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太阳系九大行星从里向外排,火星排在地球的外侧而位居第四。在夜空中,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亮度变化很大的暗红色星球。火星距离太阳2.279亿千米,约为1.52个天文单位,绕太阳公转一周需687天,相当于地球的1.88年。它的赤道半径为3397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5%,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仅比地球自转周期长41分钟。有趣的是,火星也像  相似文献   

2.
从古到今,人们对金星都不陌生,这是因为它是今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中国古代称“太白金星”的便指的是它。由于金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内,比地球更靠近太阳,从地球看上去,它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会超过48°,因而金星不会整夜地出现在夜空中。当它出现在满天星斗尚未露面的落日余晖里时,我们习惯地称它为“长庚星”;而当它闪烁在群星隐去的朝霞中时,我们则又管它叫“启明星”。金星概况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郾08亿千米,自转周期243天,公转周期224郾7天,公转速度35千米/秒。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金星的半径为6073千米,是地球的0郾9…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15日,美国航天科学家说,伽利略号探测器拍到了精采的木卫一火山照片,并将最后一次寻找活火山。 木卫一是木星17颗卫星中个儿较大的一个。它的平均直径为3630千米,稍大于月球。其轨道呈圆形,距离木星42万千米,自转周期与绕木星转动的周期相同。该星基本上是岩体结构,周围有稀薄的大气层。人类已向木星发射过5个航天器,有3个探测到木卫一上有火山爆发现象。  相似文献   

4.
1995年1月15日,在日本鹿儿岛内之浦发射基地,由M-3S-Ⅱ运载火箭将德日联合研制的快车号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起飞后103秒钟时,第二级运载火箭制导系统开始出现故障,将卫星送人高度为120千米X250千米的错误轨道,而设计轨道为2I0干米×400千米。根据测控数据判断,卫星绕地球飞行5圈后,坠落在太平洋中。“快车”(EXPRESS)是EXPerimentRE-entrySpaceSystem的缩写,是德国和日本的一个合作科研项目,于1990年10月开始。日本主要负责制造运载火箭,即采用日本宇…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04,(1):F003
月球总是用同一面对着地球,是因为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6.
月球初航1号起航2008年10月22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发射了其首颗探月卫星—月球初航1号。10月29日,它传回首批地球照片。11月8日,月球初航1号顺利进入绕月飞行轨道。11月11日和12日又进行了2次降轨机行,顺利进入100千米的最终工作轨道。11月14日晚,月球初航1号发射了一个电视大小的月球撞击探测仪,发射后20分钟,它撞击南极附近地区月面。  相似文献   

7.
怡云 《国际太空》1995,(6):14-14
1995年4月5日,以色列从本国内格夫沙漠(帕尔马奇空军基地)用自制火箭发射了一颗称为地平线一3的战术侦察卫星。并兼有观测地球资源的任务。地平线一3卫星的发射重量为225千克,它运行在一条倾角为37、远地点为700千米、近地点为3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分钟,预计工作寿命为1年。地平线一3是一颗采用三轴稳定的小型卫星。它高2.3米,底部直径为1.2米,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3.6米2,电源功率180瓦,姿态控制精度达0,1。卫星净重189千克,有效载荷重量36千克。地平线一3卫星…  相似文献   

8.
1月24日,日本从鹿儿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飞点”工程实验卫星,卫星上搭载了MUSES-A小型月球探测器。“飞点”卫星重182公斤,呈圆柱形,高0.8米,直径1.4米。MUSES-A重11公斤。这两个飞行器造价2200万美元,缪3S2火箭为3000万美元。 3月19日凌晨5时,MUSES-A进入绕月飞行轨道,在离月球7000~2万公里的月球椭圆轨道上飞行,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探测月球的国家。MUSES-A在绕月飞行中,将收集月球周围空间的温度、引力场数据,并实验绕月球飞行的变轨技术。  相似文献   

