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面测发控系统是运载火箭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高密度发射、快速性测试和低成本运营的迫切要求,为满足可靠、智能、高效、经济的目标而不断发展。本文回顾了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对历代测发控系统产品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电气动力一体化测发技术、远程测发技术、全箭综合健康管理技术和快速测发技术等关键技术作为未来测发控技术研究方向和应用模式,为地面测发控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复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测发控软件的复用成为当前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复用技术,该技术将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复用,在加快试验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目前,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在某新型运载火箭的地面测发控软件中。  相似文献   

3.
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能力、数据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结合CZ-3A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实际设计需求和设计原则,概要介绍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特点,着重从测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双网卡捆绑技术、静态路由技术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测发控网络的设计,最后通过测发控网络的功能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模式对火箭和发射场总体方案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国常用的测发模式主要有一平两垂、三垂和三平模式。研究和总结国内外运载火箭测发模式及其特点,从任务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性这4个指标中细化出13项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3种测发模式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结合我国发射场环境地质条件和现有建设条件,提出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模式定量分析方法,完成了我国小型、中型、大型及重型运载火箭在现有4个发射场最优测发模式分析,为我国运载火箭未来测发模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测发控技术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要求的提高,使得测发控系统又显现出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测发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智能、全面、便捷应是未来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努力的方向,以达到减少发射专业保障队伍、提高测试覆盖性和真实性、简化发射场操作的目的.文中提出的相关技术,部分已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得到应用.随着这些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将极大地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运载火箭测发网络是维系各型号运载火箭远距离测试及发射控制的重要国防基础设施,对测发网络流量进行异常检测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随着测发网络功能的拓展,其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而当前的安全检测主要依赖于基于异常特征库匹配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对一些新型攻击检测能力非常有限。本文结合运载火箭测发网络实际特点,针对以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为主的测发网络流量,设计一种新的基于固定数据包数目的流量图片样本生成方法,首次提出在测发网络流量异常检测问题上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以原始网络流量作为输入,避开难以解决的人工特征集设计问题。通过测发网络真实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实验,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召回率和准确率,验证了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舰艇空间窄小的要求,地面测发控系统设备的结构体积受到严格限制.本文阐述了一种舰载武器多通道快速测试发射的测发控系统方案,以实现武器的点选、组选和全选,同时对多发武器进行监控、测试,并快速实施发射.该方案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舰载武器的战斗能力和反应速度,给我国武器发射技术带来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于分布式远距离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简称测发控系统)而言,基于网络的通信系统是整个测发控系统的神经中枢.本文针对测发控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3种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了可靠性定量分析,最终确定了"环形交叉"的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通过对测发控系统计算机资源需求进行分析,使用服务器集群将系统所有计算机资源池化,按照测发控业务需求对计算机资源进行了划分。设置系统业务虚拟机(VM),利用虚拟桌面管理软件Fusion Access进行管理控制,实时监测服务器集群运行情况,故障自动报警。利用系统服务器集群高可用性(HA)和容错技术(FT)功能,消除了运载火箭测发过程的单点故障。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提高了测发控系统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摆脱系统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依赖。计算机状态迁移、负载动态均衡及故障隔离等功能,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宕机的频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了系统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设备研制中的“三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目前我国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设备"三化"的现状,简介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三化"标准,提出进一步开展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设备"三化"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高健  马琳 《空中交通管理》2006,(12):27-28,36
民航空管地空通信(ATC ground-to-air communications)主要通过甚高频通信与航空器建立话音联系,而携带话音的空间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依靠天馈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天馈系统对于VHF通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天馈系统的选择不好,或者参数设置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VHF通信信号的质量。尤其在是信道多、业务繁忙的大型枢纽机场,天线选择及参数设置是否合适,对VHF通信系统的话音质量、覆盖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共用系统天线的基本知识,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浅谈天线的安装和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测量信号中恢复出原始的物理信息 ,需要设计动态测量系统的逆系统 ,以使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但对于非最小相位测量系统 ,简单的逆变换会引起系统不稳定 ,零相位误差算法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文中以温度测量为例 ,对其进行反演 ,仿真表明结果真实可靠 ,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面防空武器电子战综合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本仁 《上海航天》2001,18(6):15-18
概要说明地面防空武器电子战综合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简单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干扰信号处理器和电子战信息分析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该系统在干扰环境下,进行被动侦察,从而地防区各导弹武器系统进行有效的抗干扰作战行动决策,为“电磁沉默”作战模式提供支援。同时也论及了本系统与防空导弹旅的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的配备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军  张建军  王岗 《宇航学报》2018,39(9):977-985
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全面分析系统的测量原理,提出系统误差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构建基于误差层次分解方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个系统层指标、3个准则层指标、11个要素层指标和36个基础指标等51个指标组成。同时,结合实例,从卫星下行链路的绝对时延的测试需求,引出了绝对时延的测试问题,定义星载导航任务处理单元对外1PPS信号的输出口作为卫星的时间零点,给出需要测试的绝对时延的路径组成。根据目前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每一部分的测试误差,求出整个绝对时延的测量误差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对地观测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AOCS)的地面测试系统──一种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卫星控制系统地面测试设备。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实时性强,操作方便,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该系统已圆满地完成了系统试验,整星综合测试及靶场测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内涵,以及高校建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必要性,并对高校如何落实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精确打击是未来武器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对精确打击武器的概念、内涵及分类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制导武器系统的特点,以中远程精确打击为背景,给出了一般意义下精确打击系统体系构成及功能划分;最后结合对海打击的具体特点,梳理给出了对海精确打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电源系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若铭  王均 《航天控制》2012,30(3):88-92
为了解决卫星这类复杂系统采用单一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诊断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选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添加动量因子和可变学习速率,并通过计算十个相同结构神经网络输出的标准差获得诊断结果的可信度。采用基于可信度的专家系统不确定性推理,给出了可信度计算方法。采用代数积与代数和模糊算子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成功地应用于某卫星电源系统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诊断的可信度和诊断的正确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内涵,以及高校建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必要性,并对高校如何落实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减灾-1A、1B卫星研制之初就将产品的通用化、产品化、模块化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希望电源分系统的功能和接口相对固定,并且在力学环境、热真空试验及可靠性设计上满足大部分任务需求,其他卫星只需根据任务需要进行适应性局部调整,就可以直接使用产品化的产品.HJ-1A、1B电源分系统的研制达到了产品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