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迎接21世纪世界航天发展的新高潮黄志澄,仇强华我国在航天领域经过40年的拼搏,用比先进国家少得多的投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长征系列火箭以其高可靠性和低发射费进入了国际市场;返回式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相似文献   

2.
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航天国家注重航天军、民、商综合协调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综合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对我国制定军用、民用、商业航天综合发展的方案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一、美国、欧洲、俄罗斯的综合 发展战略 1.保持在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三个方面已经取得的地位。 美国在制订新的航天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宣称:将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均衡的国家航天计划,继续保持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子“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民用和商业利益都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在制订2000前航天计划时也强调:“保持和发展国家空间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韩鸿硕 《中国航天》1996,(11):20-23
欧洲与印度航天合作的前景本文是法国LD咨询公司为欧洲委员会编写的一份有关印度航天工业状况和欧洲公司对其投资前景的报告的行政概要。印度在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和灾害预报卫星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它的航天活动的商业化进程却十分缓慢。印度与欧洲虽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米广 《中国航天》1996,(10):12-12,17
俄拉沃奇金联合体努力开发商业航天项目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曾是前苏联的一个重要宇航机构。由于俄罗斯政府财政紧张,来自政府的拨款日益缩减,该联合体目前正在加紧实施商业通信和空间材料加工项目。作为进入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第一步,该联合体将发射一颗供俄中央银...  相似文献   

5.
英国航天工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与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注重有选择地发展航天事业,并要求以尽可能高的效费比实现其航天目标。这是英国航天政策的核心思路。其努力促进航天商业化和航天工业界的兼并重组就是这种思路的反映。英国航天工业选择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是在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小卫星和卫星软件等领域。此外,英国注重突出航天合作的重点,通过对政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合作活动进行密切协调,来满足国家对实用空间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获得成功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休斯公司称赞这次发射是在此之前发射的31颗休斯制造的卫星中 ,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不仅可以为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是发展和增进国际航天科技交流的良好机会 ,对于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空间局等少数国家和航天机构有能力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发射能力获美…  相似文献   

7.
目前以色列航天计划的重点是研制民用通信卫星,并开始致力于向国外推销以色列的运载火箭。另一个与航天有关的计划是以一美联合研制的箭(Arrow)导弹计划。  相似文献   

8.
沈炳 《中国航天》1992,(4):8-11
美国的航天计划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诸多效益。本文不仅分析了空间探索对美国经济、教育和工业所产生的益处,而且指出空间探索所开发的技术能够对民用经济产生巨大的反馈,并且可用来解决未来的世界性问题。因此,空间探索所产生的效益将远远大于对它的全部投资。  相似文献   

9.
宇华 《中国航天》1996,(12):7-11,15
少花钱多办事的印度航天宇华在迈向21世纪之际,印度航天仍然坚持着它三十年来的一贯做法,即积极吸收外国技术为我所用,利用卫星技术造福于其尚未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9亿人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印度的主要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每年用于研制及运行的经费为3~...  相似文献   

10.
杨海峰 《中国航天》2001,(1):18-21,23
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代表着通信卫星的发展水平,是构成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美国、欧洲等国家在该领域保持着竞争优势,尤其是美国。我国通信卫星是在国家基础工业相对比较落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虽与美欧差距较大,但集中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信息基础手段的通信卫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美国、欧洲等不断整合其通信卫星制造资源和卫星通信市场,保持其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并利用其技…  相似文献   

11.
廖春发  易林 《航天》2010,(2):20-2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通信卫星产业由通信卫星制造、发射、应用与服务构成,是世界商业航天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通信卫星产业的发展反映着世界商业航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低成本进入空间和低成本卫星宽带服务是通信卫星产业前端能力建设的重点。以高通量、低延时为代表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技术逐步向前推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成为卫星通信服务业应用创新和新兴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解决方案加速融合,构建更灵活的通信连接能力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成为通信卫星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费雅佳 《中国航天》1998,(10):11-14
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65年4月6日,由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晨鸟发射升空,从此开始了通信卫星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竞争。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商业通信卫星市...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14,(4):54-57
俄副总理要求航天业重视利润 俄罗斯主管航天和国防的副总理罗戈津3月8日说,俄航天工业必须得到提升,以保证使政府在该行业的投资得到回报。他说:“我们再也不能忍受落后于世界水平了。”他说,政府必须重视建立公私合营关系,以提高航天工业的盈利能力。2013年7月质子号火箭发生坠毁事故后,俄政府决定把国内航天企业整合到称为联合火箭与航天公司的单一公司中。  相似文献   

15.
阳光 《航天》2011,(4):10-10
2月26日,俄罗斯联盟2-1b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了首颗格罗纳斯-K改进型卫星,代号“宇宙”2470。该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采用“快讯”1000A平台,重935千克,工作寿命10年,将发送5个导航信号,其中4个采用专用L1和L2频段,另一个为L3频段民用信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1998,(9):25-26
阿里安航天公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商业航天发射公司,独自占据着商射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商射市场环境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手段也趋于多样。阿里安航天公司如何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新的挑战,怎样继续生存和发展?去年上...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世界航天不断前进,硕果累累,但也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灾难。全球共进行了63次航天发射,与2002年相当。载人航天喜忧参半,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世界航天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多次安全发射与返回,尤其是中国“神舟”5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国际空间站和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发展均受到一定影响。深空探测又掀热潮,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卫星应用也有所进展,研制和发射了一些新的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8.
航天科技工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谭邦治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历史时期,航天科技工业也正进入以研制型号多、技术要求高为主要标志的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新形势必然具有新的特点,也势必带来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只有对此有透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对美国商业通信卫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政府鼓励而不是限制对空间的商业性开发; 2.政府首次把商业航天活动从民用和军用部门独立出来并予以正式承认;  相似文献   

20.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5,(10):20-23
印度航天工业发展的启示(下)庞之浩三、通信卫星别具一格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大国,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另外,印度国内的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预报工作也都比较落后。为了迅速扭转通信落后的局面,印度从70年代中期起,采取了“双管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