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由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移动通信提供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移动位置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公众和行业应用组成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是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全球发展最快的第三大信息产业。卫星导航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度,以及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良好的互补性和融合性。通过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融合,卫星导航构建了一个可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为所有的人(anybody)和事(anything)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的蓝图,有效地渗透到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高技术产业高成长的助推器。过去10年,中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1年,其产值由40亿元快速增长到50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0%左右。预计2015年将增至2500亿元,2020年将增至4000亿元。中国高度重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并通过国家重大专项等方式予以支持。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实现区域导航能力,中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本文就当前中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并就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今智能手机所具有的导航定位服务已经为移动互联网开通了新的服务渠道,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所形成的每天超过500亿次点击服务请求,显示中国成为了新一轮位置服务产业的最具活力的市场。随着室内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室外信号类型基于性能的细分、位置服务向物联网的渗透,更大一波的产业兴盛指日可待。一、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专项推动行人导航的发展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专项规划于2012年由科技部发布,确定了将卫星导航延伸到行人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北斗位置服务平台是以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为核心、集合GPRS、3G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导航、通信、位置监控等服务。用户包括公众用户、行业用户以及政府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大众位置服务、行业用户的业务运行服务、政府的应急服务等。随着北斗产业规模的扩大、行业应用的深入,北斗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在省级、地市级逐步开展,包括北斗(上海)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中山市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福建省北斗卫星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均在政府的倡导下,启动建设运营。本文在研究了目前几大区域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主体、技术特点、运行模  相似文献   

4.
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是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引领第三次IT革命的新兴产业,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最大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组网的逐步完成,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精准位置服务在应急救援、车辆导航、反恐维稳、特殊人群关爱等领域越来越重要,新型位置服务技术已成为国家产业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焦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都在发展星基增强系统(SBAS)和地基增强系统(GBAS)来提高位置定位精度,增强卫星导航服务性能。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服务、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将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是对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所做的整体性研究总结。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编制,每年度定期发布。本刊将2018年度白皮书中关于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7.
位置服务亦称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是指利用移动目标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向移动终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1]。位置服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为任何人(Anybody)提供任何形式内容(Anything)的实时服务,即4A服务[2]。广义上说,任何融合了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应用服务都可以称为位置服务,比如导航、安全、生活便利、娱乐、旅行助理、后勤和移动资产管理等。其中,导航是位置服务最典型的应用。完整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涵盖定位基础设施提供商、终端制造与技术提供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其中,运营服务平台是产业链的枢纽,起着连接各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作用,并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总体偏小,服务形式和内容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系统顶层规划、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强大的平台支撑,不能将导航定位、通信、增值配套等多种服务结合实现快速联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针对上述背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导航与位置服务综合运营平台,该平台集网络导航、移动目标监控、数据采集与发布、位置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支持高可靠、大容量和高并发处理,面向多类型行业和公众用户,提供移动终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等的标准化接入。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的战略与技术策源地,北京市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资源丰富、产业链完整,产业初具规模,具备北斗应用示范的良好基础。按照《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的要求,北京市在城市运行、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以及政府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智慧行动都需要导航位置服务的有力支撑,为北斗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北京市北斗  相似文献   

9.
正导航与位置服务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依赖的重大基础设施。目前全球已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但是室内无信号,人们80%的时间在室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70%的基于手机对话连接和消费、支付行为及80%的互联网数据接入都发生在室内,室内3D位置数据成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重要支撑。室内定位导航面临重大难题。无线网络定位属于非卫星导航技术,发达国家进行了20多年的探索,前10年,主要研究地面广域无线网定位,但难以提高精度。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后10年,主要研究局域网定位技术,但覆盖范围小。  相似文献   

10.
贠敏 《卫星应用》2012,(5):51-53
2012年9月24日~25日,首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及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原"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主办,主题是"举旗卫星导航,亮剑北斗应用;乘风位置服务,扬帆智慧物联"。本届年会得到了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的支持,得到了业界数百家参展单位的积极响应,参会专家和代表3000余人。首次亮相的研发及应用项目和新产品多达百余个,评选出优秀技术与产品60余项。会上,"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卫  相似文献   

11.
一、全球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概况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北美、欧洲及日本卫星导航应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2010年后,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对位置服务、交通运输、测量测绘与农业GNSS应用的统计与研究表明,2013年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欧元(约2800亿美元),至2022年将达到3500亿欧元(约4460亿美元),全球在用卫星导航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19日,2014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简称"两组一网")和《卫星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共同唱响了"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卫星应用领域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工程院张履谦院士、"两组一网"卫星应用技术专家组成员、特邀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李忠宝副院长主持。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卫星应用与互联网",力求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为卫星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公司和高校专家的加入为本次研讨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日益繁荣,正逐步由初级阶段迈向成熟,产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上游的天线、芯片、板卡、电子地图、模拟源等已实现全面配套,国内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等基础产品,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卫星应用》2014,(11):1
2013年以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目前中国已有4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建或提出智慧城市建设。2014年8月29日,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该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集成应用,提升室内外统一位置服务,旅游娱乐消费等领域,加强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15.
《卫星应用》2010,(3):8-8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级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多类产品;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备提供广播电视高清信号传输、移动位置服务、数据采集等多项运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几种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对近几年的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市场及我国宽带卫星通信市场作了深入分析。最后,从应用需求、系统组成、技术指标和技术基础等方面入手,给出了我国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的发展建议。文章对于探讨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互联网、电信网及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9月5-9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绵阳市举行。孙家栋、沈荣骏、陈俊勇、范本尧、许其凤、刘经南、陈学庚、杨元喜等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国内外北斗及相关产业技术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时代,图书馆面对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是任何时代都无法相比的形势,介绍了图书馆与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定位等情况,并对实体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的发动背景中国北斗卫星系统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服务,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划时代的里程碑,也使得北斗产业变成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代名词。一直以来,北斗产业都是中国卫星应用领域的热点,也是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如果把2013年作为中国北斗应用元年的话,刚刚走过3年,全产业总产值便从1000亿元上升至2000亿元,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最佳的黄金机遇期。北斗引领下的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态势,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