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4):83-F0003
2011年7月26日至29日,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科技委承办的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有效载荷专业组2011年学术会议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南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2.
《宇航学报》2007,28(1):F0003-F0003
一、概况 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挂靠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第五0四研究所。多年来,本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下,在集团公司、五院、特别是挂靠单位五0四所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发扬学术民主,紧密围绕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内外航天学术交流活动,在为国家航天技术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促进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广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以及促进航天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宇航学报》2007,28(2):F0002-F0002
一、概况 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是我国空间遥感领域各位专家、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从建立至今吸纳了航天航空、中科院、国家海洋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高校以及军方等单位的著名专家、技术人员。两年一次的全国空间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推动空间遥感技术在我国国防、民用领域的应用有很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21(1):121-122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拟于2012年七八月召开第12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承办。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航天器总体设计的实践经验,广泛研讨该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促进学科的自主创新发展和技术应用,增强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8,17(2):119-119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拟于2008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召开第十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主办;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加强空间飞行器总体技术研究,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宇航学报》2007,28(2):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于1979年正式成立,该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挂靠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二、组织机构该专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自动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航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5):566-566
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拟订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3,(5):155-155
<正>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拟定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为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搭建联系纽带,  相似文献   

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3,(6):I0007-I0007
原订于2014年4月在扬州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改为2014年9月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4):F0002-F0002
<正>7月14日至18日,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返回与回收专业组2010年学术交流会在成都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等15家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返回与回收专业组顾问唐伯昶总师、专业组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4,(7):10-10
2004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07,28(1):F0003-F0003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下属以飞行器惯性制导、导航专业技术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专业技术学术团体组织,成立于1978年。现挂靠单位为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十三所,其委员单位由国内从事惯性制导、导航领域的专业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组成。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下,主要发挥以下作用:一、围绕中国惯性技术领域的发展战略,开展学术交流,以提高我国惯性技术的专业水平。二、开创惯性技术领域国际技术交流的新局面,积极参与国内外惯性技术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于1980年10月,是中国宇航学会领导下的学术分支机构。它由702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共同担任主任委员单位,主持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宇航学报》2007,28(1):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发射试验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之一,是从事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试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我国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试验技术现代化是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宇航学报》2015,(4):489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同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  相似文献   

16.
《宇航学报》2006,27(6):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0月,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从事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宇航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挂靠单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和北京十一所。  相似文献   

17.
《宇航学报》2008,29(4)
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工作会议于2008年7月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杨文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上海宇航学会秘书长吴文煊、辽宁宇航学会秘书长王永谦;江苏航空航天学会副秘书长王利荣;  相似文献   

18.
3月24日,由航天科工集团一院8511所承办的中国宇航学会电磁信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磁信息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远望楼宾馆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9.
《宇航学报》2007,28(1):F0002-F0002
一、概况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目前己走过19年的发展历程,这里聚集了国内空间返回与再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涵盖了航天、航空、兵工、电子、机械、船舶、中科院、军方等领域,以及国内多家大专院校。随着近几年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学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载人航天“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更是将我国的航天返回事业推向了更高峰。专业委员会以促进国内外航天返回与再入技术学术交流为宗旨,以推动返回与再入技术在我国国防领域的应用为目标。每两年我们都定期召开全国返回与再入技术学术交…  相似文献   

20.
《宇航学报》2006,27(6):F0002-F0002
一、概况 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领域各位专家、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从建立至今吸纳了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总装二十九基地、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1个单位的著名专家、技术人员。该专业委员会是联系我国宇航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