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工程塑料应变测试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了五种不同尺寸的应变片,在不同的测试电压下,利用四分之一桥电路和半桥电路,用system 4000应变仪测定了四种常见的工程塑料的静态表观应变。实验发现,这些工程塑料的表观应变具有明显的滞后特性,测试的表观应变值与测试电压成正比,与应变片的面积成反比。它还直接与测试时间、所测材料的传热能力、弹性模量以及它与应变片栅丝的热膨胀系数差值有较大关系。本文也比较了半桥测试法和四分之一桥测试法的结果,结果表明,四分之一桥测试法的测试误差远大于具有热补偿作用的半桥测试法,然而半桥测试法的热补偿作用仍然未令人满意。本文为此作出了一些解释,并提出了减小和消除测试误差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应变天平的整体结构刚度,设计者往往会采取尽量缩短矩形截面弹性元件“长度”尺寸L的措施,这就导致基于材料力学“杆件”扭转变形理论得出的扭转应变计算值与天平实际校准得出的应变值产生较大的误差.以扭转应变数值仿真结果εf为基准,分析了矩形截面元件的“长度”尺寸L对扭转应变工程方法计算结果ε,准度的影响,并给出了两个验证算例.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及传感器中的变换电路大都采用恒压电桥电路,近年来,国外仪器中有采用双恒流源电路的,为此,本文对两种电路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作了分析,並讨论了双恒流源电路的应用及线路补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求变形体微小线段的线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描述变形体内过一点微段的线应变总是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使用变形几何学分析了线应变的计算,指出线应变是转角的函数,证实小变形假定不仅要求变形小,而且要求转角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应变传感器对大型重要工程结构的应变状态的实时测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准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系统,沿光纤分布各局部点的应变信息由一种新颖结构的微弯应变传感器提取.实验研究表明,此微弯应变传感器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线性度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得到了板料成形试验中极限应变点的成形路径曲线。从成形路径的角度分析了成形极限图的形成,并比较了不同厚度及热处理方式对铝合金LY12塑性变形的影响。将Hill&MK理论与陈胡理论预测的成形极限及其路径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料失稳时淬火铝板的应变路径没有发生突变,而退火铝板在失效前,会产生一段应变漂移现象。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对于这两种铝合金材料来说,Hill&MK理论预测的成形极限更为接近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风洞天平测量精度是改善模型风洞试验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我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 1 )设计低干扰的天平阻力元 ;( 2 )选择带温度补偿的高质量的应变计 ;( 3 )选择优质应变片并仔细粘贴。将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一台 1 8六分量应变天平上 ,并利用该天平在超音速风洞中对 GB-0 4标模进行气动力测量 ,其测量精度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应变电桥测量电路均采用四线制。当应变电桥与应变仪之间的连接导线较长时,将造成测量误差。用修正曲线修正读数的方法既增加了处理数据的工作量,又不准确。本文介绍两种六线制连接方式,免去了处理数据的长线修正。  相似文献   

9.
动态应变模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应变仪的计量设备包括标准动态应变信号的产生及该信号通过动态应变仪后的参数测量两部分。测量仪器可用适当精度的通用数字电压表,而标准动态应变的产生则是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从动态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出发,研究了动态应变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设备。  相似文献   

10.
高温环境下电阻应变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改性C/C非金属材料表面高温应变测试技术的难点,本文开展了高温下电阻应变计的粘接、测试工艺研究。通过工艺摸索、试验验证,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改性C/C材料的电阻应变计粘接工艺方法。试验表明:高温条件下,粘接层应变传递正常,热输出重复性优于9%。相同载荷下获取的应变值,高温与常温相差不大。新的粘接工艺能够满足改性C/C材料表面500o C条件下的高温应变测试需求,可以为结构热试验高温应变测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概述影响应变电测误差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了如何以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结构静力试验应变电测误差,并给出一些具体数据及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2.
鸟与航空发动机叶片相撞时,叶片的是在高应变率下变形的。由于材料的性能随应变率的变化发生变化,因此在计算叶片的瞬态响应时,应当考虑这一材料性能的变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应变率下鸟正撞击时模型叶片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在高应变率下,叶片的弯曲变形与局部变形都偏小;叶片受撞结束后的振动周期增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风洞应变天平校准中采用的 TG-1微量角度传感器,经3054A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实现了应变天平弹性角的自动校准。同时还介绍了天平校正台安装TG-1微量角度传感器后,对被校天平的影响和消除办法。对弹性角自动校准所能达到的精确度也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最优化理论对风洞实验应变天平元件结构尺寸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作了论述,提出了天平元件多变量优化设计新方法。该设计方法能够保证天平元件的灵敏度与刚度的匹配取得理想值,同时,克服了传统设计方法计算量大的缺点。对于初次从事天平元件设计的人员来说,只要对天平的工作原理和元件变形形式有所掌握,运用该设计方法即可用较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结构尺寸。一个实用的天平元件优化设计算法及实例对人们将有所带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螺旋桨二分量应变天平的设计与校准,并给出该天平的主要技术性能。经校测,天平性能良好,精度较高。目前,该天平已用于飞机型号螺旋桨设计造型实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低温风洞测力试验的核心测试设备,低温天平受低温风洞气流温度低、温度变化大的影响,会产生零点温度漂移、灵敏度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对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产生影响。因此,相较常温天平而言,低温天平的研制要求更多,难度也更大。在广泛调研国外低温天平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低温天平的设计与优化、天平材料的选取及热处理、天平的加工与制造、天平应变片的匹配及粘贴、天平校准方法及校准设备等天平研制的多个关键环节,并对未来低温天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低温天平的研制及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洞天平校准常用单元校法及多元校法。为提高天平校准公式的准度,试用复合法进行天平核准的数据处理。复合法就是在多元校数据处理时使用单元校得到的主体项系数或主体项系数和一次干扰项系数来拟合天平的校准公式。本文试比较几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大多数材料试验机都比较陈旧,无等应变速度单向拉伸的自控系统。本文介绍一种在老的试验机上配置常规仪器、以进行等应变速度单向拉仲的系统。介绍此系统的原理、仪器的选择和调试方法,还结合超塑性拉伸试验对这种系统进行具体说明。此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能满足一般试验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FGH95粉末高温合金进行了3种温度下应变率跳级单向拉伸试验和550℃下控制应变的疲劳试验评定。分析了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应变率敏感性以及其循环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FCH95是一种循环硬化材料,对应变率不甚敏感为进一步开展其粘塑性特性研究,建立这种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粉末冶金涡轮盘的应力分析,寿命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在大气层中长时间飞行时受热严酷,热应力影响大,分析前缘结构热应力十分必要。在电弧风洞模拟的高热环境下采用高温应变计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结构进行了高温应变测量,介绍了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模型和热输出标定等,并介绍分析了碳基复合材料和某耐热合金2种材料前缘模型试验结果,同时对比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真实。试验应变测量最高温度600℃,试验结果表明,前缘模型侧面平板的应力状态处于合理水平。应力应变数据对于结构优化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