粒长大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热处理对氮气雾化喷射成形GH742y合金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第二相对晶粒长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氮气雾化喷射成形GH742y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晶粒长大特性,极限晶粒尺寸约为40μm;γ′相固溶温度约为1127℃;高于γ′相固溶温度热处理时,弥散分布MC型碳氮化合物阻碍晶粒长大;Gladman方程可以估计氮气雾化沉积坯的极限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8.
喷射共沉积技术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喷射共沉积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以铝合金为例,综述了该工艺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改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快速凝固工0艺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合金,对其沉积态组织及合金凝固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半凝固态试验合金雾滴沉积时撞击打碎的枝晶和重溶脱落的枝晶臂可作为新的晶核长大,在沉积体内形成大量的等轴晶组织。与铸锭冶金相比,其组织细小、均匀,晶粒尺寸一般在5~20μm范围内,反映了材料快速凝固的特征。沉积体内部基本上避免了较大的缩孔,减弱了粉末冶金材料的原始颗粒界面的问题,但在基体上仍然分布着一定数量、形状各异的孔隙。沉积体的致密度为(94±3)%。  相似文献   

10.
喷射成形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要地总结了喷射成形高温材料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包括专用高温材料喷射成形装置、技术及其应用结果.同时比较了喷射成形技术与用常规铸锭冶金工艺和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合金化高强度高温合金的异同.通过优化氮气与氩气雾化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多种优质高温合金沉积坯,沉积坯整体致密、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无宏观偏析、含气量低、冷热加工性能显著改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钢熔体点燃Ti-C-3Ni-Al体系热爆反应,在钢件表面合成一层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对Ti-C-3Ni-Al体系的反应热力学和热爆产物的形貌的分析,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形态及界面。结果表明:在熔融钢液作用下,Ti-C-3Ni-Al体系反应完全,制备出TiC颗粒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发现,TiC的含量对表面复合材料的表面组织和界面结合有明显影响,随着TiC含量的提高,颗粒尺寸略有长大,复合材料更致密,与钢基体界面变为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2.
结合超声处理、干式高能球磨与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纳米SiC_p/Al-5Cu(质量分数/%,下同)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发现超声振动处理能有效改善纳米颗粒分布。超声振动1 min后,由于声空化与声流作用,大块的颗粒团聚被消除。超声处理5 min后,所有的团聚被分散,颗粒在基体合金中均匀分布。1%纳米SiC_p/Al-5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为270 MPa,173 MPa和13.3%,相比于Al-5Cu基体合金,相应地提高了7.6%,6.8%和29%,并且比未超声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7.4%,9.5%和303%。经超声振动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增强相的均匀分布与铝合金基体的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13.
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在固态下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其金属基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的;当金属基体塑性变形时,增强颗粒通过转动在金属基体粒子边界上顺着变形方向形成定向排列。  相似文献   

14.
Al—Si过共晶合金中初生硅溶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等温液淬及快速凝固技术研究了Al-18.08%Si合金中初生硅在液态中的溶解行为。实验表明,合金液加热到1000℃以下,保温2h,初生硅仍未完全溶入液态合金。初生硅的溶解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减小。快速凝固证实初生硅在液态合金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喷射沉积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凝固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和开发高性能快速凝固材料,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叙述了喷射沉积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介绍了国外喷射沉积工艺的研究现状以及用这种工艺获得的各种快速凝固材料,并对喷射沉积工艺作了综合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定向凝固Ni-44Ti-5Al-2Nb-1Mo合金的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情  郑立静  桑于蓉  周磊  李岩  张虎 《航空学报》2011,32(7):1345-1350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Ni-44Ti-5 Al-2 Nb-1 Mo(原子分数,%)合金,分析了加热温度为1 550℃,抽拉速率为0.3、1.2、3.0、6.0、18.0 mm/min时的定向凝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定向凝固没有改变合金的相组成,但改变了组成相的形态.定向凝固组织均由初生的NiTi相与晶间析出...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金属熔体自发渗透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艺、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分析了基体合金化、增强相表面涂层、助渗剂对浸润性的影响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少量Cu对喷射沉积Al-Li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喷射沉积方法制备了Al-Li合金及其含0.5%Cu的改型合金,进行了挤压和时效处理,测定了不同状态下这两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状态的Al-3.8Li-1.0Mg-0.4Ge-0.2Zr合金具有等轴细晶组织,析出Al4Li9和δ AlLi相,时效后析出大量δ' AlLi相;添加0.5%Cu使屈服强度提高30~48MPa,拉伸强度提高44MPa,性能提高的原因是Cu的固溶强化和Li在基体固溶度减少导致δ'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金属基复合材料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讨论常用基体材料和常用增强体。前者限于铝和钛合金,所讨论的增强体包括颗粒、晶须和纤维。然后评述基本的设计原则,着重于设计者面临的关于最佳基体化学性质、界面反应、不同的热膨胀和主要变形机理的效应等方面的选择问题。对于钛基复合材料,除非它们的使用温度范围增加到750℃以上,否则这些材料就不能和高温合金相竞争。然而,目前的合金工艺表明,如果没有足够的涂层保护,还没有一种钛合金能在空气中680℃以上维持下去。然后评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法,包括最近在欧洲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能超声辅助铸造法制备Al-Cr金属间化合物/Al原位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颗粒的大小、形貌和分布,应用XRD、EDS对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分析,并研究复合材料的硬度.结果表明:通过高能超声辅助铸造法制备的Al-Cr/Al原位复合材料中金属间化合物增强体颗粒呈多边形,尺寸较为细小,分布均匀;原位反应时Al和Cr首先生成Al0.983Cr0.017金属间化合物,随着Cr含量的增加,然后生成高Cr化合物;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更稳定、性能更好的化合物生成;这些金属间化合物会相互扩散,最终形成均匀的混合增强相,并保持Al,Cr的原子比例不变;复合材料的硬度随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Cr颗粒尺寸的增加而具有最大值,当Cr含量为10%,粒径为75 μm时,复合材料硬度增加了2.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