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由导电率和硬度实验初步确定的2024铝合金新时效制度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并对拉伸塑性性能试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证明2024铝合金采用新的时效制度,在塑性性能方面满足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由导电率和硬度实验初步确定的2024铝合金新时效制度进行了裂纹扩展寿命试验研究,并对试件裂纹扩展寿命试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证明,2024铝合金采用新的时效制度,在抗疲劳断裂性能方面,满足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时效制度(通过导电率和硬度实验初步确定的)和自然时效制度下的2024铝合金晶间腐蚀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时效制度的2024铝合金耐腐性能已达到自然时效时的耐腐性能。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确定金属材料硬度分布区间的统计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对 2024铝合金新时效制度下硬度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 2024铝合金在新时效制度下,具有置信度的硬度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2024铝合金的自然时效时间,本文通过对2024铝合金导电率和硬度实验研究以及对它的时效机理的分析,初步确定了2024铝合金的一种新的时效时间较短的人工时效制度.这种新时效制度为:时效温度45±5.5℃,时效时间12h.在飞机结构维修中,这种新人工时效制度对于缩短飞机维修停场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常规使用的“低温—高温双级时效”和非常规的“高温—低温双级时效”对7475铝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各种试验表明,先高后低的双级时效制度,将会成为一种提高Al-Zn-Mg-Cu系合金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6156铝合金的人工时效与蠕变时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及透射电子显微、维氏硬度、拉伸力学性能、电导率测试等技术,研究了试验6156铝合金的人工时效与蠕变时效强化规律与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的温度(155~175℃)-应力(0~200MPa) -时间(8~14h)范围内,采用不同制度的人工时效和蠕变时效样品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但蠕变时效的析出相数量增...  相似文献   

8.
采用显微硬度、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应力时效对预时效态7050铝合金时效析出行为与硬度的影响,并通过与无应力时效进行对比揭示了外加应力对预时效态7050铝合金时效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无应力时效相比,外加应力可加速7050铝合金时效硬化速率,减小峰值硬度和缩短欠时效时间,同时外加应力能促进7050铝合金析出相的析出和长大。此外,TEM观察表明:应力时效过程中合金性能的变化与其微观组织的演变密切相关;应力时效初期,η’相的析出使硬度上升并达到峰值;随后,η’相转变成η相以及η相粗化引起硬度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2219铝合金在蠕变时效成形过程中,不同应力状态(拉/压)对其蠕变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室温拉伸的方法研究了165~185℃内单轴拉/压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蠕变时效时间为11 h;在相同的时效制度下,拉/压应力蠕变变形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拉应力的蠕变变形量始终大于压应力的蠕变变形量;无论是拉/压应力蠕变时效还是无应力常规时效,其时效后的性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然而,拉应力时效后性能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后,在时效温度为165℃时,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表现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张旸  张源  李鹰 《飞机设计》2009,29(3):61-63
针对壁板难于成形的问题,国际上发展了时效成形技术.本文介绍了时效成形的基本原理,通过对7B04铝合金壁板时效成形试验的研究,得到了时效成形率与温度、时间、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新淬火自然时效1h、2h、4h、8h12h、24h的铝合金2A12板料分别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测出不同时效时间的材料属性;采用V型弯曲试验测量不同时效时间的回弹;采用钢球坠落试验测量其不同时效时间的硬度变化。针对不同的V型弯曲试验状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激光冲击提高航空铝合金疲劳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激光冲击改善航空铝合金疲劳性能的机理;讨论了涂层及约束层的重要作用。对2024和7475铝合金进行了优化激光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了这些铝合金的疲劳寿命,获得了均匀稳定的位错显微组织和表面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13.
激光冲击强化——一种铝合金表面局部强化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铝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机理,介绍了试验中所用的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得到了铝合金7475-T761和2024-T62冲击和未冲击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数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能有效地提高铝合金材料的抗疲劳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铝合金的多级时效处理及其组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LC4-CS合金时效过程研究,提出将合金基体沉淀与晶间析出同时固定在时效沉淀序列的不同阶段上的原理和方法,从而确定出高强度铝合金的三级时效处理工艺,得以在基本保证合金的高强度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其抗应力腐蚀和疲劳性能,适用于提高完全时效状态的薄壁高强度铝合金零件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LD10铝合金自由锻件分级时效热处理工艺的研究,选择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从而提高了自由锻件横纤维方向的力学性能,保证了用自由锻件制造零件的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1.0wt%Li对Al-Zn-Mg-Cu合金时效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含1.0wt%Li和不含Li的5.6wt%Zn,1.9wt%Mg,1.6wt%Cu,0.3wt%Er合金在110℃,120℃和160℃进行单级时效,并对含Li的铝合金进行110℃ 5h+160℃ 40h两级时效。由于合金中Li对GP区的抑制作用,与不含Li合金相比,含Li合金的单级时效硬化效果差。双级时效时,含Li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化硬化效果,这与形成了η′相和T′相有关。  相似文献   

17.
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进行振动前后残余应力测试,验证了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中的有效性,通过进行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运用试验,得出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蠕变试验及本构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铝合金7B04分别在三个不同时效温度(145℃,155℃,165℃)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进行了多组蠕变试验,试验表明温度、时间、应力对7B04铝合金的蠕变行为都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蠕变变形特征提出了能够较好描述材料蠕变行为的本构模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每个温度下的蠕变本构方程中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时效工艺的LY10铆钉的抗剪强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把新淬火的铆钉进行冷藏可以延长时效期,由此可以选择最佳的冷藏温度和铆接时间,使飞机机翼有最佳的气动外形及外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LC9高强度铝合金过时效工艺试验,并与LC9CS状态作性能对比,证实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应力腐蚀及抗裂纹扩展性能,从而确认LC9CGS3铝合金在飞机上推广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