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上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重视.伴随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复合材料整体设计/成形技术(称大模块或融合体成形技术),如复合材料纤维缠绕整体成形技术等获得了很大发展和应用.在诸多复合材料成形方法中,缠绕技术能较好地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结合.本文就纤维缠绕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曲轴轴颈加工高效刀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曲轴内铣加工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曲轴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曲轴内铣工艺应用已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中重型发动机曲轴加工方面,普遍采用内铣工艺.  相似文献   

3.
MD-90飞机操纵系统与MD-80系统飞机操纵系统相比,有很大改变,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吊挂襟翼系统.该系统在民用飞机上较少应用.本文现就其组成、功能、原理作些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Linux系统在实时应用中的技术障碍,首先分析嵌入式内核实时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多任务,双内核和任务分割三种改善嵌入式实时性能的不同方法,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嵌入式实时内核性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5.
引言 定量反馈理论(Quantitative Feedback Theory,QFT)是20世纪提出的一种频率域鲁棒控制方法,它借助于Nichols图进行设计,简单直观.QFT可以用于处理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线性时变单输入单输出(SISO)和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非线性时不变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以及时变系统的鲁棒设计.近年来关于QFT应用和研究的文章在ACC和CDC会议上都不断出现,特别是应用在飞行控制领域的文章占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6.
基于残差特性分析的野值检测与剔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导航和控制工程实际应用中,野值的在线处理一直是难点之一.现有的利用残差的野值判别方法往往建立在最优滤波的前提上,在处理速度、效果和实用性上有所局限,难以适用于这一范围.在分析残差信号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残差变化率的变化规律,使用莱特准则对野值进行判断.仿真计算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算法简单、效果明显,能够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野值对滤波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固体发动机的能量特性、结构特性有了很大提高,拓宽了固体发动机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火箭、导弹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历来,人们将固体发动机的可控性作为一项重大技术难题或相对液体发动机是一个重大缺点来认识的.但是,固体发动机在可控性改善方面的一系列进展正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看法.首先,推力向量控制及推力终止技术已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现已成功地应用到各种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S系列标准整体概况及各项标准的编制背景、发布历程、主要内容及应用情况,对于完善我国的综合保障标准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飞机数字化制造环境下的协调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数字化制造环境下,设计产生的数模在飞机装配协调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和传统的模线样板协调技术具有很大的区别.在介绍了数字化标准工装概念之后,详细阐述了基于该概念的数字化标工协调方法及其在装配协调过程中的用途和用法,总结了装配过程中的数字化协调路线.并提出当前飞机装配生产环境下混合协调技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件上所占比例的提高,RTM技术在航空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在我国大飞机的制造中,RT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设计,是把导弹与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作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性能最佳为目标,同时优选导弹和发动机的参数,文中以中程超音速飞航导弹为算例,针对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的特点,研究了导弹/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的一体化设计问题。对总体参数和发动机设计参数在中、低空巡航两种情况下进行优选,使导弹的射程达到了最佳,并分析、探讨了为适应不同巡航高度要求,选择导弹和发动机参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液体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小偏离线性化理论和Willoh方法,建立了液体冲压发动机和弹体动态数学模型。动态数学模型在微型计算上一体化运行,形成液体冲压发动机/弹体一体化实时数字仿真器。实时数字仿真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液体冲压发动机的实际控制系统进行联接,组成液体冲压发动机、弹性和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对冲压发动机飞行马赫数和控制 系统供油量的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满足研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冲压推进技术评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克勋 《推进技术》1990,11(3):1-5,19,79
从飞航式导弹的历史发展的观点,论述了不同时期各类动力装置在导弹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随导弹的不断发展,战术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目前导弹正向超音速和高超音速(Ma>2~6)、中高空(H>15~40km)、超低空(H<30~100m)和中远程(L>100km)方向发展,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从亚音速、超音速开始发展到高超音速.这就是说导弹和航空航天技术已经发展到进入冲压发动机最佳工作领域的新阶段.为了适应未来新一代导弹以及军民用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技术要求,就必须发展一种重量轻、体积小、速度快、射程远而机动性能又好的动力装置,而冲压及其组合推进技术则是它的最佳选择.现在冲压推进技术本身的发展已近成熟,而导弹和航空航天的技术发展又为它提供广阔的活动新天地,冲压推进技术活跃于世界舞台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4.
