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效率E类功率放大器是一种新型的开关模式功率放大器,由Sokals发明,Raab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但至今还不完善,近年来,工程应用研究是讨论的主要课题。本文根据某调频电台发射机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它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了E类放大器之后,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增加,整机效率提高,电池寿命延长,通信距离增加,效果明显改善,体现了应用高效率E类放大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参数补偿压缩法”的原理,给出宽带E类功放电路,借助于电路优化理论设计出实际的宽带负载网络,制作出一个工作于30-90MHz,输出功率为7.6-10.2W,总效率为72%-84%的功放电路,实验证明,该宽带负载网络及其设计方法正确且实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啤酒中的离子含量,且将原用二阶微商法求终点电位,用计算机BASEIC语文程序代替,简化了复杂的计算。用此法测得市购南昌啤酒中氯离子含量为141.8-142.5mg.L^-1。回收率的范围为:98.6-102.4%。方法精密度:连续测定同一样品10次,标准偏差0.29,变异系数0.2%。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施旋翼/机身的气动力干扰概念,利用BO-105旋翼模型和Z-9机身模型在气动中心8米×6米风洞进行了悬停及前飞实验。结果表明,旋翼与机身之间的气动力干扰,主要是旋翼下洗尾流对机身气动力的影响。悬停时,下洗尾流使机身产生负升力、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等拉力系数配平前飞时,由于旋翼下洗尾流的向后偏斜,对机身法向力的干扰百分比比悬停时小,对机身偏航力矩和俯仰力矩仍有影响,并产生了侧向力干扰。机身的存在,悬停时使旋翼最大气动效率提高约1%;前一以时使旋翼总距操纵量平均减小约0.4°,前飞需用功率平均减小约1.3%。  相似文献   

5.
首先讨论线性矩阵方程AXB-CXD=E在有唯一解的条件下方程之解X的一个上界,再考虑系数矩阵A,B,C,D,E发生小扰动时,线性矩阵方程(A+δA)X(B十δB)-(C+δC)X(D+δD)=E+δE之解X作为X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的一个上界。  相似文献   

6.
GSM系统的全称是泛欧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在世界三大移动通信系统(美国的ADC系统,日本的PDC系统)中应用的国家和地区最广,其中包括我国。GSM采用了低码率、低运算量的规则脉冲激励-长时线性预测编码(RPE-LTP)。本文在简要介绍了RPE-LTP编码算法后,着重讨论了这种算法在定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54X上实现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五自由度磁悬磨头电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高速磨床电磁悬浮磨头电控系统尽量采用最新技术,在保证系统 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造价。在该系统中采用TMS320F240 DSP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同时控制磁悬浮轴承的悬浮和变频电机调速,采用运行效率很高的汇编语言编写控制软件,其中磁悬浮轴承是PID控制算法,电机调速为SPWM方式。磁悬浮轴承PWM功率放大器中采用能简化驱动的新型半桥电路,电机调速主电路中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动态刚度测试和高速运转实验表明,该电控系统满足高速磨床电磁悬浮磨头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JGF-2型功率放大器是我所研制成功的大型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是为配合我所DJQ-1200型激振器的研制而设计的电动激振系统的激励源。本文介绍该功率放大器功率级电路、前置放大级电路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超硬铝合金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进行了外压稳定性研究,包括环肋加筋壳的总体稳定性和肋间短壳的局部稳定性。给出了6个短壳试件的试验结果和3个环肋加筋壳试件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超硬铝合金材料的高屈服极限和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的结构整体性高精度(包括几何形状和尺寸),短壳临界外压比过去试件(用低屈服极限材料LF3M和LF6M,钣金件冲压成型-焊接组装工艺,不同)的试验结果平均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随机振动试验日渐普及。但是,如何使用激振设备,尚存在一些疑问。正弦振动试验中,电动振动台——功率放大器系统的额定值是由生产厂明确给定的。但同一系统作随机振动试验时,在高斯分布的白噪声讯号作用下,它们可以产生多大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多大的峰值激振力?这些量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只有很少生产厂给出明确的指标。但这些  相似文献   

11.
电动车辆是融多学科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本文对电动摩托车的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电动摩托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RD)方案,该开关磁阻电机采用8/6结构,其优点是容易再生制动,效率较高,起动力矩大,可靠性较好。额定功率为1kW,向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的是两只12V36Ah的铅酸蓄电池,控制器以80C196KB单片机为核心,在对SRD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电动摩托  相似文献   

