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8年10月25日~30日在湖南大学召开CAD/CAM学术讨论会。来自32个单位的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航空领域近几年CAD/CAM的成果,代表了航空工业CAD/CAM软件发展的新水平。 会上,代表们回顾了航空工业发展历史,对比了当前我国与国际水平在CAD/CAM各领域的差距,并针对存在问题和现状,对CAD/CAM发展的途径、方针和重点进行了讨论。 会议认为:(1)航空航天部抓软件工程化的方向是对的,但应有相应措施,使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学会(CSAA)于一九八○年四月在苏州召开了“计算机辅助飞机几何设计和辅助制造(简称CAGD/CAM)技术政策学术讨论会”。共有30个单位50多名代表参加,代表们大多数是来自科研、教育、生产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也有部分领导同志参加会议。会上介绍了国产计算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CAD/80国际会议情况以及计算机辅  相似文献   

3.
2014年9月24~25日,Delcam一年一度的亚洲技术峰会(ATS)在韩国庆州现代大酒店隆重召开,与会的百余名嘉宾及媒体分别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作为世界领先的CAD/CAM软件及技术服务供应商,Delcam为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包装和制鞋等众多领域用户提供最先进的CAD/CAM系列解决方案及服务。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是继Delcam与Autodesk整合后的首次公开会议,因此备受业界人士瞩目。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科委批准,由西北北工业大学和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联邦德CAD/CAM学术会议”已于1987年10月6日至9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来自中德两国16个著名大学、工厂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共6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航空工业部有关领导和陕西省科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6年12月15日至20日于广西临桂县空军5718厂召开“可靠性工程学术会议”。代表来自航空部、电子部、船舶总公司、航天部、机械委员会、空军、海军和科学院等部门所属厂、所、院校共64个单位90余人。军用航空装备可靠性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部分委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王南寿主持,航空工业部莫文祥部长写了祝词,对会议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学会于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在鞍山市召开了“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代表来自全国七十九个单位共一百三十七人。会议特邀一七二厂付总师刘延生同志、辽阳水表厂厂长王景元同志作了报告,中国航空学会党组书记、航空工业部顾问段子俊同志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全国航空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会与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0~23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飞机维修性专题讨论会”。会议代表来自航空工业部、空军、海军和民航所属院校、工厂、研究所和部队等30个单位共50余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原空军副参谋长姚峻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全国航空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空学会于一九八一年八月至十月期间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先后与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召开了“控制系统仿真技术交流会”,与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断裂力学学术交流会”,与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召开了“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与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联合召开了“发动机燃烧学术交流会”、“发动机传热学术交流会”、“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学术交流会”、“工程热力学学术交流会”。此外,中国航空学会各有关专业委员会先后召开了“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辅助几何设计-辅助制造学术交流会”(简称CAD/CAGD/CAM学术交流会),“飞行力学与试飞学术  相似文献   

9.
蔡斐 《航空学报》2000,21(4):367-367
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于2000年4月24日~26日在北京625所召开了“航空先进制造技术展望报告及第六届工艺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参加会议的50余名代表分别来自航空、航天的厂、所、院校和杂志社、机关等32个单位。会议由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善国、黄麟綦共同主持。会上 ,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胡建国研究员作了第五届工艺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中国航空学会组织部王树青部长宣读了聘任第六届工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文件 ,宣告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成立。接着会议进入技术报告议程 ,请特邀专家学者作“航空先进制造技术展望”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暨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在数字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CAD/CAM/CAE技术、塑性成形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产学研的开发和示范基地,在技术研发、科技合作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该"中心".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2月6日~7日,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分会十届一次委员工作会暨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珠海顺利召开。中国航空举会科普部部长赵霜红,陕西省航空工业管理局处长高毅,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空学院副院长孙长江,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专务辜希,中航通飞研究院副总师王咏梅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航空工业、中国商飞和中国航发的分会委员、委员代表和有关专家、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分会干事邵文招主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至十六日在昆明联合召开了“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与列席代表共168名,来自全国20个省市81个单位,共宣读论文115篇。会议检阅了近年来我国在振动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委“星火”计划第85039项《模具CAD/CAM开发系统》是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担的。自1987年引进美国GE/Calma公司的CAD/CAM系统,年底到货安装,1988年1月30日正式移交我所以来,已投入运行10个多月。 在投入运行期间,我所先后进行了录音机机芯底板和抹音保险以及20时立式彩色电视机壳体前盖注塑模的设计、绘图、充模过程流动分析、冷却过程分析、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加工工作。这是国内首次将CAD/CAM技术全面应用于注塑摸设计和制造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与航空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联合举办的“飞机制造工艺高新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4月6日至8日在芜湖市召开。来自12个航空院校、厂所的2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录用论文15篇,内容涉及钣金成形中的若干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计算机在飞机制造中的开发应用,基础工艺研究,新材料及成形工艺预研所取得的成果。会议还就“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规划与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对国外动态、国内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苏鲁皖)航空航天学会于1990年9月20日~24日在济南市召开了“飞行技术与安全学术会议”。会议代表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和航空航天部等共32个单位、70余人。会议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内外各级领导的重视,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原空军副参谋长姚峻在开幕和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南京空军、济南空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领导;江苏省科协,山东省和济南市科协、江苏省民航局、山东省民航局等单位领导亲临会议指导;中国航空学会维修专业委员会等20个专业学会和专业委员会,以及陕西、上海、北京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8年5月26日~30日在青岛召开了“发展我国水上民用航空事业研讨会”。会议代表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单位、工厂、部队及积极发展水上航空事业的地区的代表等共33个单位54名代表。中国航空学会副秘书长屠德彰亲临会议指导。海军航空兵、北海舰队航空兵及北海舰队和青岛市科协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2月16日~20日在广州召开了“飞机事故检查和分析研讨会”。参加会议代表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和航空工业部所属的部队、工厂研究所、院校等37个单位共60余人。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林振申,中国航空学会副秘书长罗琦,空军工程部和广空工程部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6月1日至7日在安徽歙县召开了“铸造高温合金学术交流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冶金部、空军、船舶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等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工厂和部队等23个单位共62人。会议由航空工业部621所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陈涌岷同志主持,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常委、中国航空学会材料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9.
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2月 9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来自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部门、大学、研究院所和材料生产等 5 0多个单位的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邀请法国ACB公司从事超塑成形技术的专家做报告。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就“钛合金成形技术的工艺研究”、“材料超塑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钛合金SPF/DB结构的设计技术”、“钛…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西飞公司在飞机工艺装备研制中应用CAD/CAM/CAT技术所配置的软硬件环境,以及工装设计数据传递流程的情况。介绍了公司在工装设计、制造、安装、检测方面实施CAD/CAM/CAT技术后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成果,同时还介绍了有关工装方面的技术贮备及软件开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