9.
航天简讯     
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风”于1994年11月1日用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第一颗是日本发射的Geo-tail卫星,第三颗将是美国的“极”(Polar)卫星,它计划于1995年底发射。“风”卫星重1250千克,由马丁·玛丽埃塔/阿斯特罗空间公司制造。星上带8种科学探测仪器,其中有6种是美国仪器,法国和俄罗斯各有1种。卫星将进入一条“8”字形轨道。头两年运行在近地点29000千米、远地点160万千米的轨道上。1996年底转移到一条绕拉格朗日L-1点的圆形轨道…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1月6日。美国用LMLv2火箭将“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99个小时后它成功地进入了离月球101千米的绕月极地轨道。 嗲低成本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将考查月球南极是否有水源。≥ ,/0042“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1.
4.5 绕月飞行纳卫星 □□绕月飞行纳卫星是1颗从日本于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月球探测器(MUSES-A)分离出来的子卫星,用于试验绕月飞行技术,并观测月球。这颗卫星重12kg,它从主星分离出来,进入1个距月球2 000km的圆轨道,成为世界上第1颗绕月球飞行的纳卫星。 该纳卫星是1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月球探测卫星的飞行过程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调相轨道段:月球探测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将先围绕地球运行一段时间。通过三次近地点变轨,逐步抬高轨道的远地点。在第三次变轨后(11),卫星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奔向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2) 地—月转移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是一条复杂的曲线,卫星要飞行5~6天,其间根据轨道的具体参数进行1~2次中途修正(13,15),以保证卫星正确进入预定的月球轨道。(3) 环月轨道段:当卫星达到距月球200千米时,卫星进行减速制动(18),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运动的月球极轨道。此后经过两次近月点制动(20,2…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0-41
全球已经掀起了探月热,欧洲的SMART-1已进入月球轨道;中国正在研制嫦娥-1号卫星;印度将通过月球初航1号卫星考察月球。而在美国,自从2004年1月布什宣布新太空设想以来,美国航宇局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计划,该计划的第1个项目已经确定,就是美国新型绕月卫星——“月球勘测轨道器”,该卫星计划于2008年10月15日发射,它将是美国重返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向来来人类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宗合 《太空探索》2007,(12):4-7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日05分,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点火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5千米,远地点高度50900千米,周期约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的目标,取得了发射阶段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全球星”系统是卫星技术相对简单、卫星数量适中、形成星座复杂程度较低的典型。该系统没有星间链路,在卫星上对通信信号不采用复杂的处理技术,可实现投资低、周期短、技术风险小等快、好、省的目标。“全球星”系统空间部分由在1414km低地球轨道的48颗卫星组成。低地球轨道允许实现类似地面蜂窝电话那种低功率手持机卫星个人通信。1星座参数48颗卫星位于倾角52”的圆轨道上,星座由8条轨道平面组成,每个轨道平面6颗卫星,轨道平面间隔为什”。轨道平面内的卫星间隔为600,轨道平面间的卫星相距7.5“。2系统容量在该方案中,用户最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圆锥曲线拼接技术,研究从地球圆形停泊轨道飞向月球的轨道及月球卫星轨道的轨道特性,当地月转移轩道平面与月轨道平面共面时,月心轨道和地月转移轨道射入条件的关系可用一组代数方程描述,不共面时,可用一组超越方程迭代求解,数字仿真得到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7.
前哨 《太空探索》2009,(11):35-37
神奇的太空飞绳 未来人们乘坐太空电梯到太空旅游,最多只能将你送到36000千米的对地静止轨道高度,如果你要到月球去旅游,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0千米,中间还相差348400千米的路程,这段路程太空旅客将使用什么样的运输工具,7答案是“太空绳索”。  相似文献   

18.
月球是地球仅有的一颗天然卫星,它距地球384400千米,质量仅为地球的1/81。它不断地从地球“偷”能量,并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从地球身边悄悄溜走。1959年,苏联的“月球-2”飞行器第一次拜访了月球。同年,“月球-3”对月亮背面进行了40分钟拍照,揭开了月亮背面的谜团。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空间扫描     
小号 《国际太空》2006,(12):24-24
美国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10月25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2颗STEREO卫星在内部结构上有一些细微差别。它们将在未来3个月内借助月球引力,进入各自的飞行轨道,其中之一定位于地球绕日轨道的前方,另一个则在后方。随后,二者就将如同人的双眼一样,  相似文献   

20.
卫星VLBI观测时延和相位条纹旋转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卫星在绕地球或月球等星体运行时,为了跟踪和控制卫星就要时刻掌握其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但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卫星和地球之间的相对运动描述关系变得复杂,目标卫星相对地球任意两个观测站的时间差(时延)和多普勒频移(相关条纹旋转)时刻都在改变.VLBI相关处理机是卫星观测和空间探测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原理以FX和XF两种相关模型处理观测数据.以FX相关模型为基础修正VLBI观测数据的时延补偿和相关条纹旋转的模型,提出对称“1/n Multiplier”时延补偿模型和条纹旋转模型,并且对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操作和详细分析,对相关相位谱的剩余时延变化趋势和方差分布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优选时延补偿和条纹旋转模型.对于精确描述卫星轨道运动状态提供更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