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运用精密检测仪器检测短圆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传统方法进行测量误差的对比分析,找出测量短圆弧过程中的难点;介绍了一种可在坐标类测量设备(万能工具显微镜、数控显微镜、三坐标测量机、投影仪)上进行推广的短圆弧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空间几何尺寸的测量方法是将测量基准建立在被测量的工件上,但由于工件本身在制造过程中总会存在一定的制造误差,因而这些工件被作为基准的部分本身就有误差。若想对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进行精确测量,用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因此我们提出三坐标测量机的空间几何尺寸仿真测量法的思路。三坐标测量机空间几何尺寸仿真测量法的原理是:首先,在计算机中利用CAD并根据工件理论图纸建立理论的数学模型,由这一理论模型生成一个空间包容区,该包容区是由理论工件模型和公差带所形成的包容区。…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由万能工具显微镜(万工显)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在应用中功能的不足,从而进展到智能万能工具显微镜的过程与方法,简化操作,同时提高了微机的时空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工业领域应用需求的增多,除了单一地通过反射镜进行测量和跟踪,使用者更希望将跟踪仪应用到加工工件的测量中,这类工件形状复杂,测量特征分布广泛,单纯依靠跟踪仪转站和隐藏点辅助测量工具已经很难满足精度和效率的测量要求。在这种情况下,Leica的6D测量产品——T系列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本成果是在普通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导轨上加装轴向光栅传感器,光学分度台上加装圆感应同步器,中央显微镜处安装电感测头(或多向触发式测头),通过接口电路与微机联接所形成的一套微机辅助座标测量系统。在使用时,被测零件的座标值由采样开关控制送入计算机,通过相应误差软件处理,便可迅速得到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误差。  相似文献   

6.
前角是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螺旋槽数控立铣刀的圆周刃前角将直接影响到其切削性能.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螺旋槽数控立铣刀圆周刃前角测量方法及其实际作用角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精确的螺旋槽数控立铣刀圆周刃前角测量及其实际作用角度计算,为提高螺旋槽数控立铣刀的质量及其切削加工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前,六自由度平台角位置精度的测量大多采用激光跟踪仪等仪器进行,其测量成本高且测试原理及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成本低、测试方法及操作较为简单的六自由度平台角位置精度测量方法,其主要包括六自由度平台的角位置测量精度以及角位置测量重复性。应用倾角仪对该平台横滚和俯仰两个方向的精度等进行了测量,使用光电自准直仪配合360多齿分度盘对该平台偏航方向的精度等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测量出六自由度平台的角位置测量精度及角位置测量重复性,通过实验测出某Stewart六自由度平台横滚、俯仰及偏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为-10°~+10°,角位置测量精度分别达到0.012°、0.009°、0.018°,角位置测量重复性分别达到0.005°、0.007°、0.001°,能够很好地满足六自由度平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球形轴尖的微小球形圆度的测量试验情况,通过对球形轴尖加工方法和圆度测量结果的分析,确定球形轴尖球头圆度采用万能工具显微镜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并经过加工专用球形轴尖试样采用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试验,验证球形轴尖球头圆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边缘效应严重制约了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型技术(CCOS)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工具盘在加工工件边缘时的定量去除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将加工工件、工具盘尺寸,磨削压力、速度、时间,磨削点位等加工参量进行数学建模,建立边缘去除函数模型,精确计算边缘压力分布和磨削累计时间。随着工具盘在工件边缘露边量增加,工具盘压力呈指数级增长。工件磨削累计时间随工具盘中心点位不同呈现分段变化规律。研发单轴机数控设备,利用工具盘沿工件边缘母线点位移动方式,进行边缘效应控制研究。通过实验精确求出Preston方程比例系数k,验证模型仿真与实际加工结果吻合性,准确度达到91.9%。数控单轴机修边方法和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实际研磨抛光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工装制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图1所示一些工件斜面上定位孔的加工,由于孔的位置坐标是以轴线上任意一点为标注基准(在端面内,在端面上,或在端面外),且角度与尺寸精度要求又甚高,若采用一般加工与测量方法根本无法保证工件图纸的精度要求。为了解决这类工件斜面上定位孔加工的对刀与测量问题,笔者特设计制造了一种简易的镗斜孔对刀装置,只要计算出镗床主轴调整和加工测量所必需的尺寸数据,就能保证工件斜孔力口工的精度要求。经实际应用证明,此法简单、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前言对一些加工精度高的大尺寸圆形工件,圆度仪是无能为力的,若用在位测量或其他临时测量装置,由于迴转轴的精度低,环境条件不好,测量中的偶然误差往往很大,以致淹没了工件的形状误差。从统计概念上看,这种偶然误差是一种非平稳随机过程,用对时间平均的办法不能予以渭除,必须在它出现的同时立即清除,不允许它渗入信号之中。因此需要找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个精度较高,孔径较小的精密零件的内环槽,要测量出其环槽深度及环槽外径比较困难。特别在液压、气动等精密机械零件的加工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仅仅靠机床刻度来保证,不易达到设计要求。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且可广泛用于生产现场的测量方法。测量步骤:  相似文献   