12.
在混合式高频交流配电系统仿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选择负载特性好,输出波形质量高的串并联谱振变换器作为混合式高频交流配电系统中产生高频正弦交流电的源变换器,对其进行了参数设计及电路仿真。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一台配电系统样品。通过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负载试验验证了该配电系统,结合了正弦电压型和电流型配电结构的长处,具有非电接触式有限功率传输、负载端无须短路保护、可然插拔负载、电磁兼容性好和系统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测温系统测量微型风冷空压机缸壁温度场的分布,在不同冷却风速、压比及散热片高度条件下对缸壁温度及排气量、功率进行了测量,分析不同散热片高度对缸壁温度场、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对实验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总结了缸壁平均温度随压比、进行温度和活塞行程变化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电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颖的配电系统,这种混合式配电系统结合了正弦电压型配电系统和电流型配电系统的优点,具有诸如非电接触功率传输,无须熔断丝保护,正弦电压和电流配电,整体高效率等优点,文中分析了该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仿真。  相似文献   

15.
开关磁阻发电机主电路的一种新拓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关磁阻发电机在低压系统中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根据开关磁阻发电机的运动原理,对传统主电路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新型主电路拓扑结构。从新型主电路拓扑结构中可以看出:在励磁阶段,定子径向相对齿极上相绕组的线圈为并联关系;在发电(续流)阶段,定子径向相对齿极上相绕组的线圈为串联关系,这样就达到了强化励磁提高输出功率的目的。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分别用传统主电路拓扑结构和新型主电路拓扑结构对8/8结构开关磁阻发电机样机进行了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其最大效率可提高60%,可见该新型主电路在低压系统中作发电运行时,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于某些谐波频率来说,非线性负载或者是周期性时变负载不应该被认为是吸收能量的,而是作为电源来看待,这种现象可以用它的等效电路来解释。这种等效电路通常是由谐波电源和无源元件组成,这一等效电路产生的功率现象要比线性电路复杂得多。由于这些现象决定了输电效率及功率因数改善的可能性,影响了能量的计算,所以,有必要深入理解这些现象。本文提出的非正弦网络功率的分析方法是将视在功率分解成四个分量:有功功率、分散功率、无功功率、外加视在功率。这四个功率分量与有功电流、分散电流、无功电流三个具有不同物理意义、相互正交的电流分量有关。文章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各功率分量、电流分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生产越来越重视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促使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成为分布式电源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对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隔离电源的需求显著增加。本文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对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需求,通过提升开关频率到1 MHz来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并对传统LLC变换器进行研究,阐述其工作原理及相对其他变换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应用GaN器件、矩阵变压器和同步整流来进一步优化传统LLC谐振变换器;最后设计并制作了一台1kW,380V输入、12V输出实验样机,功率密度达到300W/in3,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天器未来空间飞行任务对大功率电源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基于电弧加热的高温气体磁流体(MHD)发电地面试验研究。利用长分段电弧加热器加热氩气试验工质,模拟MHD发电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通过注入铯种子的方式提高试验工质的电导率,成功进行了直通式和盘式MHD发电地面试验:在磁场强度1 T试验条件下,直通式发电机最大输出发电功率达到196 W;在磁场强度7 T试验条件下,盘式发电机最大输出发电功率达到10.5 kW。本研究工作验证了磁流体发电技术的前景,为更高功率的磁流体发电机研究及空间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功率电子调节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在风力发电机并联向蓄电池供电系统中,用于平衡各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电子调节装置,它能对蓄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进行快速控制,并具有输入过压,欠压,输出过压、过流等保护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发电机并联工作时瞬间或长期过载,各发电机间输出功率不平衡及蓄电池过充电等问题,对解决我国风力发电中的技术问题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一种有效的多Transputer系统的并行算法——ABC法”一文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将ABC法用于变带宽矩阵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对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采用了逐行一维存储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并行Gauss消元法,给出了该算法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带宽越大方程阶数越高,这种算法的效率就越高。因此本算法适用于高阶的大带宽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根据本文的算法,编制了线性方程组的并行求解程序,并分别在一个、二个和四个T414系统上做了若干算例,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