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我代表西安航空电气公司的两航起义人员向陕西省航空联谊会在今天(编者按:指94年11月9日)召开纪念两航起义45周年座谈会,致以衷心的感谢。 45年前的今天,我们已经在香港两航起义宣言上签了名,45年前的今天,我们心里很紧张,因为那天早晨六点以后,就有一架央航的“空中行宫”,中航的3架C—46,7架C—47和央航的一架C—47共12架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陆续起飞,分别飞往祖国首都——北京和天津。当  相似文献   

2.
今年指1994年是两航起义四十五周年,四十五年前的11月9日,两航(原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转移到香港的两千余名航空技术、业务人才,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故土的热恋,他们在两航总经理刘敬宜和陈卓林率领下,在当时的殖民地香港,毅然脱离国民党、冲破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驾驶12架飞机飞达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地并宣布起义,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接待和宴请了全体北飞人员,第二天毛主席向刘敬宜和陈卓林及全起起义员工致电祝贺,称赞起义人员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祖国怀抱,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爱国举动。周恩来总理于1949年11月12日亲笔签发了任命刘敬宜为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为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的命令。勉励他们坚持爱国立场,努力进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航空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航空史研究》编辑部:贵刊1998年第二期登载了《两航起义始末》,这是继《纵横》1987年第6期刊载《飞向新中国——“两航”起义始末》之后,又一篇两航起义历史记述性文章.笔者团曾从事过两航起义人员落实政策工作,并参与过民航总局政治部撰写《两航起义始末》,故对该文特别关注.拜读后感到美中不足,不仅文字上有错漏之处,而且有些情节与史实也不尽相符.有种责任感驱使我与多方面资料核对,为了翔实反映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爱国壮举,提几点意见,以供探讨.一、从贵刊所载《两航起义始末》(以下简称“始末”)的标题与内容来看,题文不符,题为始末,而内容有始无末.众所周知,两航起义是中国、中央航空公司两千多名员工的整体起义.该文只阐述了为什么策动两航起义,如何策  相似文献   

4.
1949年11月9日,香港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近3000名爱国员工,毅然脱离国民党政权,刘敬宜、陈卓林两位总经理率领12架飞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电起义,胜利北飞.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重大爱国壮举,是一件震惊中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史称“两航起义”.在香港回归前夕,两航起义事件被一些传媒重新披露,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两航起义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举行的一次特殊斗争方式的境外起义,其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没有任何先例的.深入研究这一境外起义的特殊性.不但对中国航空史的研究,而且对党史、近代史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月18日在西安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和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共同为中航飞机公司揭牌。在揭牌仪式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耿汝光与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分别代表中航工业和陕西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6.
《航空史研究》第 67期刊登了《与〈初探〉商榷之一》(以下简称《商榷》)一文 ,对《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关于港九民航工会成立目的的观点提出异议。我们参加了两航起义 ,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就此作进一步探讨。港九民航工会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于反迁台斗争中诞生 ,成立前后的活动与两航起义的秘密准备工作完全同步。弄清港九民航工会的目的不但要从历史文字材料中去找 ,而且应从工会主要发起人与组织者的真实意图和斗争策略、当时当地工会章程出台的背景、基本会员的政治倾向以及工会的实际工作和历史作用等各个方面 ,进行全方…  相似文献   

7.
行业消息     
2007年9月25日,中国一航在北京隆重举行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中航电子)成立挂牌仪式。中航电子公司是将中国一航所属的沈阳所、一飞院、成都所等三家飞机设计院(所)的航电资源,与雷电院、光电所、上电所、自控所和计算机所等五家机载航电院(所)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第58期《航空史研究》中,两航同仁李纬文同志撰写了一篇“两航起义与民航建设”,笔者现写一篇“两航起义与航空建设”.人们一般总认为两航起义与民航发展是密切分不开的,其实两航起义还直接发展并充实了航空工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忆张镒     
为《航空史研究》提写刊名的张镒同志于1996年11月26日因病不幸逝世,终年八十岁.张镒同志生前是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民航科研一所司局级调研员,他是“两航”起义北飞的机长之一,为“两航”机队起义北飞作出过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航动态     
<正>中航飞机研发中心揭牌2014年1月22日,中航飞机研发中心在西安阎良揭牌成立。这是中航飞机践行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也标志着公司全产业链竞争态势形成。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出席揭牌仪式。中航飞机借鉴国际标杆企业组织架构成立研发中心,将原属西安飞机分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的航空研发相关资产和人员全部划人中航飞机研发中心;同时,中航飞机将通过与中航工业一飞院开展飞机研发业务合作并签订相关协议,将一飞院研发力量整合到研发中心,以提升和充实公司的研发能力。中航飞机研发中心作为研发事  相似文献   