13.
我厂某机上的涡轮盘榫槽齿型(齿距公差为±6微米)是用高精度成型拉刀(齿距公差为±2微米)拉削成型的。磨削拉刀用的成型砂轮则是用更高精度的钢挤轮(见图1)挤压成型。因此,钢挤轮的加工,尤其是检测有很大困难。钢挤轮齿型的所有参数都可以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进行测量,但是齿距检测在万工显上用影象法与轴切法均不能满足要求。于是我们根据测长仪上的电眼原理和电感原理,在万工显上加装了电感测量装置,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完成了钢挤轮的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型叉耳式翼身对接飞机在外场拆卸重装等特殊环境下,激光跟踪仪因现场环境等原因难以放置到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位置上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直接测量方法。并搭建出该测量系统的模型,分析建立视觉测量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同时给出一种基于弧段组合的椭圆检测方法。最终通过模拟叉耳孔对接测量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叉耳孔轴线间隙距离测量精度可达0.03mm,轴线角度测量精度达到0.025°,满足实际对接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FADS/INS组合法迎角、侧滑角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ADS)系统比传统迎角、侧滑角传感器在测量精度、可靠性、隐身性能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该系统可被应用于各型飞行器上。但由于该系统在获得大气参数方面存在延时,所以,它在飞行器机动飞行状态下,迎角和侧滑角的测量精度会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以FADS测量结果为基础,采用惯性导航系统(INS)测量的迎角、侧滑角变化量进行修正的FADS/INS组合法迎角、侧滑角测量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系统在飞行器处于平稳和机动飞行时,对迎角、侧滑角的测量均能获得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1显微镜上测量圆弧半径R的原理a.弓高弦长法(见图1)R=L2/(8SH)+H/2b.增大弦高法(见图2)C.坐标法(见图3)R=BC/2·sinB其它还有几种方法,例如:R镜头法、米字线相切法等,其精度都比上述方法低。为了提高圆弧半径的测量精度,《计量技术》1986年12期介绍了“增高法”,即本文的b法。由于短圆弧的半径一般较大,而孤长和弦高较短.以上方法都很难满足半径的公差要求。多次测量中,所算出的半径值不稳定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圆弧半径的测量精度,必须寻求新的测量方法。2精密圆台法测量圆弧半径将被测圆弧置于“…  相似文献   

17.
节距测量法是测量大尺寸工件(如机床导轨、机床工作台面、平尺、平板等)直线度和平面度的主要方法,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其特征是将被测表面划分为等距的若干段,用仪器逐段测量,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进行综合,以求出全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本文用误差理论分析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精度,加以比较,可作为选择测量方法的依据。并可对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作出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零件尺寸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同时可以做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对零件进行测量。经过大量实验测试,本文算法测量精度在±0.002mm以内,可以适用于大多数需要快速高精度测量工件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分频调制度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时延测量。提出了根据测量FM信号源大频偏调制与小频偏调制的时延差来挑选出恒时延FM信号源,采用恒时延FM调制器构成FM—PM应答机(或FM—PM测距地面站)距离零值测量方法和设备,这是FM—PM体制侧音测距系统的一种距离零值测量新方法;提出了采用分频调制度变换器和非恒时延FM信号源构成FM—PM应答机(或FM-PM测距地面站)距离零值测量方法及设备。  相似文献   

20.
机械加工中的气动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概述 机械加工中传统的测量尺寸的量具和方法很多,如一般常用的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这些量具适用于现场测量,但有时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测量精度高的如测长机、三坐标测量机等,对环境要求较高,不适合作现场测量.一些容易产生变形的工件(如薄壁零件),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则有可能由于测量人员的人为因素,如测量经验、测力的掌握不匀等,引起工件在测量过程中变形,这样就使得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