余永林 《推进技术》1992,13(2):7-12
介绍了海军战术导弹用四类推进装置,即液体、固体、涡喷、冲压发动机与燃油、冷气输送系统在靶场飞行试验中曾出现的故障,并以其中部分故障和典型故障图象为例,阐述了故障判断、分析与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吸气式空空导弹外形多学科一体化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整体式固冲发动机的吸气式空空导弹外形气动与推进耦合的推阻匹配设计难题,引入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气动/推进/质量/弹道的导弹外形多学科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其中,气动性能预测采用代理模型技术,主要基于外形参数化建模、非结构网格技术和流场精细数值计算来自动构建气动数据库,据此建立了包含外形几何信息的气动预测代理模型,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推进性能预测采用推进求解模型,该模型根据固冲发动机理论建立,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对所建立的学科预测模型完成一体化集成后,以质点弹道仿真评估的战技指标为优化目标,对一款吸气式空空导弹进气道和翼面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推阻匹配的优化外形,优化后导弹动力射程提高10%。所提出的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有助于吸气式空空导弹外形气动与推进耦合推阻匹配设计和提高导弹动力射程。  相似文献   

16.
赵克云 《推进技术》1992,13(5):34-37
简要地介绍了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进气道设计思想,叙述了后置旁侧进气道突扩的特点,由于气流的拐弯、突扩和掺混,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辐度下降。因此过于讲究进气道本身型面设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尽可能减小外阻却是极为重要的。 固冲组合发动机多用于加速式地空弹,这就需要增加接力点附近的推力,因此应考虑采用超额定工作进气道,增大流量以提高地空弹加速式冲压型发动机和导弹性能。 文中对后置旁侧气道攻角适用范围以及大攻角进气道性能进行了讨论,因为这是组合发动机用于地空弹和反辐射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大组合发动机攻角范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液体冲压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凤升  谢光华 《推进技术》2002,23(1):8-10,14
为某型号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设计了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案、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和冲压发动机与弹体数字仿真器等组成液体冲压发动机、弹体/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对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协调性进行了检验,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是将固体助推火箭与巡航用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新型动力装置,它是超声速、小体积、中远程导弹动力系统的最佳选择.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的出现将冲压发动机的应用推向一个新阶段,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近几年我国在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很多关键技术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液体冲压发动机和助推火箭共用一个燃烧室,使燃烧室中无法安装专门的机械式火焰稳定器和空气冷却衬筒,这为解决燃烧室的点火起动问题、振动问题及热防护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试验表明:冲压发动机的点火起动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其中火焰稳定性准则的满足是点火起动的重要条件;燃烧室的进口流场,燃油浓度分布等对振动有很大的影响;计算表明,冲压发动机在飞行状态时,流经燃烧室壳体外表面的高速气流的冷却作用可大大降低燃烧室壳体的温度,在相同的冷却效果下,可降低对热防护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某型号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设计了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案、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和冲压发动机与弹体数字仿真器等组成液体冲压发动机、弹体/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对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协调性进行了检验.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绍卿  林国华 《推进技术》1988,9(1):54-58,93
本文论证了高M_α数亚燃冲压发动机用于航天飞机的可能性。并对用液氢、甲烷、丙烷等作为燃料的冲压发动机特性作了详细的计算分析。讨论了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菱形区、发动机特性及各截面的协调关系等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M_α=2~6及H=0~40km范围内,亚燃冲压发动机能满足航天飞机对动力装置的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液氢、甲烷和丙烷均可以被选为航天飞机用的冲压发动机的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