11.
今年《航空史研究》第一期所载《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 》(简称“初探”),是迄今第一篇关于两航起义性质的论作,它将引导对两航起义经验的深入研究.我反复拜读后,感到文中多处事实欠准确,某些问题的提法,也令人难以苟同.为了深入研究、科学地总结两航起义的经验,愿将个人参与两航起义、港九民航工会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和已见供作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从新中国民航起始至1 974年我国的航空器都没有国籍标志,仅用国旗、局徽、"中国民航"字样标识。1949年11月9日,"两航"飞机起义北飞,其中刘敬宜、陈卓林两位总经理乘坐的是CV-240型XT-610号飞机,"XT"是旧中国飞机的国籍标志。1974年5月31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器国籍标志为"B"后,中国民用航空器上开始标明国籍标志"B"。香港、澳门回归后,在两岸四地登记的航空器具有同一国籍标志"B"。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信海直发布《关于设立中俄直升机联合技术有限公司的公告》称,公司将与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和中航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合资维修企业,开展俄制直升机的大修维护、技术服务和销售代理等业务,合资公司注册资金1.5亿元人民币。中信海直以现金出资人民币7350万元,持股49%;中航国际航发以现金出  相似文献   

14.
2012年7月11日,中航工业太航公司召开了由公司领导、驻厂军事代表室全体代表及太航公司各生产部门职能部门领导和代表参加的《质量专项整顿动员暨2012年上半年质量分析会》。会议针对上半年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要求必须认真对待暴露出的问题,要举一反三,全面开展查违章、查有章不循、提高质量意识的活动。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两航起义在境外 ,情况很复杂 ,也正因此 ,两航起义的经验极其丰富。笔者已对《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中港九民航工会的组建目的问题 ,谈了个人的浅见 [编者注 :见 6 7期中与《初探》商榷之一 ]。研究历史 ,总结经验 ,史实是基础 ,作为依据的历史事实 ,必须准确无误。否则 ,将会影响结论的正确性。《初探》有以下几个史实 ,需商榷。1 .第 3页文中称 ,“1 949年夏 ,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 ,着手策动两航回归祖国的工作。与此同时 ,中共上海市委和军管会也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争取两航的建议。”事实是上海军管会建议…  相似文献   

16.
6月7日,中航信与英国OAG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OAG公司是一家成立75年的国际旅行和信息专业公司。中航信与OAG公司的战略合作将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加强航  相似文献   

17.
简讯     
《航空制造技术》2012,(8):18+20+22+24
中航工业联手赛斯纳发展通航产业2012年3月23日,中航工业与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的母公司德事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同时,中航工业委托旗下中航航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市政府、赛斯纳签署了喷气公务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动态     
中航工业综合所荣获全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奖2011年1月8日,在第五届全国优秀企业管理成功案例论坛暨《企业管理》杂志全国理事大会上,中航工业综合所的《人力资源CIEI管理模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9月9日下午,由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航直升机研发中心和中航汇盈(北京)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未来直升机设计大赛在第三届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举行颁奖典礼。本次设计大赛自7月8日在北京启动以来,受到国内高等院校、航空科研院所、航空器研发制造公司、航空从业人员及国内外航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大赛组委会收到来自国内外26家单位共计107件作品。其中清华、哈工大、北理工、空军工程大学、航空三大院校等均有参赛作品;中科院、中航一飞院、中航工业直升机所、中航工业哈飞等科研和航空器研发生产单位也有代表参加了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航联之声》上撰写了《两航起义功不可没》。文中对民航第三修理厂无任何叙述,因了解甚少。现从两航《联谊通讯》第39期刊登有关民航第三修理厂的一些事绩中,汇编推荐,以弥补前文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